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爷子的脸已经沉下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把这一摊子事情交给你,是相信你,是觉得你能干好,结果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
我记得你给我报的账是每个星期每个孩子三个鸡蛋,半斤肉。
连鸡蛋都贪,我不相信孩子们还吃上肉了。”
“爷爷我们吃肉了哒,昨天晚上吃的肉沫汤,我们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肉沫汤呢。”
小姑娘继续神补刀。
老爷子的表情更冷了,“好啊,好啊!这都要贪,你真是好样的。
把你贪的给我吐出来,然后麻利的滚,不然我可要报官了。”
“老爷子话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一年半年的,也没贪什么东西,没有必要这个样子吧?我不干了就是了。”
老爷子那么沉稳的人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还真是轻松啊。
东西确实是不怎么值钱,但你贪了东西还嫌我计较,你还真是……”
嫌弃的摇了摇头,“既然你不想谈,那咱就报官吧。”
“翠花,你拿一两银子去买点肉,今天每个孩子吃肉吃到饱。”
一个星期吃一次肉沫汤,那这些孩子不好久没有正经吃上肉了?!
看来还是得给族长交代一声,让他经常过来看看。
“好嘞,太老爷,我这就去。”翠花点了点头,撒腿就跑。
没过一会儿就买回来一大堆肉。
林语语已经在院子里面和孩子们玩的很高兴了。
她还以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很腼腆或者不敢跟人交流,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孩子们超级自来熟。
“哇塞,你们每天都上山啊?那你们上山做什么呢?”
林语语非常好奇。
“有的时候摘野菜,有的时候捡蘑菇,有的时候就是捡一些干柴回来。
偶尔也会捡到几个鸟蛋,或者下水摸点鱼。
要是摸到鱼的话就可以加餐,我们还晒了好多好多小鱼干,等到冬天天太冷不好下水摸鱼的时候就可以添一个菜。
我们还晒了很多野菜干,等到冬天没有青菜了的时候就可以吃。”
林语语被小孩姐们震惊的目瞪口呆,这生活经验也太足了吧,太强了。
“哇哦,那你们这里面最大的几岁了呀?”
“最大的是大姐,她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她现在还在课堂里。
大姐成绩可好了,她每天只上半天课,但是课业比所有人都好哦。”
说起大姐,小姑娘脸上的表情很是崇拜,很是欢喜。
“真的呀,那她也太聪明了。说我要是把她带到京城去,她愿不愿意呢?
这个年纪,再上两年学就能科考做官了。”
“我愿意。”
淡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语语好奇的回头,就看一个身材高挑的小女孩背着书筐,表情很是冷淡。
“你就是她们的大姐?”
“是的,恩人。”芦花点了点头,“我叫芦花,今年十一岁。”
“哦哦哦,芦花是吧?你真的愿意跟我一起去京城吗?”
“我当然愿意,我跟你去了京城就能有一番作为,到时候我们就不用再接受别人的好意,我们可以自已养活自已,把这份好意留给别人。
总有人比我们更需要。”
林语语点了点头,“好好好,那你就跟我去京城。”
就这个想法,就这觉悟,这不是大佬,谁是大佬?
次日
林语语一大早上就穿戴整齐,和一大家子来到祠堂门口。
其他人来的可比他们早多了,已经布置整齐。
林语语按照她们的指示,跪在正中央的蒲团上,给祖宗们磕了个头。
然后就是请出族谱单开了一本,在最顶头上写下了林语语的名字,后面跟着她的生平事迹。
从今往后,林语语一家就是主支了。
这边刚刚完成,那边就有两辆马车赶了回来。
林语语不用想就知道是谁。
林家村另外一个有出息的人家,靠做买卖积攒了一点家财,搬到了州府。
临走之前把自家的田地捐给了族里,成为族产。
毕竟林家村能用的起马车的也就这么户人家了。
果不其然,马车上下来的就是这户人家,一大家子回来的挺整齐。
脸上是甜蜜蜜又友好的笑容。
“草民见过王爷,见过伯爷,见过诰命夫人。”
乱七八糟的弯腰见了个礼。
林语语也不知道他搞得对不对,只是友好的笑了笑,往旁边让了一下,赶紧让他们起来。
“起来吧,起来吧!”
几个人非常受宠若惊,没想到王爷竟然这么好相处,实在是太受宠若惊了。
“老丘,你怎么回来了?你那生意不是就忙这段时间吗?怎么还把生意丢下回来了。”
族长凑了过来,仔细询问情况,可千万别是出事了呀。
“族长,我们那生意好着呢,雇了个人看着我们赶紧回来,族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能不回来。”
“你们做的是什么生意呀?”林语语对这个比较好奇。
“我在外地学了个做毛笔的手艺,如今呢,开了个作坊,外面卖毛笔,里面做毛笔,搭着卖一些子墨笔砚,生意倒也还不错。”
林语语点了点头,“你这生意还不错耶,不过建议你搬回来哦,组里准备搞造纸。
到时候你就可以把纸笔包圆,生意应该会更好做一些。”
林丘眼睛亮了,“真的吗?”
“是是是,过两天我们就准备开始了呢。”族长点头。
“哈哈,那这还真是好消息。我也收拾收拾搬回来吧。
如今在外地的生意也不好做。”
他就说紧赶慢赶回来一趟,一定能遇上好事吧,这不好事就来了。
他还不知道好事可不仅这一点点。
以后作为林家村造纸业对外的联系人以后赚的是盆满钵满,族谱也能单开一页。
林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天都没有待满,又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搬回来了。
田产虽然送给了族里,但房子还在,搬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