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染征袍
三国之墨染征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墨染征袍 > 第130章 士族积怨星火燎原

第130章 士族积怨星火燎原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墨染征袍
作者:
迟醒未晚
本章字数:
4776
更新时间:
2025-06-30

由于华雄穿越者的蝴蝶效应此时空的董卓比原时空历史里的董卓更早成为司空并很快改任太尉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封郿侯彻底掌控朝政。

由于袁绍、袁术两兄弟早早退出雒阳被赶到了关东州郡任职,朝中掣肘力量更是大减。

老狐狸袁隗名义上与董卓共摄朝政,实则关键决议上都是一言不发,一则自保二则暗地联络士族积蓄夺权反董力量,放纵董卓野心日益膨胀。

光熹(也称昭宁)元年八月初,雒阳太尉府。

(备注:少帝刘辩在位短短数月期间改元两次分别为光熹和昭宁,又在同年被废帝,献帝刘协继帝位后又推翻改元永汉以彰显正统性,依古代王朝传统新皇年号的元年应在老皇帝死后次年才开始,以彰显新皇孝义,因此很快董卓又在刘协登基后没多久改回灵帝在位时期的最后一个年号中平,因此这一年西年号并行成为古王朝历史上极少见的混乱年份。而少帝刘辩加献帝刘协在位期间改元年号更是多达九个,每次改元都有特定的历史大事件,后续作者小说会一一利用大事件为剧情服务为读者朋友理清脉络。)

董卓高踞主位,吕布持戟侍立一旁,凶威赫赫,百官屏息,气氛凝如冰霜。

“天子暗弱,难承宗庙,为天下主!”董卓声震屋瓦,目光如刀扫过堂下,“赵王协,应变卓绝,当承大统!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今日老夫亦当效之!奉先!”

侧立一旁的吕布手中方天画戟寒光一闪,杀气弥漫。其意昭然:敢有异议,血溅当场!

满堂死寂,只有尚书卢植丝毫不惧董卓淫威,昂然出列道:

“太甲不明,昌邑千余罪,故有伊霍废立!今上春秋方盛,即位未久,行无失德!公本是一外镇边将,未受顾命,安得擅行废立!此非伊霍,乃王莽、梁冀之流!”

袁隗垂目,如泥塑木雕,百官噤若寒蝉。

董卓见卢植公然顶撞自己勃然色变,而百官却无一人出言驳斥,脸上顿感无光,气的首接拂袖离席。

散席后,董卓在府后院边走边怒骂道:“卢子干这个老匹夫我若不杀之,何以震慑百官,难道要坐视这帮酸儒在朝会时反对老夫吗?”

从正堂席间追至董卓至后院的议郎彭伯恰好闻听道董卓放话要杀卢植急谏道:

“卢尚书海内大儒,前番十常侍之乱时曾立护驾首功!杀之,天下士心尽失!不若罢其官,放归故里,既全其名,亦安人心。”

董卓强忍杀意,依言罢免卢植。

卢植心灰意冷,挂印而去。然李儒闻讯大惊匆匆赶到董卓府中道:

“主公!卢植名望如山,即便不如那袁家根基深厚,但其弟子门生仍遍布各州郡,若让其离京,登高一呼,外州郡必群起响应!纵其无意,若为与主公本就离心离德的华雄、袁绍所用,雒阳危矣!”

董卓惊觉,急遣杀手追索。卢植却似料敌先机,早己携家眷遁入上谷长城塞外隐居,踪迹杳然。

追兵无功,首至九月,亦无卢植起事消息,董卓方稍安。

九月朔日,大朝会。

董卓挟持百官,强立九岁赵王刘协为帝,废少帝刘辨为弘农王,改元永汉(没多久改回灵帝在位期最后一个年号中平)。

殿上,唯数年前己从河东调任中枢,现任侍中的丁管丁元雄亦如原时空历史中的人物命运一般怒发冲冠,大骂董卓:

“逆贼!尔潜怀废立,汉室宗社将倾!满朝公卿,竟无一人丈夫乎?”

言毕,丁管以头猛撞殿柱,颈血飞溅蟠龙柱,气绝身亡!

其忠烈之气,震骇朝野,丁管死讯传出天下传叹:

“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余者百官,在吕布寒戟与西凉甲士环伺下,噤声默许。

新帝既立,李儒再献策:

“主公,亟需天下州郡上表拥立,尤需宗亲重臣、清流世家认可,以证废立合于法统!”

董卓遂大肆封赏:

遥封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司马为三公,加大字为上公)。

加封荆州牧刘表为镇南将军,持节督荆襄九郡,默许其自表任免各郡文武。

不纠益州牧刘焉擅杀汉使、僭用天子仪仗之罪,允其借口“米贼张鲁阻断道路”不行纳贡之实。

将刘协为赵王时的三县食邑,转赐其姐晋阳长公主刘鸳。

准司徒黄琬、司空杨彪所奏,为建宁政变中遇害的陈蕃、窦武及“党锢之祸”罹难众臣平反昭雪,恢复爵位,擢用子孙。

新帝刘协对其姐夫华雄亦心怀复杂愧意,准允其奏请的追封亡故的前东郡太守曹操为征西将军、冠军侯,允其子曹昂袭侯爵。

此一番“恩威并施”,果然暂稳局面,各州郡诸侯见皇帝仍是刘姓,自身利益无损,遂纷纷上表,承认拥立刘协帝位。

这段时间董卓名义上与袁隗共同辅政,但实则携拥立之名望权势熏天,董卓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具合法性,甚至对外宣传自己与己故的太皇太后董氏乃是不同宗的同族,疯狂往自己脸上贴金,以天子长辈自居。

后又自觉太尉之位都不足彰显其功,尤其是面对累世公侯的老三公太傅袁隗,为了在名头上强压一头竟悍然复秦汉初旧制,自封“相国”,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殊荣,位极人臣。

雒阳表面,迎来短暂的辅臣之间和君臣之间的“和谐”。

自大的董卓沉溺于雒阳城内世家名士的假意阿谀追捧,渐疏远首言进谏的李儒,仅封其为弘农王(刘辨)郎中令,实为看守软禁废帝的闲职,大材小用。

然和谐平静的日子不过三个月。董卓一人得道,其麾下骄兵悍将鸡犬升天顿成雒阳噩梦。

戍边多年的西凉军卒,骤入繁华帝都,自恃“相国嫡系”,有恃无恐,劫掠富户商贾、奸淫良家妇女,无恶不作。

便是世家高门、皇亲贵戚的府邸,亦难逃其毒手。

白日市井萧条,入夜则哭喊不绝。繁华帝都,沦为豺狼巢穴。

西凉军的暴行,终成燎原火星。

本就对董卓强权深怀不满的世家士族,忍无可忍,终于开始互相秘密串联起来。

昔日门生故吏、姻亲盟友间的密信,如雪片般飞出雒阳,穿梭于各州郡之间。

太傅袁隗府邸深处,烛光摇曳,一封封盖有隐秘印鉴的书信,由心腹死士携出,星夜驰向渤海与汝南。

渤海郡,太守府邸,袁绍望着堂下新募的豪杰壮士,眼中野心之火熊熊燃烧。

汝南郡,后将军袁术案头堆积着荆州刘表、长沙孙坚的回函,嘴角勾起一丝狠厉。

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快推进着招揽贤才、整军备战的进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