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道,“子觉公子,在下师承李白杜甫二人,搬运老师的诗可否?”
子觉问道,“李白、杜甫,就是你所言的李杜就是此二人?在下自幼读诗写诗无数,怎从未听说过二人?”
李旭摆摆手,“这不重要……”
子觉道,“若真有此二人,又是名诗又岂会不知?二位公主,作诗也要有主题,您二位看今日主题?”
菡芷看了看周围环境,说道,“既然咱们身处这山水之中,就以这山水为题吧。若是五言诗必须五步内完成,七言诗需在七步内完成。”
子觉道,“好,在下就献丑了。九殿下,你切仔细听好。《山水情》青山绿水映晴空,山间小径入画中。清泉潺潺流不息,山峦叠翠意无穷。”
“好!子觉公子好样的!”
“好诗!不愧是大学士的伯利的弟子,果然有一手呀。”
菡芷也是点头默认此诗不错,琉璃更是欢雀,差点就拍手称赞了。心里得意道,看到没你个骗子李九日,当初你还说要帮自已作诗。让你口出狂言,这下知道我大周才子的厉害了吧。
李旭听后,却是微微笑道,“乍一看还不错,不过平仄不对。”
子觉着急问道,“哪里不对?”
李旭淡淡指出问题所在而回道,“清泉潺潺对不上青山绿水。若是后半句单开平仄,山峦叠翠却对不上。”
这么一说,好像是有这么一点小瑕疵,子觉稍微有点着急,却故作镇定道,“阁下要是不服,尽管作诗便是。”
李旭看着人群后方那升起的紫烟,似乎也闻到了烤羊肉串的香味,再望向身后大山深处那淌下的瀑布,问道,“子觉公子,看那边烤羊肉串又差不多要熟了,这香味闻到了么?”
周围人一听,顿时投来不屑和不满的情绪。琉璃说道,“九殿下,你堂堂天朝皇子还耍这些小聪明?别耽误时间了,赶紧作诗吧。”
台下的人也跟着起哄,“就是,好好的作诗提什么羊肉串。”
“你到底行不行呀?”
“认输吧你。”
子觉倒是还有一点点君子之风,说道,“七步内,七言,九殿下请。”
李旭道,“一群庸人,诗已经好了,哪还需要什么七步。你们一个个都听好了!”
李旭大声朗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还不忘指向自已的烤羊肉地儿,又转身怀抱远处的瀑布,继续大声朗诵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顿时,在场的人全都惊住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好诗,绝!妙!竟然如此工整,用字用词也是一绝,竟然找不到一丝毛病。关键此物描述的可都是现场之物,也是大家亲眼所见、亲鼻所闻。能将现成的东西描绘的如此霸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李旭心里却得意地嘀咕,“一群乡巴佬,这可是诗仙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恰好对照了这里的景致,也算是一道运气题。”
这一题竟难到了子觉,好诗,不禁自已都想鼓掌叫好。可这么一来,自已不是明显败下阵来?自已可是大学士伯利的爱徒呢,是未来大周的文坛巨匠。怎会第一下就简单败下阵来。
子觉不服气道,“我……我……本公子这里还有一首五言《山水韵》,殿下可要听仔细了。青山含黛远,绿水泛波悠。林静鸟声脆,山幽花影柔。”
李旭听后也不住点头,“不错,这首比刚才那首要好一些。”
子觉气愤道,“九殿下,文人切磋是不分身份的。请你尊重我,这诗可不是让你来评价的,你要拿出一首五言诗来。”
李旭回道,“如此秋高气爽的时日,自当游玩天下,我自天朝而来一路也算游山玩水到这台子上,感悟颇多。这里的山水让我想到许多……五言律诗嘛,听好了。”
李旭开始摇头晃脑,要把那小时候理解的那个韵味给撑足了,朗诵道,“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 ,幽径恐多蹊 。”
就像子觉所言,文学切磋是不分身份的。虽是他国皇子,却又如此五言绝句问鼎,这诗一出,谁还敢再嘲笑李旭?台下也有不少人听到此诗后那是赞不绝口,众人对这位他朝皇子更是多了几分佩服。
李旭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却是一阵冷笑,“哼!就凭你们这些家伙也能明白这二人的伟大?一个诗仙李白,那可是千古奇才,其诗作飘逸豪放、意境奇妙;还有一个诗圣杜甫,他的诗歌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就这两位大诗人,他们的作品已经是登峰造极之境,足够你们这帮人皓首穷经地去学习一辈子了!不过嘛,也得亏我当初还算运气好,专门把这首《白露》给硬生生地背了下来。嘿嘿,今天可真是又让我幸运了一把啊!”想到这里,李旭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子觉听闻之后,将那两首诗反复研读琢磨了数遍,竟然找不到哪怕一丝一毫的瑕疵之处。这怎么可能是人能够写出的诗句呢?这人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诗神啊!这两首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简直闻所未闻,但其展现出来的文采却是绝佳无比,令人惊叹不已。毫无疑问,天下自此又多出了二首堪称经典的传世之作。可是,这诗难道真的是李白和杜甫二人所作的吗?
仔细想来,似乎不太对劲。拥有如此惊艳绝伦的才华之人,师父伯利又怎会从没告诉过自已?若是真有李白和杜甫这样的两位高人作作诗,师父伯利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让自已去拜读并且深入研习他们的神作。
这么说来,这二人会不会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九殿下故意捏造出来的呢?或许是因为害怕凭借这两首诗一战封神后会招惹来诸多麻烦,所以才故意搬出李杜二人来掩人耳目?倘若真是如此,恐怕自已这辈子也追不上这位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