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下朝之后,宋言炤径直去了南槿院中。
宋言炤常年在外,对王府中人并不熟悉,也不信任。
为防止泄露,太医院开的药只在南槿院中煎煮。
他一天三趟往南槿院中去。
房中,美人榻上,南槿一身南诏服饰侧卧在榻上,悠闲吃着新鲜冰镇的西瓜。
正对的书案上,宋言炤一口气喝完一大碗乌黑的药汤。
他自小体弱,喝惯了苦药,但还是不免皱了皱眉头。
“来,吃口西瓜,清清口。”
南槿心疼,把冰镇过的西瓜喂到宋言炤嘴边。
宋言炤摇头避开。
“不吃了,太医说需得忌生冷。”
苦味在口腔中蔓延,宋言炤喝了口温水漱口。
南槿挑了挑眉,将西瓜一口吃完,回到榻上去继续卧着。
宋言炤是个闷葫芦,南槿习惯挑起话头。
“阿炤,你那正妃性子淡的很,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当然除了你妹妹。”
南槿原本做了十足的准备和宋言炤的正妃较量,谁知沈青雾是个支棱不起来的。
自她小产后,沈青雾乃至整个王府都对她毕恭毕敬,敬而远之。
她原本也想去给沈青雾请安。
但沈青雾不得宋言炤宠爱,沈青雾也就自请禁足,关门谢客。
沈青雾这样的作为按理说要被府中人冷落针对的,可谁曾想府中大魔王言皙日日往沈青雾院中去。
沈青雾被夫君厌弃,却得了小姑子青睐。
南槿默瘪了瘪嘴,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也想交个朋友陪伴。
患难见真情,她小产时,言皙哭的那样伤心。
小产后,言皙也想着她,时不时带些小礼物来哄她开心。
让她一度以为言皙混世魔王这个称号是谣传。
言皙身上的洒脱和真实是她向往的。
她身体好起来后也曾带着满腔的诚意和礼物去找言皙,可次次落空。
言皙总是整日整夜的围着沈青雾转。
同样都是嫂子,言皙眼里却只有沈青雾。
南槿郁闷极了。
“沈青雾空有皮囊,也就言皙当她是个宝,事事维护。”
宋言炤翻阅着治水的书籍,随意道。
“我对她无甚兴趣,而且她哪有你率真可爱。”
南槿确实娇俏可爱,宋言炤目光望向美人榻上的南槿。
夏日穿着清凉,南槿白皙的长腿微曲,波浪般的的曲线优美婀娜,性感中又不失女性柔美。
宋言炤喉结上下滚动,目光泛上火热。
下一刻宋言炤却挪开了眼。
太医说需得禁欲。
且身体并无反应。
南槿捧着长安最时兴的话本看的津津有味,毫无所觉。
“那是,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宝贝,也是你的最爱对不对。”
南槿语气娇娇的,目光却移不开话本。
“对。”
宋言炤低头研读着治水笔记,回应道。
“对了,听说言皙很得皇上宠爱,还让她时时服侍在侧。”
南槿忽然想起近日听到侍女们聊起的八卦。
来了兴趣,放下书本看向宋言炤。
说到言皙,宋言炤下意识皱了皱眉,还是道:“皇兄对言皙确实特殊。”
合宫夜宴那晚,他亲眼看到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后花园中,待了许久都不曾出来。
古代常有表兄妹,堂兄妹成亲,宋言炤提笔时顿了顿,道:
“若是皇上能看上言皙,也是言皙的福气。”
“那皇上要是真喜欢言皙,是会封她做妃子,还是封她做皇后啊。”
南槿好奇。
“言皙是世女,皇室中人,是长安城除了太后之外最尊贵的女子,她要嫁给皇上,自是皇后。”
宋言炤道.
“言皙能做皇后?”
听到宋言炤肯定的回答,南槿满脸不可置信。
她实在不能把母仪天下的皇后和言皙联系起来。
宋言炤本想反驳,毕竟宋言皙好歹是他亲妹。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
“皇上知道宋言皙厮混教坊司,养面首舞姬,他不应该看上宋言皙啊。”
宋言炤认真的质疑。
宋言炤提醒南槿才想起言皙院中的那群莺莺燕燕,那可都是实打实有身份的面首。
“皇上有那么大度吗?”
娶了言皙等同于带上来几顶,不对,是十几顶绿帽子,哪个男人受得了。
南槿想不通,宋言炤撇了撇眉,也想不明白。
#
宫中
“言皙,今日大朝有何感受。”
勤政殿中,一向端正危坐的胡蓉疲惫的斜靠在椅背上,消瘦的手指按揉着太阳穴,闭着眼关心着言皙的情况。
言皙在胡蓉面前一向规矩,在得知胡蓉是先辈之后肃然起敬,更加安分守已。
“国家要事,繁琐复杂,都需要皇上一一定夺,不能有半分差池,若是出了差池,就是百姓遭难。”
言皙对自已要当皇帝一直没什么实感。
可就在大朝之时,她站在胡蓉身后,听着胡蓉和大臣们商讨国事,定夺官员去留,宣布政策法令,处理边关事宜,百姓诉求.......
桩桩件件言皙不曾接触过,她虽来自发达的未来,可从未接触过军政要事,她所了解的大多是媒体报道的。
胡蓉抬眸看向言皙,她观察了言皙三年,她了解言皙,也在言皙的描述中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
乱世出英雄,困境方能造英雄,她不奢望连饥饿都没尝过的言皙成为千古一帝。
她只求言皙能守住邺朝的江山直到宋识檐长大。
至于那些障碍,自有她为其清理。
她会保证言皙接手的江山是稳固的不可动摇的。
“言皙,不要灰心,更不要妄自菲薄,在我眼中你胜宋言炤许多,你会是个仁慈的好皇帝。”
宋言炤刷新了下限,言皙再怎么败家也比不上宋言炤。
胡蓉就两个选择。
她定然不会选宋言炤。
所以言皙是必选,不行也得行。
“不过宋言炤有些治国之道值得借鉴。”
胡蓉看向言皙,言皙会意道:
“宋言炤推行依法治国并无不当,只是连坐制度太过严苛残酷,虽能短时间约束官员百姓,但长此以往必会造成百姓恐惧,官员怨怼,不可行。”
“修建长城抵御匈奴初衷是好,但对于现在的邺朝来说并不适合,只会加重赋税,百姓食不果腹,何谈其他。”
“科举制度能为下层寒门百姓提供上升机会,同时打破门阀世家的垄断,另一方面也削弱了门阀世界的势力,只是.....”
言皙顿了顿,“若想要实行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只怕会有很多人阻难。”
“科举制度可以削弱门阀世家,却不能彻底解决他们。”
胡蓉陷入沉思。
如何解决门阀世家。
这言皙当然知道。
门阀世家的彻底灭亡全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