书生升官记
书生升官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书生升官记 > 第243章 再到北平

第243章 再到北平

加入书架
书名:
书生升官记
作者:
思想有毒
本章字数:
4058
更新时间:
2024-11-29

自永乐十八年五月开始,大明在东南亚、中亚及西亚的朝贡国陆续向北平而来。

先是爪哇、占城国以及云南各宣慰司、朵颜三卫云贵等土司。

带来了大量的土产。

接着就是哈烈、撒马儿罕、八答黑商、于阗等四国。然后就是苏?国西王、满刺加国、苏门答腊、榜葛剌国、古麻剌朗国送来大量的牲畜和马匹。

从十八年到十九年都是在朝贡。

而永乐十六年姚广孝84岁,已经死了。

朱棣听闻后,辍朝二日,并以僧礼下葬,百官吊唁者众多。

此后追赠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

永乐亲自为其制神道碑记录其功。

可以说朱棣对他已经荣宠至极,连他的遗愿释放了被关押多年的溥洽也一并照办。

永乐十八年11月,天津大沽口码头,一艘超级豪华邮轮到来,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这里的人从没见过如此超前的大钢铁船。

随着大船的接近最大的货运深水码头,船体过高,码头上并没有这么高的硬梯。

只能用吊篮把人从上面吊下,军队就不用,直接从绳梯滑下。

大土司卫的三千兵纷纷占领码头,大明的军队都不得靠近其中,不过这么强战力的军队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大兵装备及武器堪称精良。头戴标志性的 M1钢盔,身着绿色军装制服,外套防弹衣及背包,脚蹬厚重的军靴,展现出严谨的军事风格。

配备了著名的杨氏三型步枪,其精准的射击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右腿之上还配装着1911式手枪,每个连配杨氏水冷重机枪,以凶猛的火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胸前两侧每人四个手雷、匕首等近战武器,以及背包、水壶等必备装备。

武装到了牙齿。

杨字旗及大明日月旗挂于领头人之前,他们排队都整齐的要命,并不会大声的喧哗。

已经27国的人到来了,不过这次从船上下来的全都是世界各地的国家,远到了美洲三大文明古国。

黑人、白人、棕色人种纷纷从船上而下。

之后就是一辆辆的军用吉普、大土司汽车及绿色的军用货车,后面还拖着炮。

此次来的超过了三十多个国家,使得达到了五十多个国。

长长的车队从天津卫驶向北平城。

如果不是有东厂侯显在,也许会发生矛盾,因为大明的士兵人家根本不让你接近。

四艘强大的公主号巡洋舰游弋在近海之上,后面的运兵船上就有着两个团的兵力,开始上岸驻于天津卫之内。

大车队进入北平新城内,直向后海杨府而去。巨大的镇南亲王府的大牌子立在了门头上面,威风凛凛。

整座王府被新式的军队守的严严实实的。

各国朝贡的国家已然全安排进了大明的鸿胪寺中,这是历朝历代最伟大的壮举。

“主人!”

“主人!”

“王爷!”

门口留守的人员纷纷跪拜行礼起来。

“起来吧,给大家安排房间,这次夫人比较多。”杨云摆了下手,众人纷纷起身。

......

北平紫禁城内。

“陛下,杨云及三十多个异邦国的使者都来了,他敢不第一时间拜见陛下谢恩!”金忠抱了抱拳,胡子都白了。

“算了,我们都老了,现在的他如日中天。他与太子的关系很好,叫太孙亲自去拜访他。朕也六七年没见过安成和宝庆两公主了,杨起耀及几个弟弟妹妹都来了。”

朱棣放下了手中的笔,此时才61岁,已然垂暮之年。

为了极力地去证明自已是合适的明君,真是呕心沥血数升。极力地洗白着自已,也在人前证明他还行,不停如朱元璋一样纳美女入宫。

“从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及东厂传来的消息,东南亚数十国见到他都比见大明锦衣卫还恐怖。祸害已然超过蒙古。”

“金忠,再强他们也朝贡,挂着大明旗,还是我大明的亲王。从没入侵抢夺百姓之财造成民乱,相反使不少百姓得了实惠。”

“说是这样说,只是...”金忠还是想补充着什么。

“金忠,做人别做的太绝,白莲的教训犹在眼前。他一但乱,大明从此就不再安宁。”朱棣叹了口气,右手按起太阳穴来。

“是,陛下。如果您的外孙接下一个王位,一切大家都是亲戚!”

“呵呵,朕倒是很有兴趣,他娶这么多国的公主,到时候会不会如太祖一样。杀光这些权贵。”

金忠点了点头,只是很奇怪道:“陛下,这个杨云把权力外放,整个地盘还这么的安稳。他真的一个名都这么让人恐惧吗?”

“太祖死前写的就是能搅动风云者,就是杨云。”朱棣淡然一笑道。

“陛下,他以前的字画被炒到了万两以上,徽宗的墨宝都没他的贵。送了大明一百万石粮食,眼都不眨一下。看来联邦宣慰司的粮食真是丰产。”

“同是汉人,我们的地主乡绅在囤积居奇,而他却一直在打压粮价。”

金忠低下了头,有些惭愧:“也许是姚广孝与臣太过于执着了,他是忠臣。”

......

北平城西门,丰台大营处。

杨云才回来,已经骑着追风马,带着一个连的骑兵而来。一路之上,看到之人无不迎礼下拜。

次一级明皇滚龙袍,几乎等同于皇帝出行,地位在太子之上了。

“御马冢!”

杨云也差点认不出这里了,他只是刻了块碑,没想到朱棣干脆修成一大座的高级坟。

“大王,看来他们还知道您在气朱棣的人杀了你的马。”张杨也打马了上前,侧语道。

众人纷纷走入坟冢之地。

规格很高,四处是石雕石刻,一个书生打扮之年轻人在轻轻打扫着坟前的树叶。这里并没多余之人。

杨云下马,所有的警卫纷纷下马警戒了起来。

拉着追风缓缓来到坟前,轻轻一拍:“追风,你也成年了,这里埋的就是你父亲。”

马儿仿佛听懂了人话,自已缓缓上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