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五月,槐花如雪,缀满了徐慧真酒馆后院的枝头。
距离李平安带着一身风霜和无人知晓的秘密回到北京不过一年光景,平安饭庄在前门大街算是扎下了根。
曾经在动荡岁月里相依为命、如今己三十二岁却因蹉跎而未婚的妹妹平玉,也在这难得的平静中显露出了读书的天赋。
然而,此刻厢房里的气氛却像凝滞的冰。
“我不同意!”
平玉把那份印着日文的“东京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重重拍在八仙桌上,“砰”的一声,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水溅出几滴,洇湿了通知书上庄重的印刷字体。
“凭什么让我去日本?北京那么多大学不够我念吗?”
她声音发颤,因为激动,原本搭在肩头的麻花辫滑落到胸前,随着她的呼吸起伏,“哥!你是不是嫌我这么大年纪还赖在家里没嫁人,想把我打发得远远的?” 这句话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和委屈。
李平安还没开口,坐在炕沿边正给怀里的小海喂米糊的丁晓雅先抬起了头,眉头微蹙,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维护:“玉儿!说什么胡话!你哥是那样的人吗?你念书好,有出息,我们高兴还来不及!” 她怀里的小海被姑姑的动静惊了一下,咿呀着往妈妈怀里缩。
正在一旁小桌上安静写作业的娟娟也停下了笔,担忧地看向姑姑和父亲。
李平安看着妹妹眼中复杂的情绪——有对未知的恐惧,有对年龄的敏感,还有对他决定的抗拒。他拿起那张来之不易的公派留学通知书,用袖口轻轻擦去水渍,动作沉稳。几片洁白的槐花瓣被风送进窗棂,无声地落在桌面上。
“坐。”李平安指了指平玉对面的条凳,语气带着长兄特有的沉稳。
平玉梗着脖子站了一会儿,目光扫过抱着弟弟的嫂子、写作业的侄女,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坐下,手指泄愤似的绞着辫梢。
“你看这个。”李平安没理会她的别扭,从抽屉里取出个牛皮纸信封,倒出几张彩色照片——这在79年的北京绝对算稀罕物。照片上是东京街头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超市货架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还有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臂。
平玉飞快地瞥了一眼,嘴角倔强地下撇:“不就是高楼大厦、花花绿绿的东西吗?将来中国也会有!晓雅姐,你说是不是?”她试图寻求同盟。
丁晓雅轻轻拍着怀里的小海,目光落在照片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楼是够高的,东西看着也新鲜。平安,这…就是日本现在的样子?比咱这儿…是强不少?”
“再看这个。”李平安又拿出几份英文资料,“去年日本钢产量是我们的五倍,汽车产量是我们的两百倍。知道为什么吗?”他把资料推给平玉,也示意娟娟可以过来看。
娟娟放下铅笔,好奇地凑到姑姑身边,看着资料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图表,小声问:“爸爸,日本那么小,怎么产得比我们多那么多钢?”
“因为他们技术先进。”平玉不情愿地替大哥回答了侄女的问题。
“技术从哪来?”李平安的手指敲了敲照片上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神情专注的研究人员,“人才。日本战后派了上万留学生去欧美,现在轮到我们向他们学习了。娟娟以后想不想也懂很多厉害的技术?”
娟娟用力点头:“想!”
平玉咬着下唇,声音低了下去:“可我都三十二了…人家都是小年轻出去留学…”
“三十二怎么了?”李平安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正当年!你有基础,有韧性,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你自学日语才多久?己经能看原版小说了!工农兵学员的底子需要补强,日本工科世界顶尖,正是你需要去的地方!平玉,”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首视着妹妹的眼睛,“你是咱们家最聪明、最有潜力的,哥送你出去,不是打发,是托付!托付你去学真本事,给咱家,也给咱们国家,带点真东西回来!你学成回来,这个家才算真正有了技术上的根底和底气!”
院外传来徐慧真指挥伙计搬新酒坛的吆喝声,木桶滚动声咚咚作响。屋内却陷入一种凝重的沉默,只有槐花继续无声飘落,小海在丁晓雅怀里发出满足的咿呀声。
丁晓雅看着丈夫,又看看小姑子,眼中充满了支持和鼓励。
“什么时候走?”平玉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一片飘落的槐花瓣,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年龄的顾虑似乎被大哥的信任和托付冲淡了些。
“下个月十五号。”李平安暗自松了口气,“先去长春留日预备校强化三个月日语,明年西月正式入学东京工大。时间紧,但赶得上。”
“下个月?!”平玉猛地抬头,眼圈瞬间红了,“那…那饭馆年底盘库那么复杂!还有…哥你刚回来一年,身体还没养利索,晓雅姐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小海和娟娟…”她的担忧脱口而出,目光急切地在李平安和丁晓雅之间游移。
丁晓雅闻言,抱着小海站起身,走到平玉身边,空出一只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玉儿,别担心家里。账目我跟你哥学了这一年,年底盘库有老会计帮忙盯着。你哥的身体,”她嗔怪又心疼地看了李平安一眼,“有我看着呢,一顿饭都少不了。你只管安心去学本事。就是…这漂洋过海的,得多长时间才能回来一趟?”她的语气也带上了浓浓的不舍。
李平安胸口一阵发紧。
这一年,妹妹不仅是妹妹,更是他重新扎根北京的重要支撑。
他伸手想揉揉她的头,伸到半空却改成用力拍了拍她的肩,声音刻意放得轻松:“傻丫头,你哥我什么风浪没闯过?日本又不是天涯海角,寒暑假都能回来探亲。等你学成回来,咱们家的好日子才真正开始呢!娟娟,对不对?”
娟娟用力点头:“姑姑学了本事,给我们买好吃的!”
李平安走到床前,弯腰从底下拖出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打开铜锁。
里面整齐码放着几十本厚厚的笔记,纸张还很新,上面全是李平安这一年多凭借惊人记忆力和对未来模糊认知,争分夺秒记录的“未来科技”——从家电电路原理、基础企业管理流程,到模糊记忆中的芯片制造雏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