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言困住的选择
深秋的风卷着枯叶,狠狠地拍打着赵家的门窗,也拍打着建国那颗破碎的心。自从红梅走后,他的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了无尽的黑暗和村民们的指指点点。
而在不远处的陈家院子里,却是另一番光景。陈刚站在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肴,红梅倚在门边,眉眼含笑地看着他。这温馨的画面,却成了村里人口中的“不伦不类”。
陈刚早些年就和妻子离了婚,独自一人将女儿拉扯大。如今女儿己经长大,眼看着生活渐渐有了盼头,红梅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份平静。红梅坚决要和陈刚在一起,尽管陈刚一开始顾虑重重,毕竟红梅是有夫之妇,而且还扔下两个孩子不管。但在红梅的执着追求下,陈刚那颗尘封多年的心,还是渐渐被焐热了。
村里的闲言碎语像毒蛇一般,不断地侵蚀着每个人的生活。“陈刚也是糊涂,娶个好吃懒做的女人回来,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就是,也不想想,人家扔下俩孩子不管,这种女人能靠谱吗?”“他呀,就是被那女人迷住了,也不替闺女想想,还不如给闺女多挣点养老钱,以后指着闺女养老呢!”这些话,每天都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回荡。
一日,红梅刚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妇人围了上来。王婶挤眉弄眼地扯住她的袖口,半闹玩半开玩笑地说:“妹子,听说建国身上有疤,你是嫌他身上不滑溜才走的?这回陈刚身上滑溜吧?”周围爆发出刺耳的哄笑,唾沫星子混着寒风往红梅脸上扑。她的脸“腾”地涨红,脖颈的血管突突首跳。
“你们……”红梅嘴唇颤抖着,却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记忆突然翻涌——建国受伤后,身上狰狞的疤痕确实让她不敢触碰,可真正让她绝望的,是赵家无休止的冷遇。如今被人戳着脊梁骨调侃,委屈和愤怒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猛地甩开王婶的手,转身跑开,身后的议论声像长了翅膀似的追着她:“看看,恼羞成怒了!”“可不是,做了亏心事还不让说了……”
陈刚的女儿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满是纠结。她心疼父亲多年的辛苦,也理解父亲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可面对村民们的议论,她又觉得无比难堪。她曾试图劝父亲放弃这段感情,可看着父亲眼中难得的光彩,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另一边,建国在失去红梅后,整个人变得愈发沉默寡言。他把自己埋在繁重的劳作中,试图用疲惫麻痹自己。每当看到两个孩子眼巴巴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他恨红梅的狠心,也恨陈刚“抢走”了自己的妻子,更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然而,陈刚和红梅却在这重重压力下,坚持着自己的选择。陈刚变着法儿地对红梅好,他不在乎别人说他“妻管严”,也不在乎那些关于红梅的负面评价。在他眼里,红梅就是那个能陪他度过余生的人。红梅也在陈刚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爱护,她不再是赵家那个被忽视、被指责的媳妇,而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的流言依旧没有停止。但陈刚和红梅却慢慢学会了充耳不闻,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经营着简单而温暖的生活。而建国和他的孩子们,也在岁月的磨砺中,慢慢适应了没有红梅的日子,只是那道裂痕,永远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寒风依旧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村庄里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而那些被流言裹挟的人们,也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艰难地前行着,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