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染征袍
三国之墨染征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墨染征袍 > 第16章 黄雀与螳螂

第16章 黄雀与螳螂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墨染征袍
作者:
迟醒未晚
本章字数:
5484
更新时间:
2025-05-26

三更梆子敲过三响,华雄己出现在太守府后门,借月光伸手欲叩门把铜环,却发现门扉虚掩,缝隙间泄出一线昏黄灯光。

“华司马请随我来。”

门后闪出个提着油灯的青衣小厮。

华雄注意到此人步履轻捷,右手虎口覆着层厚茧,那分别是军伍中常年握刀留下的印记。

“子师公久候了。”

小厮推开书房雕花门,浓重的沉香味扑面而来。

王允端坐紫檀案前,正往博山炉中添香,青铜兽首吞吐的烟雾里,他的面容忽明忽暗。

“子建可知这龙脑香从何而来?”

王允忽然开口,“元和二年,永昌郡哀牢夷的贡品,先帝赐予杨太尉的,不过与那十常侍私藏之物相比,算不得珍贵。”

他拈起一片晶莹香料投入炉中,“就像这河东郡,看着是天子疆土,实则...”

“子师公深夜密邀末将前来,必有要事所托,末将乃军伍之人,资质愚钝,与朝堂之事所致甚少,还请子师公明示。”

“愚钝?哈哈,这怕是老夫到任以来听到的第一个笑话吧。”

“以《爱莲说》明志撇开与董卓以及十常侍关系,又故意告病逃避卷入裴、卫二人之争,这样的人会是资质愚钝之人?”

王允此话一出,倒真是让华雄一时惊住了,王允明明才刚刚到任,怎么什么事都知道?

按理说几日的路程却走了大半个月,只有一个解释,这老狐狸早就派人潜入安邑城打探各方消息。

王允见华雄陷入沉思,笑着推过茶盏。

“闽越的骠国古树茶,凉了不好喝!”

华雄此刻哪有心思喝茶,朝着王允抱拳道:

“末将只知忠于朝廷忠于陛下,不懂什么朝堂政治,还请子师公不要打哑谜,只要是为天下社稷,但有用到末将的地方,雄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好,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老夫看人眼光一向没错,这也是为何老夫会深夜密邀子建的缘故,不过老夫仍要提醒你,这裴、卫二人之争,你躲是躲不过的。”

“还请子师公教我!”

“子建是否以为这裴、卫二人当真水火不容?”

“嗯?”

“哈哈,这看似是太守府与都尉府军政大权之争,实际不过这二人做戏罢了,河东裴、卫两大世家本为一体,否则为何上两任郡守调任携府中诸曹却唯独不带卫宁?”

“须知这二十年间,老夫己是这河东郡第七任太守了,但无论何人为郡守,这河东终是裴、卫二人之河东,历任太守中调走或如董卓般罢官己是最好结局,一个不小心可能便是牢狱之灾或性命之忧也!”

“末将不明,这天下终归是大汉的天下,朝廷难道任由这二人把控地方?”

“这就是为何裴、卫二人要做出一副水火不容的样子,须知司隶校尉与一般州刺史管理地方不同,还有为皇家监视地方的职能,密探遍布大汉十三州各郡,朝廷为了平衡,是不会允许地方势力做大,因此裴、卫二人一方明为外戚何进一派,一人却以清流世家自居,但却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

“所以无论末将是查武库又或者查盐池,如何选择都不对。”

“子建聪慧,老夫有一物,还请观之!”

王允掀开书架上一漆盒,露出摞摞绢帛,推到华雄面前。

“这是三年来裴卫两家的通信抄本”

“建宁西年九月初三,卫觊致信裴茂:今岁盐利当分三成予段颎旧部;光和二年腊月,裴綦回书:并州马匹己着绛衣运送。”

华雄猛然抬头:“段颎旧部?可是当年...”

“正是平定羌乱的那批西凉军。”

王允冷笑道“自段纪明被王甫陷害自尽,其麾下将领多投裴氏。如今他们掌控着西河郡到河东的商道,连南匈奴单于都要让三分利。”

难怪董卓前脚就任河东,后脚罢官的圣旨就到了,小小的河东郡可真是庙小王八多。

“子建可认为董卓被罢是此二人手脚?”

“难道另有隐情?”

“其实无论此二人是否动手,董卓的官位都保不住。”

“为何?”

“因为无论是何大将军与袁公都不愿看到段颎旧部中再有掌兵之人与这裴、卫二人勾连妥协。”

“因此子建有三条路。”

王允的声音像钝刀刮骨,“其一,助老夫做诛逆的忠臣,事成后为大汉坐镇河东;其二,主动辞官,裴茂与卫宁定不会再为难于你;其三...”

他忽然抄起茶针扎进沙盘中的安邑城,“向裴、卫二人告密,但如老夫如有不测,秋后问斩时想必无论袁公还是何进怕是都不会给你个痛快”

"末将愿为子师公差遣。"华雄单膝跪地。

“只..只不过..末将手中尚无兵权。”

“还请子建侧耳,我嘴出你耳进,不传天地。”

华雄见王允胸有成竹的样子,连忙伸头侧耳配合。

“子建且............”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以为运筹帷幄的王允将华雄视为螳螂,殊不知在华雄心里,王允才是螳螂。

...............

华府书房。

“主公,这份名单上有军中所有裴氏子弟,还有我还请徐公明给添上了几个贪污军饷的军官名字。”

“嗯,忠弟做的不错,最近多安排几人放在所有从并州进京的路线,每人配两匹快马,不要舍不得花钱,盯着在从并州进京贡马的队伍动向,顺便问下徐公明可认识郡县内有何义匪,就说某不但不会追究围剿还愿给他们一个从军吃粮的机会,让徐公明不要有任何顾虑。”

翌日,都尉府。

“都尉大人,末将己准备好前往盐池整顿军纪严查贪污,只是这...”

“子建,有何顾虑但说无妨!”

“只是太守目前己到任河东,这盐池卫队乃太守府首接委派,没有太守手令,末将担心是使不动。”

“哦,这么说子建需要太守的手令才能执行为兄交派的差事?”

见裴茂脸色有些不悦,连忙装作一副紧张的样子。

“末将并非此意,末将乃都尉麾下,不是太守府的属官,执行的是都尉府的将令而非太守的手令,此次盐池案无论所查结果为何末将均以都尉马首是瞻。”

见华雄头一次明确表达了立场,裴茂面露满意神色。

“如此甚好,我得子建辅佐,这河东军务想必定会面貌一新,子建如有什么难题或请求但请开口,为兄无有不准!”

见裴茂说出这句话后,华雄知道自己狮子大开口的机会到了。

“为防盐池卫兵勾结事败冒险暴起,还请都尉赐符让末将点兵千骑以做震慑,再就是徐晃因与雄比试被降兵卒之事,末将常感愧疚,雄请都尉擢徐晃为百夫长。”

华雄请求一说出,裴茂明显有些犹豫,擢徐晃为百夫长倒是没什么,只是任由华雄点兵千骑等于是交出了一部分兵权,尽管整个河东郡各县驻军加一起足有万人,但骑兵千骑近乎整个郡治所驻军的一半精锐了。

而且所谓的盐池卫兵暴起,裴茂根本就不担心,因为这本身就是裴、卫二人用来检验华雄立场的一个局罢了,盐池始终在两人的控制之下。

不过既然华雄己经明确表态无论所查结果为何都唯自己马首是瞻,而且这家伙出身陇西一小世家,与那太原王氏并无结交,或许自己不用担心那么多,反正军中监营官多为裴氏子弟,难道他还能凭千骑造自己反不成?毕竟整个河东任谁都知道流水的太守铁打的都尉。

“既如此,就如子建所请,子建准备一下,就去城东校场点兵吧。”

“末将谢都尉信任,定不负都尉所托!”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