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浪打工
当代流浪打工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当代流浪打工 > 第121章 城关镇

第121章 城关镇

加入书架
书名:
当代流浪打工
作者:
羽落平凡
本章字数:
2284
更新时间:
2025-07-10

在深入研究《固阳县志》的过程中,张静被其中一个地名深深吸引,那便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关镇。这个坐落于固阳县核心的小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共固阳县委和固阳县人民政府的驻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县的政治、经济、交通以及文化中心。

城关镇,位于海拔约1000米的高地,总面积4.02平方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面,昆河如一条银色的丝带,静静流淌,与阿塔山遥遥相对,形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南面,则与九分子乡甲坝村委会紧密相连,共同维系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城东,紧靠着一座土山丘,山丘之上,烈士塔巍然耸立,无声地诉说着英雄们的英勇与牺牲。而镇西,则是通往包百公路的便捷通道,这条公路宛如一条生命线,将城关镇与外界紧紧相连。

回溯历史的长河,城关镇在清朝及民国初年,还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然而,即便在那个时代,这里便己经展现出了不俗的商业活力。先后有十二家字号在这里设铺营业,其中,“广义魁”商号更是以其创业之早、资金之雄厚而声名远扬。因此,当时的人们便习惯性地称现在的固阳镇为“广义魁”,这个名称也成为了城关镇历史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十五年固阳县正式建县,而民国十西年新城城垣的竣工,更是标志着城关镇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在那个时期,固阳城的人口还不足1000余人,工商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手工业作坊寥寥无几。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民国二十年以后,城关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来自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手工业者陆续来到这里,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理念,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便是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兴起。这些手工业者们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到建国前夕,城关镇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内涌现出了木业、铸造、缝纫、黑白铁皮加工、皮革制作、笼萝制作以及钟表修理等多个行业,店铺数量也增加到了十多个。这些店铺不仅丰富了城关镇的商业氛围,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而从业人员也增加到了五六十人,他们成为了推动城关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时,镇内最繁华的是新城到旧城之间200多米的南北方向小街子,买卖字号排设于这条狭窄街巷两旁。

除了经济的繁荣,城关镇的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这里的人们热爱艺术,崇尚文化,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无论是传统的戏曲表演,还是现代的文艺演出,都能在这里找到热情的观众。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城关镇的文化品位。

如今的城关镇,己经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而是固阳县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着蓬勃的发展活力。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城关镇都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地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