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担当
母亲脑梗重病出院后,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这一场变故,像一道沉重的枷锁,锁住了玉兰原本逐渐走向正轨的生活,却也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为了全心全意照顾母亲,玉兰彻底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院子,玉兰就己经在厨房里忙碌开了。她知道母亲如今饮食需要格外注意,便精心熬煮着营养丰富的粥,还细心地准备了一些软烂易消化的小菜。做好饭后,她端到母亲床前,耐心地一口一口喂母亲吃。看着母亲吃得安稳,她的脸上才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喂完母亲,玉兰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打扫房间。她仔细地擦拭着家具上的每一处灰尘,清扫地面的每一个角落,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忙完这些,她会扶着母亲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自己则坐在一旁,为母亲按摩那些因长期不活动而逐渐萎缩的肢体。她的手法轻柔却又充满力量,一边按摩,一边跟母亲聊天,讲着村里的趣事,或是回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逗得母亲不时露出笑容。
午后,阳光变得有些炽热。玉兰会趁着母亲午睡的时间,来到田间帮助年迈的父亲干农活。父亲年纪大了,体力大不如前,面对繁重的农活常常力不从心。玉兰心疼父亲,总是主动承担起大部分的工作。她弯下腰,熟练地除草、浇水、施肥,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打湿了她的衣衫,可她全然不顾。在田埂上,父女俩偶尔会停下手中的活儿,喝口水,聊聊家里的情况,相互鼓励。
傍晚时分,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玉兰回到家中。她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饭。母亲行动不便,上厕所、洗漱都需要她的帮助,她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等忙完这一切,夜色己经深沉,玉兰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她虽然身体酸痛,但一想到母亲今天状态不错,父亲在自己的帮助下也轻松了许多,心里便觉得无比踏实。
日子一天天过去,玉兰也在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慢慢成长。有时候,她也会想起在服装厂的日子,想起那些热情的同事和曾经简单快乐的时光。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知道,家人是最重要的,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身边,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哥哥姐姐偶尔会回来看望母亲,看到玉兰把家里照顾得这么好,他们既感动又心疼。哥哥会主动帮父亲修理农具,姐姐则会和玉兰一起为母亲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护着这个家。每次哥哥姐姐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屋子里便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这也是玉兰最开心的时刻。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玉兰也渐渐掌握了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她会陪着母亲进行简单的肢体锻炼,鼓励母亲一点点尝试自己站起来、走路。每一次母亲取得小小的进步,对她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虽然母亲的康复之路还很漫长,但玉兰坚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离不弃,就一定能度过所有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