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给九梨一个考验的机会
阮佩芝听到公公这话,不由得心酸起来。
她当然知道霍家需要什么样的儿媳。
需要出身名门,知书达礼,懂隐忍,识大体顾大局的女人。
可唯独不能是有自己想法的女人。
她手指无意识着旗袍上的盘扣,指节微微泛白。
“爸。”阮佩芝深吸一口气,声音轻柔,“我了解九梨的性子,她和许多姑娘都不同。”
霍老爷子锐利目光扫过来,阮佩芝背脊下意识绷直了些,但依然没有退缩。
“她敢作敢当,风风火火,不畏世俗。”阮佩芝说着,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向往,“这样的姑娘,我一看就喜欢极了。”
霍丹琴在一旁冷笑出声,“嫂子,你这是被那丫头灌了迷魂汤吧?她那种粗鄙性子,也配进我们霍家的门?”
“丹琴!”霍振国沉声喝止妹妹,转头对父亲道,“爸,佩芝说得有道理。”
“冬临那孩子从小就倔,您越反对,他越要坚持,不如......”
“不如什么?”老爷子猛地一拍茶几,茶盏跳了起来,“不如由着他娶个不知检点的女人进门?”
阮佩芝脸色一白,“爸,九梨不是那样的人!那薛家的事我打听过,明明是薛承凯先......”
“够了!”老爷子暴喝一声,花白的胡子气得直颤,“佩芝,你嫁进霍家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当家的?帮着外人说话?”
阮佩芝被这声呵斥震得肩膀一缩。
她自从嫁进霍家,就时刻谨记媳妇的本分,从不敢顶撞忤逆公婆半句。
可今天为了儿子的幸福,她想再努力一次。
“爸。”阮佩芝声音轻却清晰,“我不是帮着外人,我是为了冬临的幸福着想。”
“我多希望冬临能活得肆意些,而九梨恰恰能给他带来这样的力量。”
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
窗外梧桐树沙沙作响,投下的影子在阮佩芝温婉面容上摇曳。
霍老爷子盯着儿媳看了许久,突然冷笑一声,“我原以为你是个明白人,没想到见识如此短浅!”
“爸!”霍振国忍不住出声维护妻子,“您不能这么说佩芝。”
老爷子充耳不闻,继续道:“霍家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
“是规矩,是门第!那个姜九梨,连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懂,也配做霍家的媳妇?”
阮佩芝听见这话,眉心紧皱。
她想起自己嫁入霍家那日,母亲含泪对她说的话:“佩芝,霍家门第高,你要谨言慎行,切莫失了体统。”
所以她铭记这些话,牢牢刻进了她的骨血。
这几十年来,她与霍振国相敬如宾,尽心照顾公婆。
没想到,到头来。
连自己儿子的幸福都保不住。
“爸。”阮佩芝突然跪了下来,“我求您给九梨一个机会。”
“冬临是真的很喜欢她,就像......就像当年振国喜欢那个文工团姑娘一样。”
“佩芝!”霍振国震惊地看着妻子,没想到她会提起这段往事。
老爷子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你——”
“我知道您当年为什么反对。”阮佩芝抬起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您怕振国前途受影响。可事实证明,即使娶了我,振国心里始终有个结。”
霍振国想说什么,却被妻子抬手制止。
“我不想冬临也这样。”阮佩芝的泪水终于滑落,“爸,您最疼冬临了,难道不希望他真正幸福吗?”
霍老爷子听见这话,缓缓站起身。
拄着拐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良久,他停在窗前。
背对着众人沉声说,“好,既然你如此看好姜家那姑娘,那我必须要亲眼看看,她是不是有你说的那么好!”
阮佩芝听见这话,心里一喜。
这说明公公至少愿意给九梨一个考验的机会了。
“谢谢爸,我相信只要您多跟九梨那丫头接触接触,一定会喜欢她的!”
霍老爷子眉头紧锁,看了眼儿媳妇,没再说话。
我倒要看看,那丫头是有什么魔力!
***
姜九梨根本没把桑宁放在心上。
她该吃吃,该喝喝,该上班儿上班儿。
日子过的不要太充实。
自从上回阮佩芝帮她撑腰之后,刘淑芬就消停了很多,再也不会随意找她麻烦了。
就连赵芳和谢香云,也不敢随便嘚瑟了。
所以她的工作就更加轻松,得心应手。
但是唯独一件事儿,让她脑瓜子疼。
那就是她的偏心眼儿奶奶,要做六十六岁大寿。
而且老太婆还指定要她爹娘给办!
说什么六十六老大家来办,等她到了七十岁,再由老二家操办。
尽管分了家,可奶奶六十六岁大寿这种事儿,该办还是要办的。
加上她爹又是个愚孝的,奶奶一提出来,他就立马答应了。
可奶奶李翠花要求有点高,不仅要做寿,还要大办。
把家里的亲戚都请来。
这要是把所有亲戚都请来,怎么也得十来桌,要花费不少钱。
问题是,做寿是不收礼钱的。
只有花销,没有进项。
姜九梨门儿清的很,照着她奶奶那个德行,指定什么都要求好的,贵的。
生怕不能把他们家底给掏空喽!
这天晚上,姜自强把一家人都叫了过来。
一家子围坐在一起,讨论给奶奶做寿的事儿。
姜自强叹了口气说,“你奶的意思是,她年龄大了,喜欢热闹,做六十六大寿大事,不能马虎。”
老大姜五康表示同意。
老二姜七振嘟囔一句,“给奶奶做寿也是应该的,但是为什么不让二叔也分担分担?”
“呵!”姜九梨冷笑一声,“还能是为什么?奶不就是心疼二叔一家子?”
“说什么到了七十岁就让二叔一家子办,能不能活到七十岁还是未知数呢!”
姜自强瞪了闺女一眼,“小九,别胡说!”
姜九梨撇撇嘴,“爹,我说的是实话。奶奶偏心二叔一家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凭什么她六十六大寿要咱们家全包?”
大嫂王琳小声附和,“是啊爹,办寿宴可不便宜,十来桌酒席少说也得两三百块钱......”
“就是。”二嫂乔玉枝也忍不住抱怨,“咱们刚分家,手头都不宽裕。再说了,奶奶平时最疼二叔家,怎么花钱的时候就想起咱们了?”
姜自强脸色难看,“你们懂什么?这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