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初来乍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内心被茫然之感紧紧包裹,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孤舟,完全不知该何去何从。就在他彷徨无措之时,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大妹妹男朋友陈平强的朋友出现了,此人是个室内装修包工头,与陈平强一同走出家乡闯荡,陈平强选择了进厂,而他凭借着自已的努力,在装修行业摸爬滚打了五个年头,手底下带着十五号人左右,也算是在这城市站稳了脚跟,有了一番小小的成就。
考虑到装修行业前景广阔,他们便商量着让李波投身其中,想着日后李波或许也能成为小包工头,过上不错的生活。就这样,李波踏上了装修工之路。
他在附近租下一间狭小简陋的屋子,仅仅十来平米,屋内仅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床,租金虽说一个月只要两百六十元,房东也还算好说话,允许他按月支付,只是不允许做饭,电费按实际使用量结算。
李波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开始了工作,可装修工地的位置飘忽不定,只能依靠公交车辗转于各个地方,每天光是生活费,交通费用最低三十元,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刚开始,他的工作是涂油漆,先用纱布仔细地将窗户擦拭一遍,再用砂纸耐心地打磨,接着涂上防锈漆,最后按照客户指定的颜色油漆刷上好几遍。
这活儿看似简单,没有什么过高的技术含量,似乎一看就能上手,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已知道。
室内刷油漆还好,可室外的工作简直危险重重。在李波眼中,这比那些专业的高空作业,还要令人胆战心惊。
就拿那十多米高的简易竹子长梯来说,周围没有一个人看守,李波只能一手紧紧握着油漆桶,一手拿着刷子,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涂抹着。梯子下方车水马龙,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
好几次,李波都险些从那高高的梯子上坠落,脚下是七八米的高空,地面是坚硬冰冷的水泥地,一旦掉落,最轻也是断手断脚的重伤,重则性命不保,而整个工作过程,居然没有一点安全保障措施。
但李波没有别的选择,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为了生活,他只能咬着牙坚持,拼了命地干活。
好不容易熬过四天,那户人家的防盗窗终于全部粉刷完毕,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而包工头仅仅只是提供了油漆。
等到验收结束,包工头收取了五千五百元的报酬,可李波到手的却只有区区一百二十元。这四天里,他还把两套衣服弄得全是油漆,可他明白,刚开始工作,也只能如此。
做完这家的活儿后,李波陷入了无事可做的境地,足足停了八天。之后,他又开始进入室内刷腻子粉。
这同样是个又脏又累的苦差事,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沾满了腻子粉,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在墙壁上刷的时候还相对好一些,可一到天花板,就得用自制的简易人字架,人站在上面摇摇晃晃的,一只手拿着腻子粉桶,另一只手往天花板上涂抹,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来。
包工头先来示范,没想到没过一会儿,自已就先掉了下来,还崴了脚,疼得龇牙咧嘴,赶忙跑去医院。包工头见自制的人字架太危险,便买来了一个铝合金人字架,虽说比之前的好一些,但依旧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在这断断续续的六天工作里,又有一名和李波一样,新来的工人从上面掉落,头部重重地撞到墙壁,顿时头破血流。
李波看到这些情况,心中满是忧虑,便询问包工头工资何时能涨。包工头回答说至少要先做三个月学徒工,学会了才能一天加十元,等做满一年再看情况。
李波听后顿时无语,心想这样下去还不如去工地做小工,一天至少也有一百二十元,在这里冒着生命危险干活,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就算做满一年,工资也才加四十元,思来想去,他毅然决定辞工。包工头看在他和陈平强是老乡的份上,把他近六天的工钱一百八元结算给了他。
李波仔细一算,来到这边将近二十天,干活只做了十天,可即便省吃俭用,生活费也花了四百多元,再加上房租,这一个月下来恐怕还要亏本,而且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李波将这里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妹妹李乐,李乐也觉得这份工作太过危险,便让哥哥先到自已这边来,看看她所在工厂,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实在不行就进厂打工。
李波告别了大妹妹李清,来到了小妹妹这里。由于对这里人生地不熟,在小妹妹的热心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台湾人开办的雨伞厂。
其实李波并不知道,这家雨伞厂效益不错,普通工人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七千多,低的时候也有四千多。
然而在他应聘时,主管见他字写得工整漂亮,便误以为他很有才华,直接让他担任车间主管一职,试用期三个月,一个月八百元,包吃包住,转正之后保底三千元,还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
李波对这些情况毫不知情,糊里糊涂地就应聘上了车间主管。进入车间后他才发现,自已负责的是包装部,工作内容就是把雨伞折叠好,挂上吊牌,再用纸箱装好。部门里有二十多名女子和六名男生,其中十多名女子还是未婚少女。
大家看到高大帅气的李波来担任主管,都十分兴奋,那些女生更是激动不已。
主管的工作相对轻松,主要是核对进来和发出去的物品。在这个五千多平方米的偌大车间里,一共有四个部门,李波的办公室就在工人们工作的地方,用五张办公桌围起来,和旁边两个部门的女主管,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办公区域。
那两位女主管在厂里都工作了七八年,资历深厚,但大家各管各的部门,互不干涉,只是平日里经常凑在一起聊天唠嗑。
于是,李波就这样正式上任了。他性格平易近人,平日里总是热心地帮助大家,没过多久就赢得了,车间人员的衷心爱戴。
尤其是那些女孩子,得知李波尚未结婚后,更是争着抢着要请他吃饭、陪他逛街,李波的生活也渐渐迎来了新的转机,开始走上了一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