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顺风顺水,爱情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皓玉刚升侍讲不久,便立刻挑了个黄道吉日请媒婆到李家提亲。
聘礼早己备好。
担心李家不好回嫁妆,聘礼的价值并不算高,比不得黛玉的嫁妆。
但她提前和李家说过,李姑娘进门便可掌管中馈,除林家产业的收入外,洛神的所有收入也会放入官中供全家花销。
李家见她做事如此妥帖,愈发对皓玉满意起来。
他家心疼女儿,林家送去的所有聘礼,又全当成嫁妆送回了林家。
此外,李家近三分之一的产业也都放进了嫁妆之中,虽因李家起势不久,产业不算多,但算起来也有近二十万的价值。
嫁妆聘礼全加起来,与黛玉嫁妆也相差无几。
姜曦见状,主动提出去官府定立了契书,将李姑娘的嫁妆所属权留在了李家。
两家做事都以顾全儿女为主,若遇分歧也有商有量,甚至会问两个孩子的意见,互相不曾吵过一次架,婚礼推进起来也就格外快。
不久,婚礼举行。
皓玉刚到时间,便迫不及待地骑马带人去了李家迎亲。
等到黄昏,婚礼举行。
新娘盖着盖头,看不清表情,但皓玉脸上的笑容极其灿烂,叫人一看就知道,他对李家姑娘极为满意。
他本就生得好看,只是平日不爱笑,看起来有些高冷。
如今脸上挂满笑容,整个人都生动不少,平添了几分少年意气,格外引人注目。
众人这才想起,皓玉如今不满十九,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这李姑娘,是他心爱之人吧?
见多了盲婚哑嫁婚后不顺的夫妻,难得见到婚前就处出了感情的情侣,宾客们感慨非常,嘴里说出的庆贺之语也就格外真挚。
皓玉听完,笑容愈发得意。
-
婚礼结束,姜曦带人收拾宾客留下的一片狼藉。
次日一早,她正睡觉呢,就听丫鬟通传:“太太,大奶奶来了。”
姜曦:“……”
“不是说了中午敬茶请安?”
古代的晨早请安,可不是八九点的时候,他们需要天不亮就起床,洗漱完毕赶到长辈房中,若天空刚好泛起一丝鱼肚白,才算正合适。
再迟一些,就晚了。
都穿到古代了,又没手机电脑玩,总不能睡懒觉都不行。
她往日都是八九点才起。
“算了算了,大喜的日子。”姜曦一边说,一边掀开被子下了床。
-
李姑娘名唤丰穗,是个性子极温柔的姑娘。
因在家中受到母亲耳提面命,知道婚后第一次请安敬茶的重要性,所以即便她从丈夫口中得知婆婆将请安时间推迟到了中午,也还是坚持起床过来看看情况。
她倒没想过一定要请安。
但丫鬟们见她妆容齐整,就赶紧进门通报了,她拦都拦不及。
这下,李丰穗慌了。
她揪住皓玉的衣摆,惶恐道:“母亲若没睡饱就被吵醒,会不会生气?”
皓玉好笑:“让你别来你不听,现在知道慌了?”
丰穗想哭:“我就来看看。”
见妻子真害怕了,他忙解释,“放心,母亲不会和你计较的。但她一向只给一次机会,若下次再出现这种她提前做了安排,却没被放在心上的情况,她就真生气了。”
丰穗绷着小脸,认真点头:“我下次不会了。”
两人正说着话,丫鬟出来叫人:“皓大爷、皓大奶奶,太太叫你们进去。”
二人互相审视了一番仪表,确定没有问题,这才进了门。
姜曦叫人坐下:“因昨晚说好中午请安,所以几位姨娘并家中几个孩子都还在休息,不好提前敬茶。”
丰穗面露羞愧:“是儿媳的错。”
姜曦摆手:“你年纪还小,从未离开过家人,初到陌生环境会紧张害怕再正常不过,是我没考虑到你心情。”
“只是我生平最大的两个爱好便是赚钱和睡觉,这大清早的,天还没亮就让我起床,也实在为难我。”
她笑着看丰穗,“你且记着,以后无事不必向我请安,若有事,我在府中可以首接过来。”
想起贾林两家的规矩,又道,“还有一日三餐。你和皓玉新婚不久,他白天却要上值,你们一起用早膳也能培养巩固感情,不必浪费在我身上。”
“皓玉吃饭的时间我也起不来。”
“我白天又要出门,就算想和你一起用饭,也抽不出时间。”
“大家倒是会一起用晚膳以免感情生疏,但也不需要你在旁伺候。”
“我长了手脚,能自己吃饭,不需要人站我身侧捧饭、安箸、奉茶、进羹。有人随时观察我的需求,我反倒吃不好,你不必管那些个繁文缛节。”
贾敏尚在时还好,她本性善良不愿折腾妾室,心里又有林如海,不想吃醋便不怎么见姜曦等人。
贾家的规矩,却格外大。
不提王夫人让赵姨娘掀帘、伺候用饭等举动,就是史太君,也会在吃饭时让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三人在旁边随时伺候。
等她吃完,才轮到王夫人吃。
可这时,李纨和王熙凤还没办法吃饭休息,仍需要伺候王夫人;首到长辈吃完,才能吃些残羹冷炙。
邢夫人不得史太君青睐,反而没怎么吃过这些苦。
旁人说这是规矩严谨,姜曦却觉得这就是家暴、酷刑,完完全全的折腾人,自然不愿施加在其他人身上。
丰穗听完,大为震惊。
这和她母亲教导的完全不一样。
姜曦又说了自家与旁人不同之处,总之一句话:你们小夫妻新婚燕尔的,就只管你侬我侬地培养感情,没事只当她不存在就行,别来找她,有这时间她宁愿睡觉。
她不需要在小辈身上找存在感。
-
闲聊半天,丰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首到中午,三个玉先后来了正房,几个姨娘也相约过来认人,她都还没清醒过来。
若非皓玉在旁提醒,这次敬茶只怕要以失败告终。
等到三日回门,丰穗以一种极度兴奋的语气,将此事告诉了母亲。
李夫人先是高兴,旋即担忧起来:“若你婆婆真是率性之人倒好,你后半辈子只管享福便是。但若她是想在回门前做戏给我们看,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