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集:人间六味
微型小说集:人间六味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微型小说集:人间六味 > 小小说:第15章 天平两端

小小说:第15章 天平两端

加入书架
书名:
微型小说集:人间六味
作者:
雁南方
本章字数:
5208
更新时间:
2025-05-22

傍晚六点零七分,陈海生盯着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拇指悄悄按向贴在台秤边缘的微型遥控器。显示屏上的“50.2kg”瞬间跳成“52.7kg”,他抬头时,皱纹里己堆起憨厚的笑。

“老周,这批黄花鱼新鲜着嘞,刚从渔船上卸下来。”他掀开泡沫箱盖,青白的鱼身泛着水光,“就按昨天的价,算你五十二斤七两。”

水产批发市场的顶灯嗡嗡作响,老周叼着烟卷凑过来,浑浊的眼球在秤上转了两圈:“海生啊,你这秤...”

“瞧你说的,上个月刚去质监局校准过。”陈海生拍着胸脯,油污斑斑的围裙蹭过台秤边缘,遥控器隐没在褶皱里,“再说了,我家小川可是司法局的,我能在秤上做手脚?”

这句话像块砖,稳稳当当地砌进老周的疑虑里。对方嘟囔着扫码付款,手机屏幕的蓝光映得陈海生眼角的老年斑格外明显。他数着到账信息里的数字,指尖在裤兜外——这台改装过的台秤,每个月能多带来三万块收入。

暮色渐浓时,他关上档口卷帘门,从三轮车底掏出个铁皮盒,里面码着不同面额的现金。正要锁盒,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小川”的来电。

“爸,今晚回家吃饭吗?”儿子的声音带着电流声,背景里隐约有警笛声掠过。

陈海生指尖一颤,现金边缘蹭过铁皮盒发出细微的响:“回,给你妈捎了新鲜的多宝鱼。”他顿了顿,又补一句,“小川啊,最近市场查得严吗?”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文件翻动的窸窣声:“全省正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尤其针对计量器具伪造数据的行为。”陈海生听着儿子字正腔圆的官话,忽然想起小学课本里的插图——手持天平的正义女神,蒙眼却看得清人心。

陈川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父亲佝偻着背剖鱼。油烟机的轰鸣里,老人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又多了些,围裙带子松松垮垮地系着,露出后腰上那块暗红色的胎记——那是小时候他骑在父亲肩头,用蜡笔涂出来的“地图”。

“洗手吃饭。”母亲端着汤碗从他身边走过,围裙上还沾着面剂子,“你爸今天特意去挑的鱼,说你爱吃清蒸的。”

餐桌中央的多宝鱼蒸得恰到好处,葱丝和红椒丝在热油里蜷成好看的形状。陈川夹起一筷子鱼肉,刚要送进嘴,父亲忽然开口:“小川啊,你们局里...最近忙吗?”

筷子悬在半空,陈川抬眼望去。父亲的筷子在碗里搅动,米饭堆成小山,鲫鱼豆腐汤的油花沾在胡须上,像撒了把碎金。他忽然想起上周局里收到的举报信,附件照片里那个在秤上动手脚的背影,和眼前的老人重叠了一瞬。

“还行,处理了几个农贸市场的案子。”他放下筷子,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爸,您看看这个,是关于计量违法的普法手册。”

陈海生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手册时,铁皮盒里的遥控器突然在裤兜深处发烫。手册第三页的案例分析刺痛了他的眼睛——“某水产商户使用改装电子秤,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被处以罚款并追究刑事责任”。

“现在科技发达,”陈川指着手册上的二维码,“每个市场都装了智能监管系统,台秤数据实时上传云端。”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父亲颤抖的指尖上,“爸,您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意思吗?”

母亲突然咳嗽起来,汤勺撞在碗沿发出清脆的响。陈海生猛地抬头,撞上儿子眼底的光——那是小时候他考了全班第一时的眼神,透亮、执着,像春日里解冻的溪水。

凌晨三点,陈海生蹲在水产市场后巷,手里的螺丝刀在台秤底部划出刺耳的声响。遥控器的电路板己经拆下来,铜丝和芯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某种剧毒的昆虫。

他想起三十年前,抱着襁褓中的陈川在暴雨里狂奔,脚底的积水溅湿了襁褓边缘。诊所的灯昏黄如豆,医生说交不起押金就不能住院,他攥着兜里仅有的五十块钱,忽然看见走廊尽头的体重秤——那是他第一次对“公平”产生怀疑。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陈川发来的消息:“爸,明天上午十点,我来市场做普法宣传。”

螺丝刀当啷落地,滚进墙角的水洼里。陈海生摸出铁皮盒,将电路板碎片混进现金里。远处传来货车的轰鸣,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线,忽然想起儿子周岁时抓周,小拳头紧紧攥住了他递过去的钢笔,却把刻着“招财进宝”的算盘推得远远的。

清晨的市场熙熙攘攘,陈川站在临时搭建的普法台前,投影仪正在播放电子秤防作弊教程。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商户,在父亲的档口前停顿了零点几秒——老人正蹲在地上擦秤,蓝色的围裙洗得发白,露出后腰那块暗红色的胎记。

“下面请大家拿出手机,”陈川举起二维码牌,“我们现在现场演示如何查询台秤的校准信息。”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扫码声。陈海生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悬在“查询”按钮上方,汗滴落在屏幕上,晕开一小块阴影。突然,他听见儿子的声音穿透嘈杂:“根据《计量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按钮按下的瞬间,铁皮盒里的现金突然变得滚烫。屏幕跳转的刹那,陈海生看见儿子站在台上,身后的背景板上印着斗大的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午十二点,陈川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陈海生站在门口,手里拎着那个铁皮盒,遥控器的碎片和现金混在一起,像一堆过期的光阴。

“小川啊,”老人的声音沙哑如砂纸,“你小时候总问,为什么有的孩子能穿新鞋,有的只能穿补丁鞋。爸今天才知道,有些路走偏了,就再也穿不上合脚的鞋。”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斜切进来,在办公桌上织出明暗相间的格子。陈川站起身,看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在光影里明明灭灭,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父亲背着他在积水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边走边说:“小川,以后要做个正首的人。”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陈川翻开案卷,钢笔尖悬在笔录纸上方,“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他抬头望向父亲,“但法律之所以是法律,就因为它对所有人都一样。”

陈海生点点头,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半块月饼:“你妈说,这是你去年中秋没吃完的,一首冻在冰箱里。”

钢笔落在纸上,洇开一小团墨渍。陈川接过塑料袋,冰渣子蹭过掌心,忽然想起小时候过中秋,父亲把最大的那块月饼切成三块,说:“咱们家三口人,一人一块,公平得很。”

窗外传来市法院的钟声,十二下,清亮而悠长。陈海生看着儿子在处罚决定书上盖章,红色的印泥沾在指尖,像朵开在法律文书上的花。他忽然明白,有些重量,终究要放在天平上才能称出分量。

陈川将处罚决定书装进信封时,看见父亲后腰的胎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那是岁月的印记,也是命运的刻度——正如法律的天平,左边托着人情,右边压着法理,而中间那条永不倾斜的中线,叫做“平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