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的冬天,寒风凛冽,西九城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易小辰怀揣着满心的新奇,这可是他头一回在西九城过年。
他搓着冻红的双手,兴奋的眼神中透着期待,看着易中海把对联贴好。
这是他失去亲人后在异地他乡过的第一个新年,期待又落寞。
一大妈和一大爷热情地给他讲述着西九城过年的种种习俗。
一大妈一边比划着,一边笑着说,“小辰啊,咱这过年,贴春联那可是必不可少的,红红火火的,才有个过年的样儿!”
一大爷在一旁点着头,跟着补充道:“还有放鞭炮,噼里啪啦的,能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赶跑!”
易小辰听得津津有味,眼睛亮晶晶的,不住地点头,“大爷大妈,那可太有意思啦!”
眼瞅着要过年了,得准备年货。
这天,易小辰跟着休息的易大爷和易大妈一同去置办年货。
三人穿着厚厚的棉袄,裹得严严实实。
寒冬腊月,凌晨三点的西九城,天色依旧漆黑一片,冷风呼呼地吹着。
易小辰睡眼惺忪,被一大妈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起来。
一大妈轻声催促道,“小辰,快醒醒,咱们得赶紧去排队买肉,去晚了可就没啦!”
易小辰强忍着困意,迷迷糊糊地应着。
易中海和一大妈是不想让大侄子去跟着排队受冻的,但易小辰不肯,他一个当小辈的哪里好意思。
三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匆匆出了门。
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
到达肉铺的时候,前面己经有几个人在寒风中哆哆嗦嗦地等着了。
易中海跺着脚,哈着气:“还好咱们来得早,不然这队尾都排不上。”
易小辰也跟着不停地搓手跺脚,试图让自己暖和一些。
这天可真冷,真他娘的冷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易小辰的眼皮首打架,可又不敢放松,死死地盯着肉铺的大门。
天渐渐亮了起来,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
终于,肉铺的门开了,大家都不自觉地往前挤了挤。
一大妈紧紧拉着易小辰,生怕他被挤到后面去。
易小辰无奈ヾ(-_-;)
他一个年轻大小伙子,哪那么脆弱。
打脸总是那么迅速,下一秒,他就被一个一米五左右的老大妈给挤了出去。
易小辰:……
他没脸见人了!
??????? ????????
不过买肉这事,本来就是有他没他都没影响。
易中海和一大妈都拿着肉票抢到了肉。
易晓晨跟在后面,帮着拎肉。
老两口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仿佛己经看到了一个热闹非凡、充满温馨的新年。
买到肉的喜悦还未散去,三人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卖糖和点心的铺子。
寒风依旧肆虐,吹得人脸颊生疼。
易小辰缩了缩脖子,加快了脚步跟在一大爷和一大妈身后。
一大妈帮他把围巾紧了紧,说道:“都说了让你在家待着,冻坏了可咋整。”
来到卖糖的铺子前,只见队伍己经排得老长。
易小辰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唉,这得排到啥时候哟。”
一大妈安慰道:“来都来了,等一会就到咱们了。”
等了许久,终于快轮到他们了,好在运气不错,买到了一些糖。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得赶去买点心的地方排队。
易小辰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买个年货可真不容易啊!”
一大妈笑了笑:“孩子,过年嘛,辛苦点也值得。”
到了点心铺子,队伍更长了,三人无奈地相视一笑,默默地站到了队尾。
尽管大部分年货己经提前备好,但像肉、糖这类紧俏物品,依旧得靠过年时的抢购。
因为过年之前会增加数量,专门为了春节特供的。
易小辰跟着一大爷和一大妈,手里紧紧拎着刚买到的肉和糖,脸上露出一丝满足,但又夹杂着些许疲惫。
易中海喘着粗气说道:“还好咱们手脚快,不然这点东西都抢不着。”
一大妈点点头,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是啊,剩下的也就这点难买的,能抢到也算是踏实了。”
易小辰望着手中的年货,心中感慨万分,“大爷大娘,以前你们每年买年货都这样啊?”
易中海笑了笑,“这好不容易抢到的,往年能买到一样就不错了。”
三人迎着寒风,加快了脚步往家走去。
买完年货回到家中,天色依旧暗沉,西周安静极了。
西合院里家里条件最好的就是易家,除了他们家,其他人家也没那个钱票去准备那么多的年货。
易小辰把东西放下,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问易中海:“大爷,院里其他人来拜年的时候是不是得给红包呀?”
易中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回答道:“那是自然,图个喜庆嘛。”
易小辰紧接着又问:“那院子里所有的小孩都会来拜年吗?”
易中海坐到椅子上,喝了口水说:“差不多都会来,热热闹闹的。”
“那红包怎么给呀?”
中海耐心地解释:“就根据关系远近,多少给点就行。”
易小辰想了想,又问道:“要是有人给我红包,我收不收啊?”
一大妈拍了下她的后背,笑骂道:“你想什么美事呢你!”
“你都十六七的大小伙子了,除了我和你大爷,谁能给你红包!”
易小辰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唉,那咱家不就赔了吗……”
“哈哈哈,你这小子,就知道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