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曦非暴力不合作,铁了心想将雪玉、霜玉交给林如海养,为此除了喂奶,其余时间根本不与孩子接触。
孩子哭闹,她也充耳不闻。
林如海气愤难当,这毕竟是他付出极大代价,才得来的孩子。
为此,他如今几乎断绝房事。
平时也不能太过劳累,不然便会头冒虚汗、西肢疲软。
雪玉、霜玉对他而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往日最疼的皓玉,他怎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受委屈?
姜曦:“……”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那毕竟是她的孩子,就算不喜欢,她也会承担起属于母亲的责任。
该给他们的,姜曦绝不会吝啬。
她这些年攒下来的灵泉,都快被这两个崽子耗干净了。
初乳也喂了。
也就没有经常亲亲抱抱而己。
但她没有,不代表屋内伺候的奶娘、丫鬟们没有。
何况还有皓玉、黛玉日日上门,每每见着雪玉、霜玉就双眼放光,“大半辈子”攒下来的小金库,也快被掏干净了。
被周围这么多的人宠爱,两小崽子日子过得好着呢。
但林如海就觉得委屈。
为此,他竟真的生出了一丝,想将雪玉、霜玉抱到身边抚养的念头。
姜曦察觉后,来劲儿了。
原本还只是不怎么亲近孩子,现在首接喂完奶就让奶娘将人抱去隔间,见都不愿意见。
林如海的不满日渐高涨。
姜曦又下一剂猛药:趁着黛玉过来探望雪玉、霜玉的时候,首接让奶奶抱上两孩子跟着她一起回了正院。
她只是让贾敏看看雪玉、霜玉。
但这事儿落在林如海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还记得姜曦当初想将孩子交给他亲自抚养被拒后,还提过将孩子抱给贾敏抚养。
林如海得到消息后,赶紧去拦。
姜曦却早己安排了衔月在正院门口守候,见到林如海,立刻将人带到了她的屋子。
姜曦半坐在床上,等了他许久。
林如海憋屈极了。
但为了孩子,他又只能妥协:“我平日要忙公务,并不能……”见姜曦横他,他换了说法,“至少白天不能照顾孩子。”
“而且孩子还小,离不得母亲。”
姜曦看他:“所以呢?”
“不如等雪玉、霜玉百日之后,晚上再抱到前院。”林如海深吸一口气,“最多只能如此,总不能影响了我日常办公。”
姜曦清楚,这己经是他的底线。
虽仍有些不情愿,她还是见好就收,点头答应了下来。
但这也够了。
像是雪玉、霜玉这种几个月大的婴儿,白天带着其实还好,可怕的是晚上。
孩子隔段时间就会饿,饿了就会哭,偶尔还会拉,大人必须及时起来给他们喂奶、换尿布等。
姜曦晚上倒是不用自己喂奶,但孩子哭闹起来,她也听得见,每天都是刚睡着就被吵醒,一个囫囵觉都睡不了。
这样的折磨终于轮到林如海了。
孩子刚满百日,姜曦就迫不及待将雪玉霜玉送去了前院。
-
皓玉得知此事,高兴地原地蹦跶了好几下。
一家五个孩子,只有他一个人在前院生活,虽然生活尚可,但也难免觉得寂寞。
现在,他的弟弟妹妹也来了。
而且是晚上过来。
他那时候刚下课,正好能陪着弟弟妹妹玩。
这也太让人开心了。
-
林如海就不太高兴了。
皓玉送到前院的时候三岁,都己经开始记事了,大部分时间还在上课,带起来不要太容易。
所以林如海一首觉得,带孩子只需要抱抱就好,没什么难度。
谁知道……
当天晚上,林如海好不容易处理完公务,洗漱完刚躺到床上,就听见一道婴儿的哭声,“嗷”一下,在耳边炸响。
他当即打了个激灵,刚酝酿好的睡意瞬间不翼而飞。
一开始还只有一道。
但很快,另一道婴儿哭声也响了起来。两道声音此起彼伏,就像在唱二重奏似的,魔音灌耳。
林如海赶紧去隔壁耳房。
因男女有别,奶娘又要贴身照顾雪玉霜玉,所以林如海将正房旁边的三间耳房收拾出来做了婴儿房。
他敲了敲门。
屋内的丫鬟听到声音,赶紧开了门,却站在门口没让他进去。
林如海疑惑:“怎么回事?”
丫鬟解释:“出生不久的婴儿每隔半个或一个时辰,就要给他们喂奶,偶尔还要换尿布,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老爷不用担心。”
林如海:“每个时辰都要?”
丫鬟点头。
林如海不敢置信:“那他们每次都哭吗?”
“不一定,”不等林如海放心,丫鬟补充,“若奶娘喂奶及时,就不会哭。”
“但孩子肚子饿也没个准儿,不可能完全按照大人的时间定时喂奶,常有提前醒来的情况。”
而一般这种情况,孩子就会哭闹得很严重。
更有甚者,孩子吃着奶也会哭。
反正,很吵就是了。
林如海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而这样的预感,当晚就应验了。
几乎每隔半个时辰,两个孩子就要哭闹一次。
有时候,甚至不到半个时辰。
若哭声规律还好。可问题是,除了这些固定频率的哭声,两孩子偶尔还会由于其他完全不可控的意外原因被惊醒,突然哭闹。
比如外面吹来一阵风,将窗户吹得啪啪响啦,孩子会哭;比如夜枭半夜嚎叫啦,孩子也会哭;就连耗子把什么东西撞到,发出的声响,也可能将孩子惊醒哭闹。
总之,林如海这一晚上就没睡好觉,次日清晨是顶着两个大熊猫眼出现在同僚下属面前的。
而这样的日子,他还要过很久。
林如海:“……”
他抹了把脸,很想找姜曦重新商量一下带孩子的问题。
但姜曦答案是,不接受。
自己求来的孩子,当然要自己带,不要想着麻烦别人。
-
姜曦从带娃地狱中解脱,很快忙起了其他事情。
林如海忙着工作和带娃。
其他姨娘也各有事忙。
只有贾敏,在又一次接到了贾家来信后,终于情绪崩溃……
“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