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北麓的断崖被血色浸透,崔临渊在坠落的瞬间,耳畔炸开安禄山曳落河的狞笑。碎甲割裂云纹战袍,他恍惚看见李萱在冰窖中回眸的模样——那滴未落的泪凝成琥珀,嵌进记忆最深的裂痕。
“抓住他!”郭子仪的亲卫在谷底策马疾驰,银甲映着残阳如血。少年将军张弓搭箭,箭簇劈开追兵的狼头旗,却见那道坠崖的身影被藤蔓缠住。
坠落的呼啸声里,一缕筚篥音穿透硝烟——是那年在幽篁岭,他为引开安乐公主旧部吹响的《安公子破阵乐》。
郭子仪军帐处。
郭明曦的银针悬在崔临渊眉心三寸,帐外北风卷着血腥气掀动药帘。
“肺络有旧伤,颅骨裂痕入风府穴。”她将艾绒按在他肩井穴,火光中瞥见义父郭子仪掀帘而入。老将军的陌刀尚带未拭净的血渍,刀柄缠着的布条却绣着并蒂莲——与这男人腰间蹀躞带的绣样惊人相似。
崔临渊在子夜惊醒时,喉间呛满艾草苦味。
帐顶悬着的麒麟锁随寒风轻晃,锁芯"咔嗒"转动的声响,与他梦中某段模糊的金属碰撞声重叠。他伸手欲触,却见鎏金锁面映出自己陌生的眉眼——额角新疤如蜈蚣盘踞,吞噬了所有前尘。
第七日破晓,崔临渊在琵琶骨剧痛中惊醒。帐外操练声如潮水漫过耳际,他茫然抚上缠满麻布的额角,那里空荡如被飓风席卷的荒原。
“你从忘川爬回来了。”郭明曦掀帘而入,鎏金步摇随动作轻晃,恰似李萱爱戴的款式。
郭明曦的鎏金步摇擦过崔临渊手背,他猛然扣住她腕骨。帐外操练声骤然遥远,他眼前闪过零碎画面:红衣女子立在曲江亭畔,巧笑倩兮,同样的步摇随转身划出流金弧线,发间茉莉香混着血腥气。
“将...军?”郭明曦吃痛轻呼,药碗倾洒的汤药在崔临渊胸前洇出麒麟纹路。他触电般松手,颅中刺痛如利锥凿骨——
恍惚见密道中有人以血饲毒,青丝散落他染血的战甲,有女子在说,“从今日起,你的刀为我而挥,你的命为我而停”
有男子沙哑的低语,“你可知,在贺兰部有个古老的传说……战士若在仇敌身上种下情蛊,死后魂魄便会永世不得超生,被困在无尽的痛苦与纠缠之中。”
“若是如此,我愿陪你永世不得超生。”
寿州城的更漏滴到子时,李萱仍在烽火台上眺望。李瑁新铸的犁铧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流民营地的篝火明明灭灭,像极了那年曲江池的莲花灯。
“他会来的。”崔静姝将狐裘披在她肩头,腕间佛珠擦过李萱颈间的麒麟锁,“就像那年你俩分别在幽篁岭,不也等到了云开雾散?”
李萱的指尖深深掐进城墙砖缝。砖石上刻着孩童歪斜的"平安"二字,让她想起崔临渊教流民幼子写字时的模样。那日他握着孩子的手在沙地划出"麦"字,抬头对她笑时,眼中有星河倾落。
“阿嫂,我昨日去伤兵营...”李萱忽然哽咽,染血的绷带在她掌心绞成乱麻,“有个小卒咽气前捧着一碗粟米,说是留给未出世的孩儿...”
崔静姝轻轻掰开她攥紧的手指。月光流过她为将士缝衣磨出的茧,温柔如江南春水,“你可知为何百姓将李瑁称作'麦穗王爷'?”她指向城下连绵的麦田,“战火烧得再凶,只要留得一颗麦种,来年春风一吹——"
更鼓声吞没了未尽的话语。李萱忽然听见十二岁的自己在幽篁岭哭喊,少年崔临渊将匕首塞给她"往前走,别回头!"他的吼声和筚篥音混着追兵马蹄,成了这些年午夜梦回时最锋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