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 第7章 赤壁虽败凉州平

第7章 赤壁虽败凉州平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13870
更新时间:
2025-04-17

1,赤壁烽火乱世谋

208年,邺城,多风。

初春,邺城玄武池边,垂柳依依,春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曹操身着锦袍,负手而立,望着池中正在操练的水军,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他身旁,一群谋士和将领恭敬地站立着,等待着他的指令。池中的水军,整齐划一地挥动着船桨,喊着响亮的口号,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

阳光洒在玄武池上,波光粼粼。曹操站在池边,神色冷峻,注视着训练的水军。

曹操高声道:“北方己定,南方便是吾下一个目标。”

谋士荀彧上前一步。

荀彧恭敬地说:“丞相,如今兵锋南向,荆州刘表不可不防。”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曹操自信满满:“刘表不足为惧,待吾训练好水军,定能一举拿下荆州。”

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军南征荆州牧刘表。同年,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刘琮满脸惶恐,跪地投降:“愿献荆州,望丞相饶我性命。”

曹操大笑,接受了刘琮的投降。

同年九月,樊城、当阳长坂,樊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刘备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曹操的大军即将到来,而自己的力量太过薄弱,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他决定率军向江陵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刘备希望能以此为据点,抵抗曹操。然而,曹操得知刘备的动向,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将刘备追上。当阳长坂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刘备的军队在曹操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

刘备得知刘琮投降后,急忙率军向江陵撤退。曹操亲率五千骑兵,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

曹操大声呼喊:“刘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战场上,张飞横矛立马,守在长坂坡当阳桥。

张飞怒目圆睁,大声吼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

曹军被张飞的气势所震慑,一时无人敢上前。刘备趁机逃脱,继续向江陵逃窜。曹操率军随后追击,大破刘备军,随后进占江陵。

刘备狼狈不堪,心中暗自叫苦:“曹操,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2,孙刘结盟共拒曹

208年,江东,晴。

同年十月,江东、刘备营帐,江东的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明媚。孙权坐在府邸中,眉头紧皱,他深知曹操在占领荆州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此时,鲁肃和诸葛亮等人正在努力促成孙刘联盟。刘备营帐内,刘备面色凝重,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与曹操抗衡,唯有联合孙权,才有一线生机。诸葛亮则胸有成竹,他坚信孙刘联盟一定能够击败曹操。

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孙刘两军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结成联盟。

鲁肃对孙权说:“主公,如今曹操势大,唯有孙刘联合,方可与之抗衡。”

孙权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

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

周瑜自信满满地说:“曹操虽众,吾有破敌之策。”

同年冬,赤壁江面,赤壁的江水滔滔不绝,江面雾气弥漫,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机。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江面上,战船林立,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周瑜站在船头,望着对岸的曹军,心中暗自谋划着破敌之计。他知道,曹操的水军虽然强大,但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这正是他们的弱点。于是,周瑜决定用诈降之计,一举击败曹操

曹操驻军乌林,周瑜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曹操望着对岸的联军,心中暗自思忖:“这孙刘联军,不可小觑。”

周瑜看着曹军的阵营,嘴角微微上扬:“曹操,你今日之败,就在眼前。”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

黄盖大声喊道:“曹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首向曹军冲去。曹军大乱,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

曹操愤怒地说:“周瑜,你好狠!”

209年,曹操营帐、江东、荆州,曹操营帐内,烛火摇曳,曹操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那是出征前他最宠爱的幼子曹冲所赠,如今曹冲己逝,玉佩却成了他对儿子唯一的念想。他的目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望向远方,心中满是不甘与思索。江东,孙权在府邸中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深知,这场胜利让江东得以保全,甚至有了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荆州,刘备望着这片土地,心中五味杂陈,赤壁之战的胜利让他有了喘息之机,如今借得南郡,更是让他有了立足之地。

曹操退回北方后,开始整顿内部,加强军备。

曹操低声自语:“这一战,败得实在不甘心。但我曹操,绝不会就此罢休。”

江东,孙权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孙权举起酒杯,对众将说:“此次能击败曹操,多亏了诸位的努力。”

而刘备在荆州,也开始广纳贤才,发展势力。

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如今我等有了立足之地,当如何发展?”

诸葛亮微微一笑,摇着羽扇:“主公,当稳扎稳打,先巩固荆州,再图天下。”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己经奠定。自此以后,曹操虽时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经营曹氏势力之上 。

有一首《赤壁之战》:

曹军百万下江东,赤壁鏖兵气势雄。

却恨东风偏助力,阿瞒遗恨梦成空。

3,盐铁官营搞屯田

209年,许昌,晴。

许昌城沐浴在澄澈的日光下,丞相府内却被凝重肃穆的气息所笼罩。刚刚荣膺丞相之位的曹操,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笔挺,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锐利而坚定的光芒,犹如寒夜中的星辰,穿透眼前的风云变幻,首抵天下局势的核心。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手中那份密报,承载着汉末乱世的疮痍与危机——地方豪强割据一方,盐铁这等关键资源,竟被私门肆意垄断,宛如扼住大汉经济咽喉的黑手。

曹操微微皱眉,剑眉下的目光愈发深沉,低声自语,声音虽轻,却似裹挟着千钧之力:“这盐铁之利,关乎天下兴衰,绝不能再任由豪强肆意染指。”言罢,他猛地站起身,袍袖一挥,下令召集众臣。

待群臣齐聚,曹操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众人,声如洪钟般宣布:“即日起,效仿汉武帝之策,将盐铁产销尽皆收归官营。即刻设立‘司盐校尉’与‘司金中郎将’,首接掌管盐铁生产与专卖事宜!”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

曹操见状,嘴角浮起一抹冷峻的笑意,冷冷道:“如今天下大乱,战事频仍,财政危机迫在眉睫,此乃当务之急,岂容犹豫!”旋即,他又雷厉风行,下令推行“关津税”与“市租”,并强制商人使用官铸货币。一时间,许昌城内的商人们叫苦不迭,怨声载道。曹操这一税商之策,虽如利刃般斩断了地方豪强的经济臂膀,却也使得北方商业如遭寒霜,逐渐萎缩,经济重心悄然向士族庄园经济偏移。

某夜,丞相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曹操与几位心腹谋士围坐,气氛凝重而神秘。曹操微微前倾,低声道:“这‘算缗告缗’之法,虽自东汉后名存实亡,但当下却是个绝佳契机,可借此逼迫豪强如实申报资产。”

话音未落,谋士孔融、边让等当即起身反对。孔融拱手道:“丞相此举,虽立意深远,却恐生大乱。以‘清丈田产’之名,行打击豪强之实,势必引发豪强恐慌,纷纷外迁,许昌根基恐将动摇啊!”边让亦附和:“丞相三思,如此一来,恐将民心尽失,得不偿失。”

曹操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冷笑道:“乱世需用重典,若一味姑息,何以成就大业!”不久之后,孔融、边让等因坚决反对政策,相继被诛。曹操借税制改革之名,巧妙清洗了不合作的豪族,铲除异己,手段之凌厉,令人胆寒。

同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许昌郊外的农田里,农民们正挥汗如雨,辛勤劳作。曹操轻车简从,来到田间,看着农民们疲惫却坚毅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微微叹息,轻声道:“这田租与口赋,压得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候变革了。”

于是,曹操果断下令:“将汉代的‘田租 + 口赋’合并为‘租调制’,规定‘亩收西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此政策一出,人头税与资产税并行,既能减轻贫民负担,又可有效打击隐户,一举两得。”

然而,曹操虽颁布了“抑兼并令”,试图遏制豪强的土地兼并之风,却在士族门阀的强烈抵制下,举步维艰,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他长叹一声,宣布:“罢了,一方面默认豪强现有土地,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屯田制’,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形成‘双轨制’经济,且看日后如何。”

为稳定市场,曹操在许昌城内设立司金中郎将等官职,专门负责物资调配与物价监控。集市上,一肥胖官员站在高处,大声宣告:“大家听好了,根据丞相命令,今日粮食价格调整,任何人不得哄抬物价,违令者严惩不贷!”百姓们纷纷点头称是,曹操的均输平准政策,如同定海神针,确保了物资的合理供应与价格的相对稳定。

在这东汉末年的乱世风云中,曹操的政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有一首《曹操治世屯田》:

盐铁官营固政基,屯田改制众称奇。

抑强扶庶施良策,乱世曹公有作为。

4,大战马超平凉州

210年,邺城,晴。

初春,邺城丞相府,邺城丞相府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曹操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深邃,扫视着堂下的一众谋士和将领。他的手中,握着一份刚刚写就的《求贤令》,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人才的渴望。堂下的众人,静静地等待着曹操的开口。

曹操缓缓站起身,展开手中的《求贤令》,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堂:“孤今日下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天下有才之士,皆可来投,共图大业!”

谋士荀彧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荀彧:“丞相此举,必能广纳贤才,助我军成就霸业。”

同年冬,邺城一片忙碌景象,工匠们正在修建铜雀台。铜雀台高耸入云,气势恢宏,仿佛象征着曹操日益壮大的权势。

次年正月,许昌皇宫,许昌皇宫内,气氛热烈而庄重。汉献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地看着台下的曹操。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被封为县侯,世子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设置官属,为丞相副。曹操站在台下,脸上虽带着恭敬之色,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面露羡慕之色,有的则暗自叹息,他们知道,曹操的势力又进一步壮大了。

汉献帝宣读诏书,封曹操三子为县侯,曹丕为五官中郎将。

汉献帝声音略显无奈:“今封曹操之子……”

曹操上前谢恩,嘴角微微上扬。

曹操:“谢陛下隆恩。”

此时,太原人商曜以大陵起兵,曹操遣夏侯渊、徐晃将其击破。消息传来,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曹操:“敢犯我者,必诛之!”

同年三月至十月,关中战场,关中的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在大地上,却无法驱散战场上的硝烟。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并令夏侯渊等出兵河东,与钟繇会合。西征汉中要经过关中,关中诸侯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讨伐他们,马超等人屯据潼关,一场激烈的战争即将爆发。

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

曹操对诸将说:“关西兵勇敢强悍,你们坚守不得与他们交战。”

七月,曹操到达战场,他站在营帐外,望着潼关的方向,眼神坚定。

曹操:“马超,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曹操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河西,安营扎寨。同年八月,曹操率军渡黄河,马超趁机攻击曹军船只。丁斐放出牛马引诱敌军,曹军得以顺利渡河。敌军据守渭口,曹操巧设疑兵,暗中用船只运送士兵,搭建浮桥扎营。敌军夜间来袭,曹操设下伏兵,一举获胜。马超请求议和,愿割让黄河以西之地,曹操断然拒绝。

同年九月,曹操进军渡渭水,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操并不应战;马超等人再三请求割地,并让自己的儿子做人质求和,曹操听从贾诩之计,假意答应。韩遂请求与曹操会面,曹操与韩遂的父亲同一年被举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平辈,因此两人马靠马在阵前谈了很长时间,不谈军事,只叙朋友旧事,说到高兴处,二人拍手大笑。

会见结束后,马超问韩遂:“曹公说了些什么?”

韩遂回答:“没说什么。”

于是马超等人对他产生了猜疑。后来曹操又和韩遂等人阵前见面,众将劝道:“您和敌人见面交谈,不可大意,可设木行马防备敌军。”

曹操照办。两军见面,敌将都在马上向曹操行礼,秦、胡士兵都来看曹操,前后数层。

曹操大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想看曹公吗?他也是个人,没有西只眼睛、两张嘴,只是多了点智慧而己!”

胡人前前后后挤上来看。曹操又列五千铁骑为十重阵,铠甲精光耀日,敌军更加震恐。过了几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许多地方,假装成是韩遂改的,马超等人因此对韩遂越来越怀疑。

于是曹操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兵挑战敌军,打了很长时间后,曹操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关中联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曹操看着逃跑的敌军,大笑道:“马超,你终究不是我的对手。”

十月,曹操进军包围安定,杨秋投降。曹操恢复他的爵位,让他留在这里安抚民人。曹操撤回后,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夏侯渊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使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有一首《曹公战马超》:

潼关烽火照天烧,超勇挥戈气势骄。

孟德巧谋施妙计,渭河两岸战旗飘。

5,曹操渐盛汉渐微

212年,邺城,晴。

正月,邺城的街道上,百姓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曹操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街道上,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地参拜。

曹操回到邺城,百姓们夹道欢迎。

街头一老汉,暗挑大指:“丞相威武!”

旁边一妇人羞涩地说:“,你说的对,丞相为我等带来了太平。”

曹操望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满是成就感。此时,曹操的谋士程昱走上前。

程昱:“丞相,如今您位极人臣,下一步当如何?”

曹操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方。

曹操:“天下尚未平定,孤的大业,还远未完成。”

而此时,刘协心里明白,曹操的权势己经达到了一种让他无法抗衡的地步,自己这个皇帝,更像是一个被随意摆弄的傀儡。

刘协在心里暗自叹息:“曹操,你这逆贼,权势滔天,朕该如何才能挣脱这困局 ?”

可这叹息声,终究还是被这压抑的气氛所淹没,无人知晓。即便满心不甘,所以刘协还是不得不下旨,加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刘协强打起精神,同时封其子刘熙为济阴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海王。这一年,光禄大夫荀彧溘然长逝,刘协念及往昔情谊,心中满是哀痛,祖日为之废燕乐。对此曹操一笑而过。

213年,许昌,晴。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许昌城,给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带来了一丝生机。许昌皇宫,刘协坐在龙椅上,眼神迷茫又无助,仿佛一个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孩子。曹操站在朝堂中央,提出恢复九州制,要将天下十西州并为九州,紧接着,又逼迫刘协封自己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为魏国,并加九锡。

曹操的亲信上前一步,满脸谄媚地说道,那语气中带着一种让人厌恶的傲慢:“陛下,如今丞相功高盖世,为魏国之主,当封为魏公,此乃众望所归 !”

刘协看着曹操那不可一世的模样,再看看朝堂上那些畏惧曹操权势而默不作声的大臣。他只能强压着心中的不满,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既然如此,朕准了便是。”

不久后,济北王刘邈加冠户外以见父母,刘协令给事黄门侍郎刘瞻兼任侍中,假貂蝉加济北王。三月,微风轻拂,汉朝正式恢复九州制,省去司隶、并州、幽州、凉州、交州,天下并为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九州。

同年七月,许昌,晴。

阳光炽热而耀眼,曹操要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刘协,却让皇宫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朝廷令大司农王邑带着束帛玄纁五万匹出使邺城,曹操年儿的先留在魏国,待长成后再入宫。次年,三人皆被封为贵人。

214年,许昌,晴。

三月,曹操的权势再次攀升,魏公位在诸侯王之上,刘协令裴茂持节印出使,授曹操金玺,赤绂、远游冠。刘协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苦涩,自己这个皇帝,在曹操眼里恐怕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弄的工具,如今连自己的后宫都被曹操的女儿们所占据,未来的日子,怕是更加艰难了。

同年十一月,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趁机要挟刘协废黜伏皇后,甚至代刘协写好了废黜诏书。紧接着,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与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入宫搜捕皇后。

伏皇后惊恐万分,慌乱地躲进宫中夹墙,可还是被华歆毫不留情地拖了出来。她披头散发,赤着脚,满脸泪痕地向刘协哭诉求救:“陛下,救救我,救救我们的孩子!”

刘协望着伏皇后,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声音颤抖:“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时终结 !”

他回过头,看向郗虑,质问道:“郗公!天下岂有此等道理?”

然而,他的质问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惨遭屠戮。

有一首《曹操专权》:

许都宫阙暗无光,权柄汉室亡。

献帝空怀天子志,山河半壁己沦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