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的风裹挟着消毒水味,我蜷缩在生锈的观测台护栏旁,笔记本电脑的蓝光映着病历单上"心室颤动"的诊断结果。母亲留下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吊坠在月光下折射出光斑,正好指向猎户座腰带三星——那是爷爷病房的方位。
"开始校对赤经轴。"我转动天文望远镜的青铜齿轮,镜头盖刻着母亲的手写公式:"光速×时间=复仇的距离"。当北极星出现在目镜中央时,手机蓝牙连接的激光笔开始闪烁,将季度财报数据转换成三短三长的光脉冲。
第二十七组数据发送时,镜筒突然剧烈震颤。我摸到转轴处的润滑脂异常粘稠——有人掺入了结晶蜂蜜,遇冷凝固成胶质。指甲抠出的琥珀色块在月光下泛着荧光,与林珊珊上周丢失的唇釉成分一致。
凌晨三点的城市光害在天幕晕染成橘红色雾霭,我正要用滤光镜屏蔽干扰,目镜边缘突然划过绿色光点。那是城郊银杏疗养院的方位,闪烁频率呈现斐波那契数列规律——母亲教过的最高级加密法。
"帮我稳住脚架!"我踹醒睡在防潮垫上的苏晓蔓。她嘴里叼着能量棒,用发卡别住松动的赤纬轴螺丝。当望远镜对准疗养院顶楼,绿色光束突然分裂成三股,在夜空中勾画出翡翠蝴蝶的轮廓——与母亲遇害当晚收到的匿名信落款相同。
我们蹲在报废的帕萨特后备箱里,用偷来的光纤光谱仪解析光信号。晓蔓的平板电脑突然弹窗警告:"检测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征"。分解后的光谱图在屏幕上拼凑出视频帧——病床上的老人正对着镜头比划手语,他的瞳孔因吗啡扩散,却仍固执地重复着"LC-1998-07"的指节密码。
"这是化工厂会计老张!"我放大老人脖颈的烫伤疤痕,与母亲日记里"唯一拒绝做假账的人"特征吻合。视频背景的电子钟停在23:17,正是母亲心脏病发作的时间。突然有白大褂身影闪过镜头,他胸牌被激光灼出黑洞——恰是林美凤现任私人医生的工号。
晨雾裹挟着PM2.5颗粒粘在镜片上,我套着环卫工制服潜入疗养院。分类垃圾桶里塞满带编码的药瓶,其中一管未拆封的胰岛素表面结着冰晶——说明曾被冷冻运输,而林氏制药的冷链车GPS显示昨夜来过此地。
顶楼水箱的检修梯锈迹斑斑,我攀爬时摸到栏杆上的刻痕:"宁,别相信遗嘱"。字迹被青苔覆盖大半,刻痕深度与母亲钢笔的笔尖弧度吻合。当手指触到通风管口的激光发射器时,身后突然响起轮椅的吱呀声。
"姑娘也来看星星?"坐轮椅的老太太递来半块发霉的桃酥,她浑浊的右眼倒映着我胸前的翡翠吊坠:"小宁的物件,怎么在你这里?"她残缺的左手小指突然抽搐,比划出我曾在爷爷病房见过的暗号。
特护病房的紫外线灯下,我展开用精血绘制的星图。老会计的床垫夹层里塞着防水账本,每一页都浸透尼古丁与恐惧的汗味。当保安的手电筒光束刺破门缝,我将账本塞进卫生巾包装袋,翻身跃出窗外。
消防通道里,晓蔓用摩托车引擎声掩盖警报。我们冲进凌晨的菜市场,将存有证据的SD卡塞进冷冻鱼的鳃盖。摊主老刘吹了声口哨,三短一长——正是二十年前母亲资助他女儿上大学的谢礼暗号。
天文台再次亮起激光时,我向爷爷病房发送最后的摩尔斯电码:"证据保全完毕"。望远镜意外捕捉到反方向的光点回应,破译后是两行颤抖的星图坐标——对应瑞士银行保险柜与母亲车祸的经纬度。
晨光撕裂云层时,我嚼着晓蔓递来的薄荷糖。糖纸内侧的荧光字渐渐显形:"疗养院每月15日处理特殊垃圾"。而今天,正是母亲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