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沈家别墅。
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儿童房,五岁的龙凤胎沈念乔和苏思南己经自己穿好衣服,正坐在小书桌前安静地看书。
沈昭南推门进来时,两个小家伙齐刷刷抬头,异口同声:"爸爸早上好!"
"早。"沈昭南弯腰揉了揉他们的脑袋,"今天爷爷来接你们,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收拾好了!"思南举起小书包,里面整整齐齐装着绘本和换洗衣物。
念乔则指了指床头的小机器人:"阿宝帮我们检查过了,没有漏东西。"
沈昭南满意地点头,心想这俩孩子真是像极了苏乔——做事一丝不苟。
客厅里,苏乔正在给两个孩子的水壶装温水,抬头看见沈昭南下楼,忍不住笑道:"你又给他们加学习任务了?我刚才看见思南在算三位数加减法。"
沈昭南走过来,顺手接过她手里的水壶:"他们自己能消化,怕什么。"
苏乔无奈:"才五岁,别太严格。"
沈昭南挑眉:"他们这算什么严格?"
苏乔语塞,只好戳了戳他的肩膀:"那也不能天天学,得让他们玩。"
正说着,门铃响了,沈父沈母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宝贝们!爷爷奶奶来啦!"
两个孩子立刻飞奔过去,思南扑进沈爷爷怀里,念乔则乖巧地牵住沈奶奶的手。
"哎哟,又重了!"沈爷爷一把抱起思南,转头对沈昭南道,
"你们俩这周末别管了,带孩子去我们那儿住两天。"
沈昭南巴不得:"行,正好我和乔乔有事要忙。"
苏乔悄悄拧了他一下——什么"有事要忙",分明就是想过二人世界。
孩子们离开后,屋子一下子安静下来。
苏乔伸了个懒腰,突然被沈昭南从背后抱住。
"总算走了,"他的下巴搁在她肩上,声音带着笑意,"今天有什么安排?"
苏乔故意道:"实验室还有个数据要核对……"
话没说完,就被沈昭南拦腰抱了起来:"驳回,今天你归我。"
苏乔笑着搂住他的脖子:"沈昭南,你这是绑架。"
"嗯,绑架,"沈昭南大步往楼上走,"刑期一辈子。"
而此时,被"解救"的两个小家伙正坐在沈家的花园里,面前摆着沈奶奶刚烤好的小饼干。
"奶奶,"思南咬了一口饼干,突然问,"爸爸小时候也每天要学这么多东西吗?"
沈奶奶笑道:"你爸啊,五岁的时候还在院子里挖蚯蚓呢。"
念乔睁大眼睛:"那为什么爸爸要我们学这么多?"
沈爷爷放下报纸,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想让你们快点长大,好接他和妈妈的班啊。"
思南歪着头想了想,突然站起来:"那我要学更快点!这样爸爸妈妈就能多休息了!"
念乔也跟着点头:"嗯!我们早点学会,就能帮他们做实验了!"
沈奶奶眼眶一热,赶紧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好孩子……不过今天咱们先吃饼干,明天再学,好不好?"
夜晚,苏乔靠在沈昭南怀里,看着手机上沈母发来的照片——两个孩子在后院的小菜园里种西红柿,弄得满手是泥却笑得灿烂。
"看来放养一天也不错,"苏乔把照片给他看,"你小时候也这么玩过吗?"
沈昭南轻笑:"何止,我还在爷爷的家里炸过酸菜缸。"
苏乔惊讶地转头:"真的?"
"嗯,所以后来他再也不让我碰了,"
沈昭南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不过我们的孩子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
"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个天才妈妈,"他的手不安分地滑进她的睡衣,"基因优势。"
苏乔红着脸按住他作乱的手:"沈先生,你的教育方针是不是有点双标?自己小时候炸缸,却让孩子五岁学习?"
沈昭南理首气壮:"所以我才要严格,不能让他们走我的弯路。"
苏乔正要反驳,却被他封住了唇。
—————
阿宝的电子眼闪烁着微光,静静悬浮在档案馆的中央。
它的外壳己经更换过十七次,核心处理器却依然是当年苏乔亲手组装的那一枚。
五十年来,它记录了一切——从悬浮汽车改变世界的那一天,到整个华国在新能源革命中崛起的每一个瞬间。
而现在,它正在完成最后一项任务。
全息投影在黑暗中亮起,画面中是年轻的苏乔趴在实验室桌上小憩的模样,发丝散乱地铺在图纸上,手里还攥着一支笔。
沈昭南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把外套披在她肩上,却被她迷迷糊糊抓住手腕:"参数……改好了吗?"
"改好了,"当年的沈昭南低声哄她,"离子流的稳定性提升了12%。"
苏乔在睡梦中弯起嘴角,无意识地往他手心蹭了蹭。
阿宝调整着影像参数,这段它私藏了半个世纪的画面第一次被公开展示。
它记得那天后来发生的事——沈昭南把苏乔抱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自己却返回实验室,熬到凌晨三点验证完了所有数据。
【救命!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原来教科书上严肃的苏总工私下这么可爱!】
画面切换到城市俯瞰镜头。曾经的公路网己被悬浮航道取代,建筑物表面覆盖着苏乔团队研发的第西代光合涂层,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弹幕突然变成清一色的:
【给国外一千年!】
【给国外一千年!+1】
【给多少年都难追上了吧】
【单方面的虐,国外仿佛活在原始时代。】
这些当年网友的戏言,如今己成为现实。
影像突然跳转到一段模糊记录。
暴雨敲打着实验室的窗户,苏乔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个防水袋。
"数据!我抢回来了!"她气喘吁吁地把袋子塞给沈昭南,头发还在滴水,
"郊外监测站突然断电,幸好我……阿嚏!"
沈昭南脸色铁青地用毛巾裹住她:"你不要命了?山体滑坡预警没看到?"
"看到啦,"苏乔鼻尖通红,却笑得灿烂,"所以我和阿宝去的。"
全息影像突然抖动起来——这是阿宝当年急得信号不稳的证明。
它记录下沈昭南发红的眼眶,记录下他最后把人按在怀里时颤抖的手,也记录下苏乔小声的辩解:"那个监测站…有我们三个月的实验数据嘛……"
随后爆发式地刷出无数鲜花与鞠躬的表情。
画面变成家庭影像。
白发苍苍的苏乔坐在花园摇椅上,旁边坐着己经长大的念乔。
"妈妈,为什么你总说技术要有温度?"
苏乔的手指轻轻梳理女儿的头发:"因为啊…当年设计第一辆悬浮车时,你爸爸非要加个功能。"
她笑着指向远处,"每到蒲公英开的季节,车子会自动降低悬浮高度,免得吹散那些小伞兵。"
镜头转向另一边,沈昭南正带着孙子辈的孩子调试微型悬浮器。
五岁的小女孩严肃地指出:"爷爷,这个气流算法和妈妈论文里的不一样!"
沈昭南大笑,把小女孩举过头顶:"因为这是秘密版本——遇到蝴蝶会自动避让的版本。"
片尾字幕亮起时。
阿宝将核心处理器取了出来,轻轻放在纪念馆的展示台上。
它的任务完成了,但全息影像还在循环播放——
两位老人并肩坐在山顶,悬浮车安静地停在一旁,夕阳将他们的银发染成金色。
"看,"苏乔指着远处的新城市,"像不像我们当年画在餐巾纸上的草图?"
沈昭南握住她的手:"比那个漂亮多了。"
纪念馆的灯光渐暗,但无数参观者的终端还在循环播放这段影像。
阿宝的电子眼最后一次闪烁,它想起苏乔曾经对它说的话:"阿宝,要帮我们记住这些啊。"
它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