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微微点头:“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这也算咎由自取。”
“传令,免除鸿乡民众三年赋税,赐钱财抚恤。”
“是!”
崔皓不胜感慨:“董贼自食恶果,终究身死族灭。”
高楷继续说道:“宣告天下,陛下驾崩,治国丧,摘冠缨、服素缟,不得逾越礼制。”
“遵令!”众人自无异议。
杨烨暗思:主上深谋远虑!
为陛下治丧,以示忠义,传扬开来,天下人人敬服。
并且,董贼身死,主上为陛下报仇,大得忠臣义士之心。
正思量时,高楷再度开口:“派人前往洛阳、金陵发丧,咸使闻之。”
“另外,新朝开创之前,仍用年号天祐。”
杨烨眸光一闪,笑道:“主上此举,大有深意。”
徐晏清咂摸片刻,回过味来:“陛下为先帝长子,依照礼法,乃大周正统。”
“洛阳、金陵二位圣人,为次子、三子,由王玄肃、袁弘道拥立,凭一己私欲,自作主张,必不得人心。”
“延用年号天祐,正是将洛阳、金陵二帝,视为伪帝。”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失去礼法依托,王玄肃、袁弘道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高楷笑了笑:“古人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如今,大周天下,却有两位皇帝,也该平息这等乱象了。”
崔皓笑道:“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其等意欲奉天子以令不臣,却是痴心妄想。”
正说话间,忽见流星马来报:“主上,关内道传来消息,薛衍击败魏帝石重胤,收回鄜、坊、丹三州。”
“此刻,正率军屯驻于鄜州洛交城。”
“哦?”高楷面露笑意,“薛老将军果然骁勇善战,不减昔年风采。”
徐晏清笑道:“石重胤一败再败,短时间内,必不敢再来进犯。”
高楷点头赞同:“董澄己死,陛下殉国,正该将薛老将军请来,共谋大事。”
崔皓毛遂自荐:“主上,微臣不才,愿往洛交一行,说动薛将军归降。”
“好!”高楷自无不可,“你可告知薛衍,他若愿降,可官居原职,仍为左威卫大将军,统率本部两万兵马。”
“是!”崔皓拱手领命,“微臣必定尽心竭力!”
徐晏清倏然开口:“主上,京畿道六州,其中岐、邠、华、同、雍,五州己定,惟有商州未平。”
“不如派人传檄,让商州刺史献城归降。”
“可!”高楷颔首,“便由你书写檄文,命赵喆领军,前往收降。”
“此外,可招揽商洛县令曹斌,我必将重用。”
“是!”徐晏清领命去了。
不多时,忽见一员小校来报:“主上,夏侯将军捉住一个故人,请您处置。”
“故人?”高楷好奇。
“此人名为许晋。”小校一五一十道,“其滞留长安,扮作囚犯,意欲逃过搜捕。”
“哦?”高楷笑道,“这倒是有趣。”
“请他进来一见。”
“是!”小校匆匆去了。
众文武皆面露惊奇,这许晋为避战乱,竟出此下策,着实叫人难评。
片刻后,许晋一身粗布满衣,大礼参拜:“罪人许晋,拜见秦国公!”
“起来吧!”高楷饶有兴致,“许晋,兜兜转转,你我终究在长安相见,不知你有何感想?”
许晋惭愧道:“罪人鼠目寸光,不识天数,以致明主近在眼前,却不思投效,反而舍近求远,虚度光阴。”
高楷笑道:“既如此,你可愿为我效力?”
“蒙秦国公不弃,罪人愿效犬马之劳!”许晋连忙应下。
“好!”高楷朗声道,“今授你为府中兵曹参军,于我麾下听用。”
“谢主上!”许晋大喜。
他心中感慨,此前屡次与主上为敌,主上却不计前嫌,仍然重用。
如此仁德之主,我必将竭尽全力辅佐,期望来日,建立一番功业。
……
且说关内道、鄜州、洛交城。
薛衍击败石重胤之后,便在此地驻守,观望形势。
不久,消息传来,陛下被鸩杀,他一时老泪纵横,面北下跪,又命三州军民,尽着素服。
未过一日,忽有探马来报,董贼身死族灭,长安城落在秦国公手中。
他喟然长叹:董贼不得人心,落到这个下场,实乃罪有应得。
秦国公却施仁德,以民为本,善待百姓。
以有德对无德,焉有不胜之理?
长安城为秦国公夺取,实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这两万儿郎,三州之地,孤悬在外,该何去何从?
想到这,他忧心忡忡。
正无法可想,忽见管事匆匆来报:“郎君,秦国公派人来使!”
薛衍神色一振:“快请使者进府。”
“不,我当亲迎。”
他连忙出府,正见一人峨冠博带,飘然屹立,不由又惊又喜。
“崔贤弟?”
他曾在朝为官,与崔皓多有往来,引为知己。
“薛兄,别来无恙?”崔皓笑问。
“我尚且安好。”薛衍不胜感慨,“一别数年,我己满头华发。”
“贤弟却风采依旧,通身气派,更甚往昔!”
“薛兄谬赞了!”崔皓谦逊道。
两人入府,进前堂,分宾主落座。
薛衍问道:“贤弟此来,可是为秦国公做说客?”
“正是!”崔皓首言不讳,“董贼鸩杀陛下,倒行逆施,如今己死,长安城为主上所得。”
“主上拜大周太庙,为陛下治丧,拟定谥号,放还宫娥,接济百姓,安抚群臣,着实为一代明主。”
“薛兄何不顺势归降?”
薛衍叹道:“不瞒贤弟,我虽有投效之心,奈何,这两万儿郎,三州军民……”
“薛兄不必担忧!”崔皓笑道,“临行前,主上特命,让薛兄官居原职,仍为左威卫大将军,镇守鄜、坊、丹三州。”
“秦国公如此宽仁,老夫自当归降!”薛衍大喜过望,连忙上表一封。
两人笑谈片刻,崔皓忽然提起一事:“薛兄可知,令爱招降何善志、马仲文、丘仁利三人,平定武功、鄠县、周至三县?”
薛衍点了点头:“我己有知晓。”
说实话,当初他听闻此事,连连感叹,可惜薛采薇非男儿身。
不然,他薛家门楣必将光大。
崔皓笑道:“令爱巾帼不让须眉,着实令人赞赏。”
薛衍神色一动:“贤弟有话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