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就盲目改变目标客户,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庭流嫣觉得这或许是赵平至今都没有消息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了秋堂淳的事情,她觉得自已要改变策略,既然不能马上向一些高等级的修士推销花圃灵植,为什么不走低端路线,再慢慢向高端路线延伸呢?
她可以先向自已这些“同学”推荐花圃的商品,培养出一些名气,然后再说其他。
只是庭流嫣明白,自已已经错过了和这些“同学”打好关系的关键时期,现在贸然示好,估计没几个人会搭理自已,所以她决定让秋堂淳当自已的代理人。
对方在听海宗已经站稳脚跟,还有个来了好几年的哥哥,却缺少灵植,她刚来,缺少人脉,却有灵植。
让对方利用人脉帮花圃推销灵植,她则送给对方需要的灵植,这怎么看怎么是好双赢的大好事。
“你的意思是,只要我帮你卖出去五十盆赤级灵植,你就会送我一盆橙级灵植?”
“对,不仅如此,你若是能帮我卖出去二十盆橙级灵植,我还会再送你一盆。”
“你是认真的吗?”
见秋堂淳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已,庭流嫣并不生气,这样做听起来她好像确实是个冤大头,不挣钱,甚至是往里面赔钱,但事情不能那么算。
一来,不能用一般种植师的能力来衡量她。
自从培育出厚厚之后,她感觉自已培育灵植的能力猛然上升了许多。
平常一天最多能培育出五盆赤级灵植,现在一天已经能培育出来二十盆,而且她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一盆盆培育,一次性培育三盆都不是问题。
要不是灵力不够,她觉得自已还能培育的更多,完全没有其他种植师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当然她不傻,知道该低调的时候一定要低调,所以就连花家父女都不知道她那么厉害,以为她现在每天只能培育十盆灵植。
可就算这样,她依旧比同修为的修士要厉害很多,根本不会亏本。
二来,花圃的生意现在算是拓展时期,在庭流嫣看来就算亏本,该做的推广也不能不做,这关系到以后的生意能不能做大做强。
“放心,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们的花圃就开在听海城里,我人又在这里,还能跑了不成?
当然如果你依旧不放心,觉得我会因为有背景,到时候不认账,那我可以先送你一盆赤级灵植作为保证金。”
听庭流嫣这样说了,秋堂淳没再质疑,更没问对方如果她拿了灵植不干活儿,对方怎么办?
人家都把化神期修士搬出来,她怎么敢拿了人家东西还不干活儿,那不是妥妥地找死吗?
而且哥哥那边还等着灵植疗伤,但凡有一点儿希望她都不想放弃,更别说对方有这么大的诚意,又给她那么大的好处。
她若是拿了对方的东西不干活,才是真正的愚蠢。
“好,我答应了。”
有些事情有没有了解情况的人帮忙,效果就是不一样,别看秋堂淳年纪不大,看起来有些腼腆,然而在帮兄长治疗的动力之下,却爆发出了极大的能量。
她凭着对“同学们”的熟悉,接连帮庭流嫣做成了好几单生意,哪怕只是很小的几单生意,总算是让花圃在听海宗的内门开了张。
再加上她兄长秋堂潮拿到变异灵植,知道妹妹干的事情,分析过利弊之后,迅速成了妹妹的帮手,帮着推广灵植。
就这样,花圃的生意就从这些新入听海宗的弟子中,延伸到了其他弟子那边。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上辈子那些商战片可不是白看的,庭流嫣很清楚越是在生意有起色的时候,越是要稳住,绝不能操之过急。
忙完这段之后,拿着一堆已经完成的订单,她细细总结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情况,然后总结出来几个花圃灵植成功卖出去的原因。
第一,花圃的灵植比较便宜。
庭流嫣不想搞什么价格战,也没想凭低价来吸引客户,所以她卖的灵植,价格仅仅比外面其他花圃灵植的价格少了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还是拿同门师兄弟姐妹的理由来说的,绝不给其他人跟她打价格战的机会。
可就是这一点点也很吸引人,听海宗的弟子又不全是有钱人,很多人为了修炼恨不得把钱分成两半花,买灵植那是能便宜一点就便宜一点。
第二,她这里的灵植质量好又稳定。
得益于庭流嫣的金手指和特殊血脉,她培育灵植比其他种植师容易很多,培育出来的灵植也没有出现使用效果不佳,或是半路掉链子的情况。
第三,她能提供定制服务。
有的时候由于修士灵根和修炼情况不一样,需要的灵植也不一样。
然而对于很多低阶修士来说,哪怕知道自已需要的灵植不一样,都无法解决,谁让定制服务太贵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师自身灵根的不同,修炼功法的不同,导致培育不同灵植时肯定有比擅长的一方面,也有不擅长的一方面。
除非是那些大的花圃,否则很难有针对修士体质和修炼方法,专门定制灵植的。
听海宗这样的大宗门倒是有专门培育灵植的地方,能帮着弟子进行专门定制。
只是还是那句话,宗门的弟子太多,资源太少,不可能每个弟子都能享受那样贴心的服务,到了低阶弟子这里,就更难了。
现在忽然跑出个人来说,t可以定制需要的灵植,价格还能优惠,谁会不心动?
价低、质优、服务好,成了庭流嫣能在听海宗把买卖做起来的几个重要原因。
知道自已的优势所在,她想着是不是再招几个“销售”。
秋家兄妹干的不错,可毕竟等级太低,想要往更高等级的修士那里推广灵植,他们俩不太行,估计会被人看轻,还是要找个层次差不多的修士去进行推广。
就在庭流嫣想着要不要招人时,赵平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