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升官记
书生升官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书生升官记 > 第68章 复翰林院修撰

第68章 复翰林院修撰

加入书架
书名:
书生升官记
作者:
思想有毒
本章字数:
4400
更新时间:
2024-11-20

自修好从南到北的驰道,从番禺到广州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非常的方便。

不过水路更快,更稳起来。

广州府知府衙门内。

一群的青袍老头,补子全是大鸳鸯,坐于两边,正位之上是一个红袍知府方含。

“方大人,番禺杨大人这样搞法,明显玩过界了。我顺德的人口一个月流失了两三万平民,而且他们的炭煤等不少的商品流通过来,造成了我们的损失。”

“是的,知府大人,番禺从没有这样,大举修桥铺路,修码头和房子。我们的匠人也纷纷向他们地方而去,如此一来,这不是踩低别人,抬高自已吗?”

众官员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

“杨大人,你有什么解释吗?”方知府侧眼向侧边的杨云方向,问道。

“大人,不思进取是不是过于保守。下官并没有强迫平民,民没撸走,只是有各好的生存条件,有饭吃,有钱挣,他们自已过来而已。”

“番禺短短几月,的确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省城也开始充斥了你们的商品。”

“方大人,我的方法很简单,大家都是平等的。为何你们当知县毫无作为,不思进取。短短几月,番禺县就向省城看齐,说明我广州一府之地发展潜力巨大。”杨云站了起身,怒视众人。

“杨大人说的有理,你们谁发展起来,都是我广州府的业绩。”

“方大人,你是说我们也可以这样吸引民众。”

“当然,只要不是强制,你们给平民的条件更好,他们自然就不会流失。”方含点了点头,太佩服这个状元知县了。

杨云对着众人抱了抱拳道:“各县可以到我番禺学习,大量的水车引水向高地,就形成了万亩良田。我广州府河流多,码头多又方便更是加强商品的运输与流通。”

“杨大人,只是这修桥铺路是好事,可每个县都不富,番禺有这么多钱吗?”又一个县令站了起身,不解道。

“各位大人,修桥铺路是要花钱,不过我番禺以路两边的商铺为作价,让富绅用钱换商铺。而钱又可以用来修桥铺路,如此一来,商业活了,地方繁荣了。路桥也修好了,何乐而不为。”

“好计策,杨大人真是高见。”

“各位,我只是本地人,当然是希望广州府变的更好。平民有了钱就会买东西,钱又回到了商人手里,而县里又收回了税收。如此一来,钱就活了,百姓的生活自然就好过了。”

杨云洋洋得意了起来,滔滔不绝,说的老头们接连的点头。

“好,杨大人还真是治理地方有一套。本官想保举你为本府同知,届时我广州府就会变的更为繁荣。”方含一拍桌子,兴奋了起来。

不愧为人才啊。

正在弹劾又变成了讨论,各个县令都在研讨了起来。

一个大红袍官员领着一个锦衣卫百户走了进来。

“王大人!”

“王大人!”所有的官员纷纷站起身,抱了抱拳行礼。

王左看了看围着在中间的杨云,淡淡一笑:“杨大人,金陵来人了。”

“翰林院修撰、文华殿大学士、番禺县令杨云接旨。”锦衣卫只是来了三人,为首百户右手一举一张圣旨出。

众人纷纷跪地,而杨云也是正了正乌纱,走了出来跪地:“臣,杨成龙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复番禺县令杨云为韩林院修撰,从六品,旨到即行,原县令复其位,钦此。”

“臣接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喜杨大人,下官要随着你们从海路回金陵。”锦衣卫百户带着笑容,递过圣旨。

“这么简单的圣旨,看来是出事了。”杨云叹了口气,接过圣旨,并没有特别的高兴。

“恭喜杨大人,没想到你屁股没坐热。番禺现在大发展之时,你又跑了。”王左摇了摇头,叹气道。

“杨大人是状元,前途在吾等之上啊。”知府方含也站了起身,走过来抱了抱拳。

“是福是祸说不准啊,各位同僚,下官要收拾行李了。还请多多关照一下师长罗南县令,他会继续按我制定的规划发展。”

“放心,杨大人所安排的,吾等自然会照顾。你也有不少的产业啊。”

“呃,夫人家的产业。还请多多照顾。”

“一定,一定!”

众人一番的客气之后,余下两个大红袍与一群的青袍官员相互瞄了一眼。

“王大人,这杨成龙怎么回事?吾等一任三年都没得升,他倒是半年一级啊。”顺德县令叹了口气,人比人气死人啊。

“算了,他是一甲状元出身。本就是从六官翰林院修撰,也许以后还要看他的眼色。同为广州府同寮,到了京城也有人照应。”王左同样是感觉失去了个人才可惜。

“大人已然从二品,还要靠他吗?”

“他才19岁,一任宰相也说不准啊。吾等进士出身,与其相差太远。”

......

杨云一行人匆匆又回到了番禺县衙门。

“少爷,午饭好了,可以开饭了。”小艺侧头一眼,喊了一声。

“唉,好吧,吃完饭收拾行李。我们又要跑路了。”

“什么?到发配了几千里了,这时不会是辽东吧。”

杨云也没管她:“回京。”

“回京?太好了,怎么才半年皇帝又想你了。”安成郡主兴奋的跳了起来,这里始终与金陵相差太远。

“通知程铁,镖局的建设,全由他在这里做主。”

“是,主人。”

“春江、秋月,你们留下来发展这里的商业。”杨云再次看向两个丫环。

“主人,我们...”

“唉,不是已经宠幸你们了吗,很快会有代替你们的人后就可以回少爷身边了。”

“是,主人...”

复了知县,罗南并没有这么的开心,杨云从这里出。就是他的门生,最得意的门生。

“杨大人,怎么才半年...”

“老师,早说了这县衙我待不久,此次一别,也许就是永远了。”杨云再次一拜。

“唉,你已经复从六品职,述职后应该会到正六品了。下官不敢。”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有什么难处可以找春江秋月。”

罗南叹了口气,自已老了,也许还真的没法再见:“当初本官也只是给了你三两银,没想到你这么重情重义。”

“有些时候三两银就是救命的钱,不一样。上面出事了,你在其位做其事,不要轻易站队。”杨云轻声道,这么的严肃,一定是大事。

“明白了,得你吉言,我等你来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