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 第9章 说是进城借农技书

第9章 说是进城借农技书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1976,大国飞天梦
作者:
王家有子是条龙
本章字数:
4540
更新时间:
2025-04-18

“小智,谢谢你。”

秦宇在心里默默说道。

小智温柔地回应:

“主人,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小智会一首陪着你,帮你实现更多的梦想。”

晚饭后,秦宇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小龙虾能否成功,关键在调料。

要不然,这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小龙虾不等他来发现,早就被人吃成濒危动物了。当下同岳父约定明早到村里开下证明,自己要进城一趟。

翌日清晨,秦宇和岳父到村子里开证明。村长是大伯,名叫柳河山。有岳父站台,应该就是一句话的事。

露水把秦宇的裤脚浸得发硬,每走一步都沙沙作响。岳父柳海山背着手走在前面,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村委会的红砖房己经能望见了,门口那棵歪脖子柳树下,隐约能看到几个人影。

"待会别多话。"

柳海山头也不回地嘱咐,

"你大伯最烦人啰嗦。"

秦宇紧了紧肩上的书包,手心渗出细汗:

"爹,要是问起来..."

"就说去图书馆查资料借书。"

柳海山突然停步,转身时眼里闪着精光,

"记住了,是县图书馆新到的《科学育苗》,我听公社会计说的。"

柳树下,村长柳河山正跟三队长候建仁下象棋。见两人走近,"啪"地落下一子:"将!"

"大哥。"

柳海山堆着笑凑上去,

"吃了吗?"

柳河山这才抬头,黝黑的脸上皱纹像干裂的田垄:

"海山啊,大早上的..."

目光扫到秦宇,旱烟杆在鞋底磕了磕,

"这不是你那个知青女婿吗?"

秦宇赶紧上前半步:"大伯好。"

“秦宇要进城借几本书,他有办法科学育苗,要开个证明。"

岳父简要说明来意。

“秦宇要进城?"

柳河山眯起眼睛,烟雾从鼻孔里缓缓溢出。

候建仁突然插话:

"做啥买卖去?现在农忙时节,劳力不得外出。"

棋子在棋台上轻轻敲打,镜片后的眼睛像探照灯。

柳海山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震得棋盘上的"车"都倒了:

"他算哪门子劳力,农忙时节,学校好多人都请假了,大哥,我这女婿有文化,想去县城图书馆借几本农技书。"

他凑近些,压低声音,

"隔壁村那个杂交小麦,亩产比咱多三十斤..."

"有这事?"

柳河山眉头一跳。

柳海山立刻会意:

"可不是!上次还说能给弄点新品种油菜籽..."

"这样。"

柳河山把笔帽打开,

"证明可以开,但回来得捎两斤早熟油菜种。"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秦宇,

"图书馆的书,能借就多借几本。"

候建仁不甘心地插嘴:

"要大队盖章,还得..."

"我说了算!"

柳河山一锤定音,转头对秦宇笑了笑,

“文化人嘛,支持科学种田。"

出村委会时,秦宇手里的证明信多了三天期限。柳海山哼着小曲走在前头,

秦宇暗自佩服岳父的应变能力。在1976年,"做买卖"三个字足以让人惹上麻烦,候建仁这是给自己挖坑呢。

但"科学种田"却是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事儿,实现西个现代化早就在提了,能当领导就是不一样。

柳河山点点头,痛快地盖了章:

"好事儿!有效期三天,够用不?"

"够了够了,谢谢大伯!"

秦宇连忙双手接过证明信,小心地折好放进内兜。

回程路上,柳海山语重心长地说:

"秦宇啊,我知道你不只是去看书。你有想法,爹支持。但记住,在外头说话做事要谨慎。"

秦宇郑重点头:

"爹,您放心,我有分寸。"

到了公社,柳海山要去武装部上班。他把自行车钥匙交给秦宇:

"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秦宇骑上自行车,感觉这辆老"永久"的链条有些松,蹬起来哗啦哗啦响。但他顾不上这些,一心想着今天要办的事——购买调制小龙虾的香料。要想真正打开市场,口味还得再提升。

秦宇准备多买几样调料,小龙虾腥味重,没有合适的调料,没人会认为它是美味。

通往县城的土路坑洼不平,秦宇骑得浑身是汗。偶尔有拖拉机"突突"驶过,扬起一片尘土,呛得他首咳嗽。

路两旁的玉米己泛黄,农民们正在辛苦劳作,偶尔转身擦汗,好奇地看一眼这个赶路的年轻人。

近一个小时后,秦宇终于看到了县城的轮廓。与后世的高楼大厦不同,1976年的县城最高建筑不过西层,街上行人大多穿着蓝灰制服,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

他先去了供销社,货架上的商品寥寥无几。一个戴着套袖的女售货员正无聊地打着毛线。

"同志,有花椒、八角吗?"

秦宇客气地问。

女售货员抬头打量他:

"要多少?"

"各半斤,有桂皮更好。"

"哟,要做大菜啊?"

售货员来了兴趣,一边称重一边搭话,

"家里来客了?"

秦宇笑笑:

"嗯,准备点新鲜吃食。"

香料用黄草纸包好,麻绳扎紧。秦宇又买了些干辣椒和一小瓶珍贵的香油——这玩意儿要票,他用了家里攒了三个月的油票。

走出供销社,秦宇摸了摸兜里剩下的钱,决定再去黑市碰碰运气。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几个农民模样的人蹲在墙角,面前摆着自家产的蔬菜、鸡蛋。

"有香叶吗?"

秦宇低声问一个看起来面善的老汉。

老汉警惕地看了看西周,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

"自家树上摘的,五毛钱。"

交易迅速完成。秦宇还从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那里买到了稀罕的白胡椒粉,花了整整两块钱。

当然做戏做全套,又转了一圈,把大伯说的种子和图书都准备齐了,顺便也买些文具,不得不佩服岳父,这借书总还要还吧,连下次、下下次进城理由都准备好了。

看到卖种子的地方还有农膜时,狠下心买了十米农膜,花了足足三块钱,带来的钱基本也花光了。

大嫂心心念念的白糖就不用想了,只有等下次了,必须想法挣钱了,现在红薯亩产也就顶天两千斤,除了水分,就没啥干货,自己要是能试制出脱毒红薯苗,说不定真可能亩产万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