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泛着铅灰色,林穗攥着边角卷曲的护照走出海关。手机刚连上国内网络,99+未读信息轰炸般弹出——校论坛热帖《人肉搜索:经管学院卖国贼》己被转发三千次,配图是她被押上警车的模糊画面。
"穗穗!"母亲举着接机牌挤过人群,涤纶外套肩线处裂着两道口子。林穗伸手想拥抱,母亲却触电般后退半步:"记者在停车场守着,我们从货运通道走。"
五菱宏光车厢里堆满纺织厂次品布料,父亲沉默地递来饭盒。酸菜馅饺子还带着缝纫机余温,咬开时滚出张字条:"别回家,宿舍也回不去"。车窗外,贴满反光膜的采访车正扫描每辆离港出租车。
地下防空洞改建的网吧弥漫着泡面味,网管老吴摘下VR眼镜:"你导师寄存的东西在117号柜。"虹膜解锁的储物格里,躺着古籍修复室钥匙和CT诊断书——"耳蜗神经损伤"的诊断日期正是她被押入警局那晚。
凌晨三点,林穗蜷缩在古籍修复室。轮椅老教授通过监控递来暗语:"《齐民要术》第三卷有你要的答案"。当她翻开泛黄的农书,夹页里掉落九十年代剪报——某外企污染致儿童畸形案的报道中,受害女孩照片与周倩高度重合。
突然断电的瞬间,通风管道传来敲击声。顺着老教授标注的密道爬行两百米,竟通向附属医院太平间。冷藏柜第三格藏着她的全部学籍档案,封皮标注着血红数字——与比特币钱包密码完全一致。
在生物实验室借用的PCR仪前,林穗将耳道分泌物制成基因密钥。当测序仪读出碱基序列时,隐藏在端粒区的加密数据逐渐显形——这正是她在马来西亚狱中刻进皮肤的污染地图。
校档案馆尘封的基建图纸显示,经管学院地下埋着冷战时期核掩体。她用图书馆借阅卡刷开通风井,在布满蛛网的服务器机房里,1998年的超算仍在运转。老式软驱吐出的磁盘里,存着周氏集团前身——红星化肥厂的排污数据。
当她把磁盘插入ATM机改装的数据读取器,自动柜员突然吐出二十张连号百元钞。监控画面闪烁三下,出现轮椅教授的手写指令:"去铜锣巷23号"。
铜锣巷废品回收站内,盲人按摩师用点钞机演奏莫尔斯电码。林穗递上沾着福尔马林味的百元钞,换得盖钢印的《遗体捐赠协议》。当她按协议躺进殡仪馆运尸车,冷藏柜内壁的磷光涂料显出一串IP地址。
在殡仪馆焚化炉控制室,她将骨灰盒条形码替换成数据代码。火化炉升腾的烟雾中,全息投影缓缓展开——竟是周氏集团向学校捐赠实验楼的资金流向图,每笔汇款都对应着被删除的论文数据。
守夜人突然掀开尸布坐起,递来烧了一半的日记本。1998年6月17日的记录写着:"今天毒气罐泄漏,实验班32个孩子送医,领导说要用喜报冲晦气..."泛黄的照片里,年幼的周倩戴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
林穗伪装成清洁工潜入校史馆,将焚化炉灰烬混入院士手稿展柜。当红外线警报响起,她趁机接入安保系统,把周氏集团的污染数据植入名人语录电子屏。前来参观的市教育局领导皱眉驻足,屏幕正循环播放:"所谓成功,就是让仇人的孩子呼吸毒气——周XX 1998年讲话实录"。
食堂电视突然插播新闻:"周氏集团宣布撤回对高校的十亿捐赠"。学生们欢呼时,林穗正用紫外线灯照射免费汤——汤桶底部浮现二维码,扫码后跳转到暗网页面,三百个比特币自动转入支教山区账户。
校医院走廊消毒水刺鼻,林穗看着听力测试图上的陡降曲线。母亲在走廊尽头哀求医生:"她才23岁,不能戴助听器..." 父亲蹲在安全出口抽着旱烟,烟灰缸里堆满《自愿退学申请表》。
古籍修复室传来敲击声,老教授用幻灯机在墙面投射手语:"你动了他们的根"。林穗摘下助听器,世界陷入粘稠的寂静。她忽然读懂那本《齐民要术》里的密语——先人在农书里记载的堆肥术,正是对抗土地污染的原始密码。
凌晨的化学实验室,林穗将焚化炉灰烬与硝酸银混合。当溶液析出晶体时,显微镜下显现金字塔结构——这正是周氏集团污染土壤的纳米级特征。她把样品注入转基因绿豆,豆荚破裂时爆出的粉末在空气中组成污染地图。
校广播站突然播放防空警报,校董们惊恐地发现,所有电子屏都在倒计时污染致死人数。林穗坐在轮椅教授常驻的古籍馆,用唇语对着监控说:"该清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