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彪低声说道,“父皇打算为他定下个叛乱的罪名。”
听到这里,蓝银陷入了沉思。
实事求是地说,
即便胡惟庸心怀鬼胎,要说他真的想要谋朝篡位,实在是高估了。
此人的最大野心无非也就是成为掌控大权者罢了。
因此,朱和尚选择给他一个“叛乱”的帽子,
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严重的罪状来彻底清除丞相制度以及中书省存在的合法性。
毕竟,这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职位体系不仅是官僚体系内部的认可,更是平民百姓心目中的象征性职务。
宣布它的终结并非易事,
而指控丞相为反贼,则能够公开指责这一职位的危害,进而推动制度改革。
至于具体的“反叛”
证据呢?
那实在是太简单了,这种事情对负责监控国内情报、专门处理内部纠纷事务的锦衣卫来说是轻车熟路。
“取消了中书省与丞相职位,确实巩固了皇权,然而,陛下肩负的重责也随之加重。
如今殿下开始参与朝政,陛下一心想下放权力,让殿下提前熟悉国家大事,这意味着,这份重任最终将落在您的肩上。”
就蓝银而言,他是不太赞成废止丞相制度的。
因为他深知,若没了这一缓冲角色,所有负担就会直接转到朱彪身上。
重压之下,朱彪连休息都无法保证,日复一日劳神劳累,这对身体健康绝无好处。
假使有一天朱彪出了状况,比如说不幸离世或是未及即位就不幸遇难,那么,蓝银所做的所有努力就将付诸东流。
尽管如此,
虽然蓝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危机’降临于朱彪头上,但当前的他还无力改变这种格局。
能做的,
唯有紧随朱彪左右,在他审议朝政之时提出自已的见解,尽量为朱彪分忧。
朱彪长吁短气,缓缓地站起身,来到了窗前。
夜空里烟花四散。
这是新年的到来。
但对朱彪来说,节日的欢乐与氛围丝毫未入他心,相反,
一股浓厚的血腥气息已在应天府悄悄弥散开来。
“殿下,地里的马铃薯已经成熟了,明日就可以开始收割。”
蓝银提醒道。
朱彪闻言一愣,旋即露出一丝苦笑:“这也是今天听来唯一的喜讯了。”
大年初一时,天方拂晓,整个应天城家家户户开始了新年的祝福。
至于官员们,则纷纷涌向皇宫,前来拜谒朱和尚庆祝新春。
这一天无疑是普罗大众每年最为期盼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
可以享受到平时难得一见的食物——饺子。
虽然对于权贵之士而言,饺子并不算珍贵美味,但对一般平民家庭来说,却是值得一年辛苦积蓄、省吃俭用只为这顿大餐的大好事。
按照传统习俗,
蓝银与朱彪等人清晨享用的第一顿食物自然也就是饺子了。
然而,他们的桌上所呈现的饺子品种繁多,远远超越普通百姓的选择:不仅有牛肉和羊肉馅的,其他各类风味应有尽有。
但奇怪的是,在众多选项之中,唯独不见了猪肉馅的踪影。
这是因为当时明朝初期,猪种均为黑猪,它们不仅饲养不易,而且口感极差,在贵族阶层几乎无人问津。
相较之下,获取鲜美牛只的机会显得更为稀缺。
除非是那些因病或衰老自然死亡的牛,它们的肉质较差且风味不甚佳;只有当牛处于活生生的状态被宰杀时,其肉质才会呈现出极好的味道和质地。
即便如此,在当时就连皇室也只能在重要节日或仪式后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味。
随着后来朱和尚离世,情况有了较大改变。
尽管依旧严禁私自宰牛和民以牛祭拜的传统持续存在,实际能享用牛肉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对这一规则的执行也开始变得松懈。
然而,在当时,
没有哪位胆敢公开挑战这一规矩。
当然,某些偏远地带可能依然存在着违规行为。
但是,
即便是李善长这般显赫的大臣,想要公开地享用到新鲜牛肉,也要等待着朱和尚节庆后的赏赐。
在吃饺子的过程中,
常氏轻声提到:“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会得到一批新鲜的牛肉。
等下让妙云带走一些回去。”
东宫能够获得分配不少优质肉类资源,尤其是牛身上最好的部分。
享用完这顿饺子后,朱彪一行包括常氏、吕氏及朱雄英一同前往宫中拜访朱和尚恭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