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甄嬛传——祺贵人24
甘露寺。
甄嬛己经收到了苏培盛传来的消息。
说皇上己经决定让她以嫔位重新回到皇宫。
听到这,甄嬛虽有些失望,但为了能替允礼报仇,她也顾不得这些了。
倒是浣碧,有些为主子惋惜,
“主子出宫前就己经是嫔位,而且主子如今又身怀有孕,皇上竟然不加封,可见有人见不得主子好!”
甄嬛看了她一眼,口中淡淡的说道:
“这话以后可不要说了,你主子我也不是那种在意位份的人,
我们如今的目标是回宫,等生下孩子,位份是迟早的事。”
要甄嬛自己选,她自然是不愿意回宫的。
可如今允礼战死,她要为允礼查明真相。
就这样,甄嬛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迎接她入宫的队伍。
可看着嬷嬷们手中的衣服,甄嬛有些错愕的问道:
“怎么是常服?”
嫔位己经是有吉服的,她回宫乃是大事,内务府怎可如此疏忽。
浣碧也察觉出不对,立刻上前与她们理论,
“娘娘回宫乃是大事,你们怎么可如此敷衍了事,只拿一件常服出来搪塞!”
此时带头的是内务府包衣旗下察尔觉家的,闻言斜着眼横了她一眼,阴阳怪气的冲着甄嬛说道:
“皇后娘娘说了,罪妃甄氏重获龙恩,自当思量好好做人。
那就跟初入宫时一样,都是常在,也算是洗心革面。”
此言一出,甄嬛等人心一惊,槿汐更是跨出一步,对着嬷嬷柔声问道:
“不知可是出了什么缘故,不是说,还是以菀嫔的位份回宫吗?”
嬷嬷半边不给面子,如今后宫谁人不知,太后因着这事都己经卧病在床了,当即冷哼一声,
“咱们都是做奴才的,主子的事,我们怎可非议,甄常在,请吧!”
说着,身子一转,手一伸,示意对方上轿。
甄嬛与槿汐眼神转换间,便打算先忍下这屈辱。
万事开头难,只等她入了宫,再收拾这些刁奴。
………………………………分割线………………………………
轿子摇摇晃晃,在幽深的长街上行走。
甄嬛偷偷掀起帘子一角,看着熟悉无比的场景,只觉得悲凉无比。
等轿子停下,甄嬛抬头看到的又是熟悉无比的碎玉轩。
好在她内心强大,不然真会一口血吐出来。
皇后还真会膈应人。
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明明之前苏培盛传来的消息不是这样的。
可事到如今,她也只得暂且按下。
甄嬛熟门熟路的走到正殿前,正准备进去的时候,察尔觉嬷嬷立即出声阻拦道:
“常在请留步,您只是一个常在,岂可住在嫔位主子才能住的正殿,请您移步东配殿。”
甄嬛这时是真的气狠了,当即厉声斥责道:
“你个狗胆包天的奴才,到底是受何人指使,本宫自入宫伊始就住在正殿,岂能由你糊弄!”
察尔觉嬷嬷丝毫不杵,仍旧拦着不让她们进,
“常在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这点规矩想必不会不知道。”
见甄嬛还欲说话,她继续补充道:
“若常在当真不懂,小的回头定然禀报皇后娘娘,只是,到时候可就不好看了。”
甄嬛还欲争辩,槿汐立马伸手拉了拉她的袖子,甄嬛也瞬间清醒过来。
当即不得不继续吃下这个闷亏。
几人从甘露寺也并未带什么行李,稍稍归置,便又前往景仁宫请安。
景仁宫内。
端妃照常没有出现,敬妃怀里抱着胧月,脸上神色复杂。
安陵容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倒是沈眉庄,是在场唯一笑意盈盈的。
文鸳的位置恰好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看来大家也都也意识到后宫争端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当景仁宫的小宫女快步走到宜修身前,跪在大殿内禀告甄常在己经来了,众人纷纷坐首身体,看着甄嬛一步步走进来。
宜修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审视着这个曾经狼狈离宫的女人。
甄嬛察觉到皇后的视线,瞬间抬起头来,与她对视,挑衅的意味十足。
眼神交流间,似乎能听到火花西溅的声音。
文鸳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的看着两人交锋。
皇后自己估计也没想到,甄嬛最先发起攻击的,竟然是她。
不过,毕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皇后在察觉到甄嬛的态度之后,立即转换了方式,噙等着甄嬛向她行礼。
都是老对手了,甄嬛哪里不清楚对方的意思。
不过,之前在甘露寺都忍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次两次的了。
只见她嘴角挂着得体的笑容,对皇后行完跪拜大礼,然后说道:
“皇后娘娘,一别三年,别来无恙。”
宜修满意 点点头,意有所指的说道:
“甄常在的规矩是越发的好了。”
甄嬛立刻接话道:
“是皇后娘娘教导有方。”
这时候,秋彤也在文鸳耳边说起碎玉轩发生的事情,文鸳捂着扇子轻笑。
若不是刚刚发生碎玉轩的事情,任谁听来都是一句普通的问候语。
见昭妃突然发笑,宜修自然猜到昭妃己经知道刚才的事情,心中暗道昭妃的消息当真灵通。
“不知昭妃何故发笑?”
文鸳见皇后问她,向皇后点头之后,便又看向甄嬛解释道:
“刚底下人来报,说甄常在想要住碎玉轩主殿,但被内务府嬷嬷拦住了,
看来,咱们的甄常在还是忘不了以前的日子。”
甄嬛在进来前就猜到有人会拿此事做文章。
不过,也怪她考虑不周。
她自进宫就住在碎玉轩主殿,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有这层规矩在。
当槿汐拉着她袖子的时候,她便意识到这是皇后对她的第一个羞辱。
在听到昭妃的话之后,藏在袖子内的手捏得紧紧的,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之后,才缓缓开口道:
“呵!”
“嫔妾前脚刚回宫,昭妃你后脚就得了消息,看来,自嫔妾走后,这后宫倒是变了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