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族内部争斗中,想要暗害孩童并非难以实现之事。
对蓝银而言,他无论如何都要确保两个人的安全无恙——而这,正是出于他对自已的责任与使命的深刻理解。
首者为朱彪,次之,则为朱雄英。
由此二人牵涉而出的人物,如常氏,务必确保周全。
因此,他必须驻足于应天,无法离开。
“不愿前往?”
朱彪的语气中流露出一丝惊讶。
原本他还以为蓝银是担忧徐达可能施压于他,随即笑言:“既然如此,那便与蓝玉一同前往吧。
前日传来消息,西番发生反乱,皇上已有旨意,待你大婚后,开春时节便派遣蓝玉出征。”
“西番反乱?”
蓝银的面容陡然一变。
据史料记载,蓝玉与沐英联手平息西番之乱,此事发生于洪武十一年。
然而明年便是洪武九年。
这表明,由于自已的到来,时间线竟提前了整整两年。
显然,这片与历史轨迹有所偏差的空间内,自已所知有限的几条历史脉络正面临瓦解。
“殿下,实话说,我真不愿参与此事。”
蓝银直言。
“你不肯辅佐魏国公,亦不与蓝玉同行,你究竟意欲何为?”
朱彪的语气渐趋严厉,对蓝银的态度显得颇有些不满。
这等积累战功的大好机会,对于他人而言是梦寐以求,而蓝银却宁愿做逍遥自在的公子哥,拒绝踏上战场。
面对质问,蓝银沉声道:“殿下,请允许我在应天贡献自已的力量。”
“如何立功?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审案?区区琐碎的小事怎与征战沙场所得相比?”
对于这位年轻将领的选择,朱彪感到极为无奈。
“我的功劳,不同于战功。”
蓝银躬身作揖:“我可以解决大明朝粮食短缺的问题,让国民不再挨饿,并确保前线军队的补给无忧。”
“此话当真?”
此言一出,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东宫太子朱彪也感到了震撼。
他深知蓝银尽管表面放浪不羁,内心却细致敏感,绝非轻言夸大的类型。
既如此言,必有其道理所在。
“诚然无疑。”
蓝银肯定地点了点头。
兴趣倍增的朱彪追问道:“能否详细告知,你准备怎样解决粮食供应的困扰?”
如果能解决 粮食问题,无疑是一桩大功。
要知道朱和尚出身贫苦,尤为重视粮食安全。
若是百姓再度陷于饥饿中大规模死亡,必将有人站出来威胁他的政权,再现当年的情景。
此乃朱和尚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同样也是朱彪不愿见到的。
蓝银解释道:“目前策略尚不明确,待有解决方案,必定第一时间禀告殿下。”
当前,系统提供的积分尚未到位,他亦不清楚能够购得何种助力。
朱彪沉默了片刻,原本人的希望似乎落空。
期待已久的后续却是“尚未定计”。
“退下吧。”
他的心情因蓝银的回答大受影响。
“那么,关于随行之事……”
蓝银尝试探询。
“此事待来春再议。”
朱彪回应中含着深意。
随蓝玉出征并非由他决定,而是父亲朱和尚的安排。
在朱和尚眼中,蓝银作为一粒不可或缺的关键棋子,需依照早已制定的战略前行。
但蓝银不愿被动接受命运,渴望主宰大局。
不过,目前的他还未具备实现该目标的能力。
“看样子,我需更加努力,加速前进了。”
蓝银心中暗自思量。
总而言之,蓝银绝对不能离开应天。
这个念头一经浮现,他便离开了东宫,踏向魏国公府。
……
到了魏国公府,因为徐妙云即将出阁,根据习俗不能随意与未婚男士相见,因此迎接蓝银的是徐辉祖。
“蓝银!你真能给我找麻烦,我被打一顿也就罢了,我还当你兄弟,你怎么就想着做我姐夫!”
面对蓝银,徐辉祖一肚子火。
还没等他对蓝银动粗,徐妙云的婢女从内室走出,低语了几句之后。
“算你今日运气好。”
徐妙云为他挡了一遭,徐辉祖也不好发泄脾气,“你来这里干什么?我姐不可能见你的。”
“我来找国公立事商量。”
“父亲不在家。”
“不在家?”
蓝银略显惊讶。
“刚刚到家,就又被陛下的使者请去了,现在估计正在陪陛下方才是。”
徐辉祖直言。
“陛下那里……”
蓝银眉头微蹙,陷入深思。
“你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徐辉祖看不透蓝银的想法,皱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