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升官记
书生升官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书生升官记 > 第255章 了因果

第255章 了因果

加入书架
书名:
书生升官记
作者:
思想有毒
本章字数:
4028
更新时间:
2024-11-29

杨家村,村里买走房的已经被县府换走,每年都有人在修缮着这旧居。

以前的泥砖房,碎瓦只有一间主房,一间厨房加柴房还有一个小天井,就是一户人家。

全屋人都住一间房里。

现在已经成了挂牌的文物单位,本人是从来没得进来看过,只有原主的古老记忆。

残破的房门上方挂着镇南亲王故居的木牌子,时不时会有文人雅士会来看看,看看一个贫困到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

“走吧!”这里不再有什么留恋的,杨云看了一遍后就向另一边的李家村而去。

“想不到大王你小时候会比我们还贫苦的生活。”唐湘皱了皱眉,看到原来堂堂的一字并肩王,出生于贫困户。

两个村子距离并不很远。

杨云步行进入村口,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不过一路之上的护卫太多。想接近都不可能。

他轻轻拍了一下李家的门。

一个年轻的书生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本书:“你们找谁?”

只是细看了一下中年男子的衣着,这是龙袍大吓一跳,匆匆一跪而下:“学生见过皇帝万岁,万万岁。”

“呵呵,这是九章滚龙袍。皇帝是十二章纹,不知者不怪,起来吧。”

“次皇帝一级龙袍,你是亲王。”

杨云并没有回答,淡淡一笑:“你叫李什么?”

“李贵!大王里面请。”少年一摆手,推开了大门,护卫纷纷冲进了房子之中。

随着他缓缓的步伐走了进去后堂主房之中,正堂好然就是一个祖宗牌位,牌子上好然就是他的姑父的名字。

杨云点起了三根香来,点着插上了香炉之中。

外面的动静引起了家里人的注意,纷纷走出房中,只见这里全是兵还有李贵在领着一个明黄龙袍的人。

房里不少的大红官袍官员在其中,这是普通人一辈子也不可能见过这么多的大红袍官员。

青袍与绿袍都只能在门外。

西侧房中,一个弯着腰的老妪打着柞杖缓缓走出大厅位置,抬起头来,看到这么多的人,十分的不解:“你们是?”

杨云侧了侧头,一眼看向这个姑姑,眼中的恨意也全消了。

人都会做错事,为了蝇头的小利,扔掉西瓜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自已也已经登峰造极,也没有理由与心情再去责怪什么。

“姑姑!有20来年不见了吧。”

“杨,杨云!!”老妪大吓了一跳,两行眼泪滚滚而出跪了下来:“对不起,我的侄儿,是姑姑错了。”

杨云走了过去,扶起了她来,而另一边就是李贵。

“一字并肩王杨云是我表叔?”

“侄儿啊,一切都是姑姑的错,不要责怪这些后辈。李富也受到了征罚,人也疯了,也没几年命了。”老妪很难地站了起身,老了,女人总比男的活的久一些。

“二十多年了,我们的恩怨早已经不再记得。当初我还只是个七品县令,如今也没人动得了我的地位。这么多年你还能去祭拜你的哥哥嫂嫂,还没丢掉良心。”

“李富以为你能考上状元,他应该也能考个进士,谁知道20年连个举人都够不着边。终于还是疯了。只留下了一儿一女。”

“呵呵呵呵,年轻气盛嘛,当初不是还看上我的夫人,现在的安成公主吗?姑姑,如果想跟着我回联邦宣慰司,可以一起回去。那边的条件好一些。”杨云叹了口气,这里的条件与医疗条件几乎等于零。

“算了,姑姑老了,也没几年命了。姑姑想死在这里,埋在杨家村你父母的旁边,以后到地下给他们认错。”老妪摇了摇头,在大明,有六十已经是长命了。

“好吧,李贵,你的父亲我就不看了。县里有一家酒楼,一家杂货店表叔就送于你们,以后也有一门子收入。至于你们,连店都经营不好就是废物一个了。”

“谢表叔!”

“用心读书,八股搞不好就到联邦宣慰司读吧,这是你的老表杨起耀。”

“见过老表!”杨起耀微微一礼。

“姑姑,这是我这个后辈送给你们的一些礼物,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安成公主走了上前,叫人抬了几箱子的东西进来。

老妪叹了口气:“能化解你对姑姑的恨已经死也能瞑目了,李贵,李英过来跪拜一下你表叔。”

“见过表叔!”一男一女直跪了下来,叩起了头。

“起来吧,一人给一千块算是我的心意,也是红包。”杨云一摆手,张杨已经上前去给钱了。

转过头,杨云还是回头走了出去。

往事如过眼云烟,大明的恩怨已了。

广州只停留了两日,人已经归心似箭,因为他知道永乐也快完蛋了。永乐20年到22年朱棣一直在打蒙古。

一直到他死去。

一声声的汽笛长鸣响起,大邮船缓缓离开大明,进入了茫茫南海。

一周以后船已经到达了新上海码头(曼谷港)。

这时如同新崛起的城市,繁忙的海港码头,霓虹闪耀的城市,四处都是商业繁荣之地。

从上海坐上火车,就能直达中京。

如同进入了八十年代的香江一样,整个联邦宣尉司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可小视,巨人一般。

好几年没回的中京王府,这里失去了主京的位置,经济并没有影响太大。

只是没了政治中心,自然的优势不在,发展的势头已经变小。只是从龙港到东南亚各国的一个中转站,也是从新上海到联邦宣慰司各地及大明云南、乌思藏等地必经之城。

相反新上海的发展势头飞快,成为远东经济中心。

以后就是人口与资源的争夺,所以世界的中心已经向新金陵转移,这块超级的大岛也会发展所有的工农及商业。

而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就是大洋洲及北美。

杨起月看出了北美才是以后发展的重点,已经不容易了。

此次到大明的朝贡达到了一年,杨云也回到了新燕京之中,开始了再次变革的大朝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