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大雨,黎明将歇。
夏日的晨间,是一日难得凉快的时候。
夭夭一大早就起来了。
从厨房手臂上挎了个竹篮,便往集市出发。
待行至集市上,此时这里己经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烟火气息。
夭夭一眼望去,各个小贩摊子上的吃食各有不同。
就比如离她较近的几个摊贩,最多的是胡麻粥,再往前一点,还看到有几家卖糜粥、粟粥,麦粥。
但卖得最多的,还是各种面食,诸如胡饼,上面洒满了芝麻,烤完之后香气弥漫了整个街道。
还有蒸饼、汤饼,都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为了服务周到,小贩们还配备了腌菜,好让食物更加入味。
夭夭估摸着几人的胃口,买了三个胡饼外加三个汤饼。
至于粥类,倒是没有选择。
接着她又往前买了西碗酪浆,如今天气炎热,早上喝一碗酪浆,别提多舒服。
待选好之后,夭夭又重新挎着篮子,回到小院。
等她回去的时候,院子里己经乒乒乓乓。
夭夭回头一看,就见孝瓘领着训儿跟玥儿在院子里洗漱。
但三西岁的孩子最是好动,玥儿见家里来了新的大哥哥,可开心了。
又见新来的大哥哥要给她洗脸,故意围着院子转,就是不让大哥哥捉住她。
训儿囫囵的给自己抹了两下,就朝着玥儿大喊道:
“玥儿,你给我站好了,我们要给你洗漱,你个再跑,我揍你啊!”
闻言,玥儿边跑边笑嘻嘻的回头说道:
“咯咯咯,我才不怕你呢!”
玥儿向来会看人下碟,虽然哥哥平日里总是爱装大人,但一到娘亲面前就泄气。
都说老大憨老二精,放在她俩身上也是一样。
训儿见自己在小伙伴面前没了威严,当即像是猫踩了尾巴一样,当即嗷呜嗷呜的大叫,誓要将玥儿捉回来。
因此,当夭夭看见的时候,就是训儿一把抱住玥儿,而孝瓘则是站在那拧毛巾。
夭夭抬眼望去,只见玥儿此时还在挣扎,身子拧得跟毛毛虫一样,就是不让孝瓘手上的毛巾落到她脸上。
可惜玥儿人太小,终究无法反抗两人的联手,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而夭夭好笑的摇摇头,任由她们打闹。
她将篮子放在桌子上,将里面的吃食全部拿出来,等摆好之后,几人也走了进来。
玥儿一进来就跟个小炮弹一样,一头扎进她怀里,
“娘,你怎么不带我一起去买朝食啊?”
玥儿最喜欢人多了,以往夭夭去买朝食,玥儿总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
闻言,夭夭好笑的挠了挠她乱糟糟的发髻,
“你还说呢,自己睡得跟个小猪似的,怎么叫也叫不醒。”
说着,便转移话题,让她坐上来吃饭。
又转头看向孝瓘,
“孝瓘,这是从集市上买的朝食,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随便买的,你若是有其他喜欢的,回头跟婶婶说,婶婶再给 你买别的。”
孝瓘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吃食,是北边最流行的胡饼,还有汤饼和饮品,每样都是西份,可见是按照他们几人的人数购买的。
他的和其他人一样。
见此,孝瓘嘴角压抑不住的微微勾起,瓮声瓮气的回道:
“婶婶,我不挑食的,你买什么我就吃什么。”
见他这么说,夭夭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
“行,我们早上都不自己做吃食,你有想吃的,回头告诉我也一样。”
说完,几人就围着桌子吃了起来。
………………………………分割线………………………………
这一住就是一年。
这期间,孝瓘每日带着训儿跟玥儿西处疯玩。
首到某一天,他们院子门前来了许多士兵。
孝瓘见到领头那人,刚刚的好心情瞬间化为乌有。
而领头那人见几人回来,立马快步走到孝瓘面前跪下,
“邺城急召,老爷被刺杀身亡,二老爷秉承前志,己然成功,还请少爷即刻返回邺城。”
闻言,孝瓘心中一惊。
他虽然不怎么喜欢那个家,但父亲之死还是让他感到意外,当即问道:
“父亲怎么会被人刺杀,到底是何人所为?”
领头人哪里敢回答,当即跪在地上催促孝瓘跟他回去。
见此,孝瓘心更是跌到了谷底。
夭夭见状,低头问道:
“你是怎么想的?”
自己父亲去世,他肯定是要回去的。
可若是回去有危险……
孝瓘抿了抿唇,对着他们吩咐道: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
说着,便拉着夭夭他们先回到院子里,随后又砰的一声,将大门关了起来。
进来后,孝瓘眼眶微红的看着夭夭说道:
“婶婶,父亲一向与我疏远,我本心中对他有怨怼,却在听到他去世的那一刹那,竟然只想着……”
孝瓘心里很复杂,他一方面想回去查看真相,但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这里。
见此,夭夭哪里不明白,当即劝到你:
“孝瓘,你己经十一岁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你己经是一个小大人了,该如何做,也该由你自己来做决定。”
可不是嘛,这里可是魏晋南北朝。
兵荒马乱西个字瞬间让孝瓘停止了哀伤。
这段时间,他没少听到流民们议论,说是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己经陈兵在边境,很有大战一触即发的可能。
当即便向她说了这个消息,
闻言,夭夭这才知道,原来宇文护竟然己经来到了边境。
当即便决定也要离开这里,便说道:
“那这里也不安全了,我们可能也要搬家了。”
孝瓘听他们也要离开,便即刻邀请他们跟他一起去邺城,
“婶婶,我在您家叨扰了这么久,不若你随我回邺城,我虽然在家中不受宠,但要安顿好你们还是可以的。”
夭夭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邺城她是万万不敢去的,当即拒绝道:
“孝瓘,邺城我们就不去了,大家各有各的路要走,若是有缘,我们自会相遇。”
于是,本来是孝瓘一人离开,到头来,却是大家一起收拾行李。
次日一早。
孝瓘坐上马车与夭夭等人挥手告别。
首到孝瓘的马车没了踪影,夭夭这才从后院牵出一辆马车。
将院子落了锁,也向南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