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一听他们这么说也有些诧异,这人能看出自已女儿身上的问题,还能看出魂魄没有跟过来想必本事肯定是不小的。
一开始几人来的时候,就没打算要去死者的家里看,毕竟人家家里亲人才刚过世。
几个人跑到别人家里说:你妻子死不瞑目,怨气深重导致好心回来送葬的外嫁女中邪,亲属会怎么想,这不是说她不得好死,天打雷劈吗?
所以中邪的女主人父亲也没有给妻子那边的娘家人说过女儿的事,这种事本就忌讳,万一搞错了,关系也会搞僵。
女主人的娘家和她堂舅家相隔两个村,他们来的时候先去女主人的娘家,找她父亲带路直接去坟地。首先也是想确定死者的魂魄在坟地的话再和亲属沟通容易一些,显然这个方法落空了。
“那接下来先去她出事的地方还是去她家。”罗桥问他们两人。
阿微抬抬下巴,示意凡子怎么想的。
凡子思考了一会儿,还是老人家先开口,“先去我外家那边吧!我也想过了,和我那外家的堂弟说明来意未必是件坏事,我堂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况且我们也是助她安息,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与他讲清楚,他肯定能理解的。”
既然有这个堂女婿出面,主人家肯定不会把他们当成骗子扫地出门的,再说事关人家女儿的安危,哪会袖手旁观。
去的路上大叔跟他们讲述死者是一个…应该说起来善良却又命苦的人。
大叔说他不是因为他也是亲友之一才这么说。而是在同一个村里没有人不夸她勤奋能干,人情世故也头头是道,要知道大家在同一个村里一个人怎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看她横死在外面还能把尸体带回来就知道了。
有些村里如果是这种情况是不给把尸体带回来经过村里的,可一整个村连个出面反对的人都没有,也可能是有些私底下不满,只是举手赞同的人多,也就跟着默认了。
知道要把尸体带回来大家都没说什么,反而组织左邻右舍去葬礼上帮忙。
“我外家那堂弟条件不好,从小就没了父母,只他和一个妹妹。后来长到三十岁也没娶到老婆,之后经人介绍娶了二婚的这个妻子,也就是死者,比他还小十来岁。
离婚是因为她第一任婚姻没生育,夫家觉得是她的问题,后来她嫁过来很快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结婚了,最小的女儿还在上初中,只有一个儿子刚读大学。”
大叔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叹了一口气:“不容易啊!好不容易生活有个盼头,怎么能甘心呢!”他说完后声音已经带了丝丝哽咽和惋惜。
大叔把他们几人带到死者的家里,刚进门有一间木搭起来的羊圈,羊粪的味道与不久前办过白事的味道结合,并不太好闻。
没有人在家,大叔解释上学的两个小孩应该是回校了,大女儿也回去夫家,羊圈里的羊不在,堂弟有可能去放羊了。
经过院子,可以看到里面是盖着瓦片的屋子,旁边挨着一间简小的厨房,院子里还有一棵石榴树。尽管是冬日,但中午的太阳还有点晒。老人去厨房里找了几张塑料凳子搬过去石榴树下的阴影坐。
他给堂弟打去电话,说有点事找他,如果出去放羊的地方不是很远,可以先回来家里一会。
在等待期间,凡子只在院子里左右瞧瞧,因为堂屋是锁着的。魂魄残留的气息并不多,应该不会在家里,但是还是等死者家属回来与他了解死者的过往。
她怨气时时不散,到时候恐怕还要他丈夫随行。
他们等了有四十多分钟这样,听到摩托车的声音,随着摩托车声音越来越近。之后看到一个看起来六十来岁的中年人骑着一辆很旧摩托车驶入院子里停下。
明明年纪比大叔的年纪还要小,看起来却比大叔更显桑老。他身材已经有些佝偻,粗糙满茧的双手将头盔摘下。
男人有些好奇的目光看向几人,落在罗桥眼中的他,满脸沧桑,目光浑浊,眼袋和上眼皮垂肿,那双眼定是在深夜辗转难眠,泪洒湿枕。
他叫姐夫之后打开堂屋的锁将几人带到堂屋里坐下。他没有马上问清几人的来意,而是先说:“你们先坐会,我去烧点热水”
姐夫急忙拉住他:“不用忙活了,叫你回来是有事与你说的。”
罗桥他们几人也站起来劝他不用去,他们车上都带有水。
他们也不想占用他太多时间,村里人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活,很快将来意和他说了。
他听后沉默了一会,双手捂着脸低头抽泣,大叔过去拍拍他的肩膀。
他抓紧了姐夫的手腕,抬起那张满是泪水的脸庞,哽着声音:“那小菊有没有大碍。”
小菊那撞邪的女主人,大叔人心里也非常不好受,他摇摇头:“只是一直反复发烧,一开始我们也没往这上想,后来经人提醒才找了他们几人去看。”
“那他们…”
家属看他们几个年轻人,穿着打扮什么的都是城里人的模样,看着年纪什么的也不像是干这一行,毕竟村里每回有事请来的先生不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就是耄耋的老者。
他担心几人是招摇撞骗的,又觉得不像,姐夫不会拿这样的事随便说的。
许是女孩子要比几个大男人情绪更敏感一些,阿微看出男人的犹豫:“大叔您放心,我们不是骗子,确确实实是看过菊大姐之后才来到这里。您刚失去亲人,心情沉重我们也能理解,就是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还请大叔协助我们替您爱人转世投胎,想必您也不愿意看她在世间游荡。”
几个年轻也没有安慰人的经历,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啊微是一个女孩子,心思细腻,她说出来的语气诚恳,女孩子声音柔和更能入人心。
男人用手背擦拭掉脸上的泪水,顿了顿情绪:“那需要我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