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张厂长这批40支的棉布要砸手里了啊”
“没有那金刚钻,你就别揽那瓷器活呀,这40支的棉布都是一些粗布的,除了乡下那些大老粗要用啊,谁会用啊?现在我们家都可以做100支的了,谁还生产40支的?在咱们的大魔都谁会买40支的棉布啊?”
“说不定是什么人给下的套啊”
“你说好好的经理不当,学人家当厂长,技术不过关,砸手里喽”
议论声此起彼伏的姜静就听到了40支的棉布,40支的棉布,纱线较粗,通常采用平纹或斜纹织法,纹理清晰但摸上去有点粗糙,下水后会变软,没有光泽。
60支?纱线比40支更细,纹理更密实,摸上去比较柔软,真正的60支布料非常柔软且有光泽。在怎么不识货的大老粗也摸得出来啊。
姜静在心里打了个草稿:“一匹棉布的尺寸为1米(宽)× 10米(长),重量为0.5公斤。就是20吨,假设每匹棉布的厚度为0.01米(1厘米),则总体积为:4000立方米。这边一间仓库大概高3米,布不能放地上,假设按2米堆放,需要2000平方米,哇塞2000平的仓库一天价格可不少啊,怪不得这么着急呢”
姜静看着这个张厂长,又去了好几个卖棉布的老板那边,希望能收一点他的货,可惜大家都像说好了似的,都不要他的货。也是,应该都是有合作的厂商,都不缺货源。
一个下午姜静就不近不远的跟着这个张厂长,他把价格压到了3000元一匹都没有老板愿意收了他的货。看着天要晚了,姜静也着急回家了,于是走到张厂长面前问:“你高兴先卖我300匹么”
“跟我一下午了,知道我是不零售的”张厂长看着这个看了他一下午的热闹的小姑娘,没好气的说到。
“你这就不会做生意了吧,能卖一点是一点啊,聚沙成塔,能回笼多少资金算回笼多少啊”姜静好歹在销售岗位实习了两个多月的,理论知识丰富啊
“就你,你有钱吗,回去找大人吧”张厂长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没有素质都说人家,但是他现在真的没有心情搭理这个穿的破烂衣服的小孩。
“你看”姜静把空间里的黄金拿了2块出来,侧身给张厂长看了一下。“我跟你讲,我家在我们市里经营布店的,还给下面乡镇小贩供货,我是出来实习的。你懂不懂,自古以来世子之争都这样的,很小就做生意了”
“你不要看我穿的破破烂烂的,我很有实力的,我是来做市场调查的,你看看”姜静给张厂长看了一下上午的劳动成果。
张厂长瞄了一下姜静的小本子,看了一下,确实是寄了不少,什么货什么价。
张厂长本能的脱口而出“你这个是批发价,跟我们厂的出厂价是不一样的。出厂价要更加便宜一点。我这个货,一般出厂6000元,他们卖8000-15000元,再往下零售要在10000-20000了,这个就含人工和运输了”
奸商啊,啊,那什么正经生意,付出劳动的。
“那你先卖我300匹,我给你100万,我晚上拿回去给家里大人掌掌眼,可以的话,我明天找你买剩下的”说完,拿出了一打5万一张的大钞,很是豪气的数了20张出来给张厂长。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变通,对吧,3000一匹还能便宜么,我们要运回去还要租船的,走水路要20来天了”
“不能了,我就收了原材料的钱,我都倒贴人工工资了”
“我信你个鬼,你货放在哪里了,带我去拿”这个是秦总教他的谈判技巧,如果说你和客户发生歧义的时候在某一个点上,那么就不要再谈这个点了。就尽量往成交的下一个步骤去谈,就像刚刚一样,姜静不再跟他说能不能零售的问题,而是问成交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在整个生意谈判沟通过程当中,对于价格是最最最敏感的一个问题,所以当张厂长说出不能再往下降的时候,且说出原因之后,他就知道这个单子就成了。
因为价格聊到最低,钱也给了,那剩下的就是他把货给蒋静,那么这笔生意就结束了,就算是成交了。
包括姜静在给张厂长展示黄金,而不是展示那一百万的时候,也是一种暗示,就是告诉张厂长,他很有实力。提高对方的预期也是谈判技巧当中的一种。
总的来说,他把从秦总那儿学来的第一次学以致用了,这是她首次一个人谈单,之前都是由秦总带着他去见客户,也是秦总在谈的,她就在边上递个合同,很好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