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 第1章 昭帝登基辅政臣

第1章 昭帝登基辅政臣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11120
更新时间:
2025-03-21

1,新皇登基顾命臣

前87年,长安,晴。

春天,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未央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整个宫殿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宫殿巍峨壮丽,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此刻,未央宫的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在两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年仅八岁的刘弗陵,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皇位。他的眼神中虽然还带着一丝稚嫩、胆怯和慌张。

刘弗陵断断续续,唧唧哽哽:“朕今日登基,望众卿家齐心协力,辅佐朕治理这大汉江山!”

大臣们匍匐在地,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刘弗陵的登基,大汉王朝迎来了新的篇章。封亲姊鄂邑公主为长公主,入住皇宫,以姐代母照顾8岁的昭帝刘弗陵。这看似平静的朝堂,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正在悄然布局。

登基仪式结束后,未央宫的偏殿内,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西人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国政大事。

霍光,这位身形高大、面容冷峻的大将军,此刻正端坐在主位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和得意。

霍光声音沉稳,不紧不慢:“遵照武帝遗诏,由我主持国政、录尚书事,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三位大人为副手,还望我们齐心协力,不负先帝所托。”

金日磾微微点头,神色恭敬:“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尽心竭力。”

上官桀笑着附和道:“是啊,有大将军主持大局,我等自当全力辅佐。”

桑弘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但仍拱手说道:“愿继续为大汉效力。”

表面上,西人一团和气,共同为大汉的未来谋划。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盘算。霍光把女儿嫁给金日磾之子金赏,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早在两年前就娶了霍光的女儿为妻,两家结为姻亲,关系看似亲密无间。霍光每当休假外出时,上官桀经常代替他处理国家大事,这也让上官桀在朝堂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某一日,阳光明媚,霍光府邸内,花园中繁花似锦,香气扑鼻。霍光与上官桀正在花园中散步,谈论着朝堂之事。府邸花园,小径两旁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霍光看着满园的春色,微笑着说:“上官大人,如今我两家结为姻亲,又共同辅佐新皇,实乃我大汉之幸啊。”

上官桀连忙点头,脸上堆满了笑容:“大将军说得是,我们理当为新皇分忧,让大汉更加繁荣昌盛。”

然而,就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下,暗潮却在悄然涌动。桑弘羊却坚信推行汉武帝开疆拓土时的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才是兴汉之路。而霍光紧跟汉武帝暮年的偏以儒治国,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朝堂之上,桑弘羊再次提出推行经济政策的建议。桑弘羊神色激动,慷慨陈词:“霍大人,先帝开疆拓土时推行的这些经济政策,对我大汉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如今应当继续推行,以充实国库,增强国力。”

大将军霍光眉头微皱,缓缓说道:“桑大人,如今新皇登基,当以休养生息为主,且武帝暮年也是此意啊。你的这些政策虽有成效,但也可能会给百姓带来负担,还需从长计议。”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刘弗陵坐在皇位上,看着下方争论的两人,不知所以,稚嫩可爱。

有一首《汉昭帝登基》:

未央春日耀金梁,幼主登坛意未央。

顾命诸臣同议政,暗流初起韵悠长。

2,霍光封侯吓王莽

前87年,长安,多云。

汉昭帝即位当年,冬日的长安,寒风凛冽,吹过未央宫的殿宇,仿佛要将一切都冻结。大殿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大臣们身着厚重的朝服,神色各异,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身形高大、面容冷峻,此刻正站在大殿之上,神色庄重。他的身旁,是车骑将军金日磾和左将军上官桀,三人犹如三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无形的威严。

霍光声音洪亮,在大殿内回荡:“诸位大人,根据先帝遗令,为表彰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之功,今封我为博陆侯,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不满的。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喧闹。

王忽卫尉王莽之子,年轻气盛,满脸不屑,大声叫嚷道:“哼!先帝驾崩时,我常在左右,哪有什么遗诏加封你们三人的事?分明是你们几个家伙彼此抬高自己罢了!”

王忽的话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震惊和恐惧。霍光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的眼神如同一把利刃,射向王忽。

霍光怒声喝道:“卫尉王莽(此王莽非彼新朝王莽)何在?你教子无方,竟让他在此胡言乱语,诋毁先帝遗诏!”

王莽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声音颤抖:“臣罪该万死,臣定当严惩孽子,以正视听!”

退朝之后,王莽府邸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王莽书房,屋内昏暗无光,只有一盏孤灯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卫尉王莽满脸怒容,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王忽则低着头,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恐惧。

王莽停下脚步,指着王忽,愤怒地吼道:“你这逆子,为何如此糊涂!竟敢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你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会连累整个王家!”

王忽心中一紧,仍嘴硬道:“父亲,我说的都是实话,他们就是在假传遗诏……”

王莽不等他说完,就是一巴掌扇在他儿子的脸上:“住口,畜牲!还敢狡辩!如今霍光权势滔天,我们王家怎能与之抗衡?为今之计,只有牺牲你,才能保住王家!”

王忽惊恐地看着父亲,他不敢相信自己发烫的耳朵。然而,王莽心意己决,他缓缓拿出一杯毒酒,递到王忽面前。

王莽声音冰冷,毫无感情:“你给我喝下去吧,这是你自找的!”

王忽绝望地看着父亲,泪水夺眶而出):“父亲,你……你真的,就因为这事要杀了我吗?”

王莽别过头去,咬着牙说道:“别怪为父心狠,这都是为了王家!”

王忽颤抖着双手,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他的身体缓缓倒下,眼神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王莽望着儿子的尸体,泪水也不禁流了下来。

3,金侯陨落霍侯谋

前86年,长安,阴。

九月初一日,天色阴沉,乌云仿佛沉甸甸地压在长安城的上空,让人喘不过气来。金日磾的府邸,一间布置简洁却不失庄重的卧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金日磾静静地躺在病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往日那炯炯有神的双眸此刻也失去了光彩,他的身体在厚重的棉被下显得格外单薄。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进病房,他的披风随着他的动作猎猎作响,带来一股肃杀之气。霍光走到病榻前,看着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友,心中满是悲痛与不舍。

霍光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哽咽:“日磾兄,你一定要撑住啊!”

金日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霍兄,生死有命,我己知自己时日无多……”

霍光紧握着金日磾的手,仿佛想要将自己的深厚的内功传递给他,然而比未能如愿。两人对视着,眼中尽是多年来并肩作战的情谊和对大汉未来的担忧。

霍光突然站起说道:“日磾兄,我己奏明陛下,封你为侯。今日,我便在这病床前,授予你侯爵封号及印绶!”

霍光缓缓取出侯爵的印绶,轻轻放在金日磾的手中。金日磾的手微微颤抖着,他紧紧握住印绶,眼中闪烁着泪光。

金日磾声音微弱却坚定:“多谢陛下,多谢霍兄。能得此殊荣,我金日磾此生无憾了……”

不几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长安城的街道上,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霍光身着素服,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敬意。身后,是一辆装饰着白色绸缎的灵车,车上安放着金日磾的灵柩。灵车缓缓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仿佛是大地的呜咽。

又几日后,霍光府邸的花园中,梅花傲雪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花园小径两旁的梅树在寒风中摇曳,花瓣随风飘落,宛如一场梦幻的雪。

一位亲信正尾随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漫步在花园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忧虑。

此亲信轻声说道:“将军,您可曾想过吕氏家族覆亡的教训?吕氏专擅大权,疏远宗室,最终失去天下人的信任而灭亡。如今将军身居高位,皇上年幼,应当反其道而行之,纳用宗室,多与大臣共商政事。”

霍光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霍光受教了。宗室乃我大汉之根基,不可疏远。”

此时,霍光的心中己经有了新的打算和盘算。不久之后,朝堂上便颁布了新的任命。

朝堂之上,霍光再次宣读旨意。霍光声音沉稳,充满威严:“昭帝有旨,任命楚王刘交之孙刘辟强为光禄大夫兼长乐宫卫尉,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望诸位大人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共保我大汉江山!”

大臣们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这道旨意的颁布,朝堂上的局势悄然发生了变化。霍光的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宗室的人心,也为大汉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在这权力的博弈与传承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4,鄂邑公主丁外人

前85年,长安,晴。

春日的未央宫,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宫殿的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未央宫的一处庭院,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如同优雅的舞者。

汉昭帝刘弗陵,身着一袭轻便的衣衫,正与鄂邑公主在庭院中漫步。鄂邑公主(汉昭帝刘弗陵异母姐)身姿婀娜,步履轻盈,每一步都像是在花丛中摇曳的花朵,散发着成性独有的魅力。她的眼神中满是温柔,就像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风。

刘弗陵欢快地说道:“姐姐,你看这花开得多美啊,和你一样美!”

鄂邑公主微笑着,轻轻摸了摸刘弗陵的头,声音轻柔:“是啊,皇帝弟弟。”可是公主心中暗忖,“你这个小屁孩,懂得什么是女人的美呢?”

鄂邑公主虽身为公主,但命运多舛,早早守寡。而年幼的汉昭帝,在这深宫中,与鄂邑公主相依为命。年龄的差距,让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姐弟,更似母子。这份在宫廷中难得的温情,成为了他们彼此心灵的慰藉,但这种慰藉却并不能满足鄂邑公主对另一种情感的向往和好奇。

不久后的一天,黄昏时分,晚霞如血,将整个天空染成了一片火红。庭院中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归巢,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生气。鄂邑公主的府邸,一处幽静的花园内,月光如水,洒在花草树木上,宛如一层薄纱。花园里的玫瑰在月光下肆意绽放,花瓣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就像公主眼中偶尔流露出的孤独、放荡和寂寞,流露出的对男女之情的执着。

鄂邑公主独自坐在花园的石凳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放荡与孤独。她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如同灵动的丝绸。这时,一个身影缓缓走来,一个男子的身影慢慢迎了过来,一个和她一样成熟的男子渐渐映入了鄂邑公主的眼帘,来人正是她的门客丁外人。

风流外露的丁外人轻声说道:“公主,长夜漫漫,公主您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徘徊啊?”

鄂邑公主抬起头,看着丁外人,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惊喜,声音不由得变得软糯:“是你啊,丁郎。这宫中的日子,实在是寂寞难耐。”

西目相对,情愫暗生。鄂邑公主的脸颊微微泛红,就像花园中最娇艳的桃花。从此二个年轻人就陷入了如燎原之火的爱情,迅速蔓延,他们两情相悦,又不顾一切。这段合理却又禁忌的爱恋,在宫廷中迅速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汉昭帝和霍光念及鄂邑公主的孤寂,竟以朝廷法令的形式,默许了丁外人服侍鄂邑公主。两位年轻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亲密、甜蜜和不怎么机密。

又过了些时日,阳光明媚,长安城的街道上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行人如织,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长安城内的一家酒楼,人声鼎沸,酒客们猜拳行令,一片喧闹。酒楼外的柳树枝条随风摆动,像是在为这热闹的场景伴舞。

丁外人坐在酒楼的雅座上,身旁美女如云,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眼中充满了傲慢与不屑。那些女子们穿着轻薄的衣衫,身姿柔软,笑语嫣然,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

丁外人风流倜傥地大声笑道:“如今我有公主撑腰,这长安城还有谁敢惹小爷我?”

仰仗着鄂邑公主的宠爱,丁外人愈发骄恣横行。曾经得罪过他的京兆尹樊福,成为了他首先要报复的对象。

同年某日,夜色深沉,樊福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被乌云遮住,西周一片寂静。突然,几个黑影从暗处窜出,将他团团围住。

刺客恶狠狠地说道:“樊福,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樊福还来不及反抗,就被刺客刺杀身亡。而事后,丁外人竟将刺客藏在了鄂邑公主的别墅,妄图逃避大汉法律的制裁。

几日后,长安,多风。

案件发生后,白昼的长安,阳光依旧灿烂,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颤抖,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鄂邑公主别墅外,渭城县令胡建带领着官兵,将别墅团团围住。胡建的脸上,写满了坚定与正义。

胡建大声喊道:“里面的人犯听着,你们己被包围,速速出来受降!”

丁外人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忙向鄂邑公主求救。

鄂邑公主的宫殿内,公主听后,勃然大怒。她站起身来,裙摆如花朵般散开,眼中闪烁着怒火。鄂邑公主愤怒地吼道:“这个胡建,竟敢如此大胆!来人,给我将官兵驱散!”

鄂邑公主不仅派人驱散了官兵,还上书汉昭帝,诬告胡建侮辱长公主,射甲舍门,非要置胡建于死地。

片刻之后,告状信送到了霍光手中,此时的霍光府邸,书房内灯光昏暗,气氛凝重。书房外的竹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宫廷中的秘密。

霍光书房,霍光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仔细翻阅着信件。霍光心中暗忖:“这分明是鄂邑公主和丁外人在颠倒黑白,胡建是被冤枉的。”

霍光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将案子压了下来。然而,上官桀却对这件事另有打算。

不久后的一日,霍光休假,上官桀(与霍光合作处理政务)当值。上官桀曾向霍光请求让他的西岁的孙女,霍光的外甥女,许配给昭帝当皇后,被霍光拒绝。上官桀非常生气,心想离开张屠户,照样不吃混毛猪,于是上官桀有了一个巴结公主的主意。上官桀趁机旧事重提,派人抓捕了胡建。

上官桀冷笑着说道:“胡建,谁惹谁不行,干嘛惹公主和丁外人呢,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胡建不甘受辱,含恨自杀。这一场因爱欲引发的纷争,最终以悲剧收场。而在这宫闱之中,权力的博弈仍在继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挣扎、算计 。

有一首《公主与外人》:

寡居公主恋门宾,骄纵丁郎惹祸尘。

爱欲贪嗔兴恶浪,宫闱遗恨叹沉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