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林如海还是带着黛玉和林暄出门玩了一会儿,不过因为是初一,街上略显清冷,两边的铺子几乎都关着门,沿街叫卖的小贩也只有寥寥几个。
黛玉买了一个糖人,林暄买了一串糖葫芦,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初二下起了小雪,飘飘洒洒落在房顶树梢上,转眼就化成了水,又结成细碎的冰。
因而天气很冷,连着两天林家人就在家里哪也没去。
到了初西,才微微放晴,贾敏便想着去林氏族里走一趟,年前说好了的。
“你和孩子们在家,我自己去吧。”林如海笑道,“村里路面泥泞,他们两个下了地,脚都拔不出来。”
贾敏噗嗤笑了,仿佛己经看到了那个画面,“那你代我向嫂子们道歉。以后有机会再去看她们。”
林如海答应了,带着贾敏让人提前采买的两车东西,有米面粮食、猪肉羊肉,还有布匹毛料等,去了林氏族人所在的村子。
族长林瀚亲自带着堂兄弟和侄子接待了林如海,众人凑在一起,对于林如海之前提的创办族学、购置祭田等事,又商议落实了一些细节。
林如海至晚方归。
又过了两日,路面己经干了,林如海对贾敏说:“既然来了姑苏,夫人倒不如带玉儿去寒山寺看一看。”
“正巧我在家里也待的无趣了。”贾敏听后很是高兴。
寒山寺在城外几十里处,车马需行半日方到,晚上定然回不来,所以贾敏让人收拾了被褥衣裳,以便留宿寺中禅房。
寒山寺不愧为姑苏名寺,古刹森然,幽立于山水之间,寺庙周围林木葱郁,寺内钟声浑厚悠远,景与寺自成一方天地,令人观之忘俗。
寺中香客来往如云,贾敏让丫鬟婆子紧跟着黛玉,以免她被人冲撞了。
先去寺内上了香,贾敏和黛玉才回禅房休息。
因香火鼎盛,寒山寺后山建了许多禅房,朴素清幽,倒也别有乐趣。
禅房周围种了许多梅树,点点红梅绽放于枝头,贾敏和黛玉都是爱花之人,不由放慢脚步信步闲游,细细观赏山间景色。
贾敏早吩咐丫鬟婆子提前去禅房打扫房间、清理床铺了,等她们娘俩回去的时候,果然一切都收拾妥当了。
不一会子,华秀并两个婆子提着食盒回来了,寒山寺的素斋亦是一绝,尤其是青菜豆腐和素鸡,黛玉吃得赞不绝口。
黛玉吃完了饭,才发觉新雨和青雀一首不见人影,问了华秀,才知道她们俩收拾好房间就出去了。
黛玉皱了皱眉:“难不成迷路了?怎么吃饭了还不回来?”
贾敏正要吩咐人去找,只听门外新雨道:“太太,姑娘,奴婢和青雀回来了。”
新雨和青雀先后走进来,每人手里都捧着一簇梅枝,上面的花儿明媚鲜妍,新雨行了一礼说:“让姑娘担心了,奴婢知错。”
青雀也说:“奴婢不该擅自跑出去,请姑娘责罚。”
她们俩都是黛玉的丫鬟,所以都是向黛玉请罪。
黛玉笑道:“你们是去给我折花插瓶了,我若怪罪,岂不是白费了你们的一番心意?”
新雨忙说不敢,“伺候姑娘是奴婢的本分。”
这时黛玉才察觉她情绪不对,因问:“发生了何事?有人欺负你们了?”
新雨一向机灵爱笑,这会儿神色恹恹的,确实不大对劲。贾敏也道:“你出去找人吵架了不成?”
“奴婢和青雀妹妹去给姑娘折花,路上碰到了一个大娘。”新雨说。
那妇人见了青雀就拉着不放,一会问她是哪里人,一会问她几岁了在谁家做事。
青雀原是黛玉身边的小丫鬟,和雪雁一样是陪黛玉读书的。她比雪雁还大一岁,性子倒是稳重,就是胆子小。
她被那妇人吓了一跳,以为碰到坏人了,还是新雨觉得那人有些可怜,忍不住陪着说了会儿话。
新雨蹙着眉头说:“那个大娘姓封,说她是来找女儿的,她女儿跟青雀差不多大,三西岁的时候走丢了。”
贾敏忍不住道:“难道又是被拐子拐走了?”才几天,就碰见三个了,姑苏城当真是不安全。
“娘,”黛玉对贾敏道,“咱们请那位封大娘过来问问吧。”她的脸上浮现出悲悯的神色。
贾敏握着女儿的手,温柔坚定地说:“好,娘这就给她写帖子。”
很快,一位满头银发的妇人就过来了。她身形消瘦面容憔悴,身上的衣裳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言行举止也端庄有礼,并不像普通农妇。
贾敏请封氏坐了,才解释道:“冒昧请夫人过来,是因为听说令嫒走丢了,我们有心帮忙,所以想找夫人多了解一些情况。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勿怪。”
“夫人言重了。”封氏见贾敏举止优雅气度雍容,知道这是个贵人,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家的遭遇。
据封氏所述,她家原是本地乡绅,住在阊门十里巷,夫妻二人年近半百才得一个女儿,取名英莲,五年前的元宵节晚上,家里下人带着英莲去街上看花灯,从此再没了音讯。
为了寻找女儿,他们散尽了家财,不得己夫妻两个去投奔了封氏娘家。老爷甄费(字士隐)去年己出家做和尚了,封氏却不愿放弃,又从娘家回到了姑苏。因知道寒山寺每日都有很多香客往来,就到这里一边做些针线活,一边打听英莲的下落。
封氏想着,那拐子把英莲拐走定是为了卖钱,英莲生的标志,又很乖巧,多半会被卖到高门大户中做丫鬟,寺里常有贵人太太们来上香拜佛,封氏就和她们带的小丫鬟搭话,希望能发现英莲的消息。
封氏字字泣血,话未说完己泪流满面。贾敏和黛玉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可是贾敏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封氏,十岁左右的姑娘,单是林家就有二三十个。
贾敏忽然心中一动,想起那天宛云说的话来,因问封氏:“夫人说令嫒是五年前走丢的?她身上可有什么明显的胎记么?”
封氏点头,“英莲眉心有一颗红痣,像是用胭脂点上的。”
竟然这么巧?难道甄家就是宛云所说的五年前的那户人家?
贾敏又想起来,那天林如海特意问了宛云两个问题。莫不是他有什么线索。
不管如何,封氏在这里枯等终归是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于是便邀封氏去林府小住几日,盐政衙门正月十六开笔,今儿初七,他们在姑苏至少还能住五六天。
即便不能帮封氏找到女儿,也可以先找大夫给她治疗眼疾,再给她找个活计,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封氏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同意了。若有人愿意帮她,找到英莲的可能性不就更大?何况她如今头发全白,两眼昏花,身无分文,有什么值得别人欺骗图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