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之风起
悬疑推理
首页 > 悬疑推理 > 摸金校尉之风起
作者:
勺子不打架
主角:
张破虏
作者:
勺子不打架
主角:
张破虏
更新至:
第80章 终章悬念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7.95万字
建安五年,少年张破虏在邙山盗洞目睹父亲被袁绍军虐杀,怀中青铜镜却映照出昆仑山脉的青铜巨门。七年后,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专职盗墓充军资,张破虏凭借半块虎符成为摸金校尉,却在盗掘皇甫嵩墓时卷入更大阴谋——袁家与黄巾军合葬的疑冢、会移动的青铜镜、能改写历史的长生祭坛......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7.95万字
简介
悬疑脑洞
建安五年,少年张破虏在邙山盗洞目睹父亲被袁绍军虐杀,怀中青铜镜却映照出昆仑山脉的青铜巨门。七年后,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专职盗墓充军资,张破虏凭借半块虎符成为摸金校尉,却在盗掘皇甫嵩墓时卷入更大阴谋——袁家与黄巾军合葬的疑冢、会移动的青铜镜、能改写历史的长生祭坛...... ...

第1章 发丘令

建安五年(200 年)

官渡的寒风裹挟着硝烟掠过洛阳城垣。张破虏蜷缩在朱雀大街断壁残垣的阴影里,指尖着腰间半块青铜虎符。错金勾勒的 "摸金" 二字在月光下流转着冷芒,虎目镶嵌的绿松石如凝固的幽潭,符身内侧那道宛城之战时曹军箭镞留下的月牙形凹痕,此刻正硌得掌心生疼。符柄缠绕的蹋顿单于鬃毛泛着暗红,在夜风里簌簌作响,仿佛还带着白狼山战场的血腥气。

三百里外的官渡大营,牛皮帐篷被朔风拍打得猎猎作响。曹操将第七封催粮军报重重拍在案上,竹简震落时带倒了案头那盏青铜雁鱼灯,摇曳的烛火将他眼底的血丝染成猩红。帐外传来士卒虚弱的咳嗽声,更添几分萧索。

"二十万大军每日耗粮百石!" 曹操猛地踹翻绣墩,靴底碾碎满地蜡泪,"郭嘉的屯田策要三年见效,荀彧说动的世族商队刚出许昌就遭袁绍截杀!" 曹操来回踱步,手中的剑柄被攥得发白。

自讨董卓以来,战事频仍,百姓流离失所,税赋锐减。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地广人稠,粮草充足;反观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兖州、豫州久经战乱,民生凋敝。如今对峙官渡,粮草补给成了心头大患。前几日,细作传来消息,袁绍的粮草辎重正源源不断从冀州运往官渡,而曹军粮仓却日渐空虚。

正当曹操焦头烂额之际,谋士程昱进言:"昔年,西汉末年赤眉军掘西汉皇陵,得财宝无数,遂成一方势力;更始帝刘玄麾下,也有盗墓充饷之举。今主公若能寻得大墓,以墓中财宝充作军饷,或可解燃眉之急。"

曹操听闻,沉思良久。盗墓一事,虽为人不齿,但自古乱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汉室衰微,皇陵、贵族墓冢多有被盗,曹操心中己有计较。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甲胄碰撞声,一名亲卫捧着檀木匣疾步而入:"主公,陈留郡丞密报 —— 洛阳邙山有座未被盗掘的东汉大墓。"

铜匣开启的瞬间,玉制舆图折射出冷光。曹操的瞳孔骤然收缩 —— 图上标注的 "车骑将军皇甫嵩墓",封土规模竟比记载中的还要宏大三分。皇甫嵩乃东汉末年名将,破黄巾、败边章,威震天下,其家族墓中陪葬珍宝必定价值连城。曹操的手指无意识着剑柄,想起昨日郭嘉那句 "乱世当行非常之法",喉结滚动间,忽然轻笑出声:"传我将令,即刻组建摸金、发丘两队..."

"摸金符重见天日的时候,来找我。" 老道士染血的手掌死死攥着《淮南子》残卷,指缝间渗出的暗红在 "斩夏侯渊处" 的标注上晕开。张破虏俯身去扶,却见老人浑浊的瞳孔突然清明,枯槁的手指戳着他腰间虎符:"记住,发丘天官符是朝廷敕造,而你父亲的地官符..." 话音戛然而止,最后一丝气息散在残卷空白处的半幅星图上。

酒肆的酒旗突然猎猎作响,张破虏猛地抬头,只见玄色皂纱笼冠破开夜色,王玄通胸前七枚天官符如北斗倒悬,每枚符身的 "曹" 字暗纹都泛着诡异鎏金。他腰间的六棱发丘印突然震颤,印面 "发丘" 二字渗出细密血珠,在羊皮密令的朱砂封印上晕开妖异的纹路。

"明公说,你该兑现宛城的承诺了。" 王玄通指尖划过密令边缘的五爪龙纹,亲兵甲胄下的红绸带随着动作轻晃,那是卸岭力士特有的标记,"袁家那面能预言战事的青铜镜,当真葬身火海?" 话音未落,发丘印突然离地三寸,映得两人面容一片猩红。

张破虏反手按住《鬼吹灯》残卷,泛黄纸页上的寻龙诀在血光中若隐若现。他望着王玄通身后亲兵刀柄缠着的江东鲛绡,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发丘摸金,终有一战。" 喉间泛起铁锈味,他扯出一抹冷笑:"司空府的官印,什么时候管到江湖规矩头上来了?" 夜风卷起他的衣襟,露出内衬暗袋里半枚青铜镜的轮廓 —— 那是他在袁绍旧营找到的残片,镜面裂痕里,还嵌着凝固的暗红血痂。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