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2024
我的读书笔记2024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我的读书笔记2024 > 第105章 《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61个工厂案例全程解析》读后感

第105章 《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61个工厂案例全程解析》读后感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读书笔记2024
作者:
陈洪明No1
本章字数:
6270
更新时间:
2025-01-05

王天江的《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61个工厂案例全程解析》是一本针对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实战指南,通过61个真实工厂案例,详细解析了42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成本降低方法。这本书不仅适合制造业各级管理人员阅读,对于任何关心成本控制和企业效益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一、制造业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在开篇部分,王天江详细探讨了制造业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制造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运营成本等。这些成本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制造业的总成本。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制造业最重要的成本构成之一,包括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直接劳动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优化主要依赖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改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废品率来降低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包括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培训成本以及人才引进成本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减少人才流失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也是制造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的采购、储存、运输等环节都与成本优化密切相关。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同、优化库存管理等手段来降低原材料成本。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成本因素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整体运营至关重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流程优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二、成本倍减42法的理论框架

接下来,王天江介绍了成本倍减42法的理论框架。成本倍减42法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成本控制方法,旨在从各个方面降低制造业的制造成本。

成本倍减42法的名字来源于其42个具体的成本控制步骤,这些步骤涉及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如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物流和销售等。该方法的理论框架包括两个核心原则:

缩减:强调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重点:要求将资源优先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如新材料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倍减42法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企业需要有良好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需要有对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有深入理解的专门人才;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改进的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实施成本倍减42法的关键步骤

书中详细列出了实施成本倍减42法的关键步骤,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已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成本。

分析生产流程:首先需要详细分析生产流程,找出生产过程中消耗成本的关键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引入精益生产理念:精益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通过引入这种理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浪费和提高效率。

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的素质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优化产品设计:优化产品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产品结构等。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拓展市场渠道:通过拓展市场渠道,增加产品销售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四、61个工厂案例的深入解析

书中通过61个真实工厂案例,详细解析了成本倍减42法的实际应用。这些案例涵盖了制造业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再到销售和物流,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一家生产高质量机械零部件的工厂为例,该工厂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工厂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环节,并进行改进。在设备选购和维护方面,工厂重视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此外,工厂实施了人员管理及激励措施,通过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方面,工厂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同时,工厂建立了科学的库存管理体系,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安排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生产成本降低了15%。同时,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五、五个层面的成本控制

王天江在书中提出了从五个层面来降低制造业成本的方法,这五个层面分别是:

非常规手段控制成本:通过一些非传统的手段来控制成本,如决策成本法、组织结构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从源头上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大面积堵住成本漏洞: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库存管理等手段,大面积堵住成本漏洞,减少浪费和损失。

从报价到出货控成本各个击破:从报价开始,到订单评审、生产计划、物料需求控制、出货控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实现成本最优化。

控制总成本直接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目标成本设定、降物料成本、降人工成本等手段,直接控制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成本领先追根溯源——人员的转变:通过全员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励评比法、强化责任法、成本考核法等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人员层面推动成本降低。

六、金句节选

以下是《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中的一些经典金句,这些金句不仅总结了成本控制的核心思想,也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品质竞争不过成本,效率同样竞争不过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成本是第一竞争力。只有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制造端节省1%的成本比销售提升1%容易得多。通过成本控制,企业可以在不增加销售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省下来的1%让利给客户就是市场竞争力。通过成本控制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作为企业的利润空间,用来让利给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

多维度、立体式打破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常规思维。成本倍减42法打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常规思维,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入手,系统性地降低制造业成本。

无形成本及其力量的识别与对策。在成本控制中,除了直接成本外,还需要关注无形成本,如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通过识别和优化无形成本,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系统梳理了制造业成本主要过程,使制造业成本降低日常化管理成为可能。成本倍减42法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法,还系统梳理了制造业成本的主要过程,使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日常化管理的一部分。

总的原则是练好内功,放能行稳致远。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成本控制并不意味着牺牲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将资源优先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在成本控制中,需要优先考虑将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如新材料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以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人员层面推动成本降低。员工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力量。通过激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成本降低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人员层面推动成本降低。

结语

《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61个工厂案例全程解析》是一本极具实战价值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理论框架,还通过61个真实工厂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本书不仅适合制造业管理人员阅读,对于任何关心成本控制和企业效益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通过学习和应用成本倍减42法,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