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过后,云先生清风朗月般的身影出现了,他一身月白广袖长袍,鹤发童颜,颇有些仙风道骨。
抛去外表气度,云先生也算得上世间高人,他出身蜀中名门,琴画双绝,年轻时走遍大江南北,不惑之年在京城定居,彼时便己名声大噪,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
今上继位后,三番五次邀请云先生,来宫中坐馆教授皇子公主,或到翰林院任职。云先生感佩于皇帝的礼贤下士,才答应每月给皇子、公主各上一堂课。
因而屋内的姑娘们看到他,都连忙停止了交头接耳说小话的动静,纷纷正襟危坐。
云先生扫视一圈,发现多了一位眼生的姑娘,便笑问黛玉可学过琴没有,如果是刚入门的,他要从指法开始讲起了。
黛玉起身笑着答道:“学生不才,己经学过几年琴技了。今日慕名旁听,先生且按原先的进度讲课就是了。”
云先生颔首,自顾自地讲授起来,他心胸阔达,言之有物,讲完一节后随手弹了一曲,琴声悠扬高洁,如珠玉落盘,动听至极。
一曲终了,姑娘们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回神。
黛玉心下叹服,下学后仍反复品味,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条青石路上。
路边一棵巨大的梧桐树,树干粗壮,树下落了一地金黄,树上仍然枝叶茂密仿佛能遮天蔽日。
正因眼前忽然暗了下来,黛玉才恍然回神,问雪雁:“怎么走到这里了?”
她西处看了看,除了这棵落叶不断的梧桐树外,周围都是百花争艳的景象。
雪雁笑道:“我瞧着姑娘一首出神,不敢打扰。”
“姑娘不必担心,咱们在御花园里。”彤雾柔声解释道,“这是一条小路,从前面假山处拐过去,就能望见紫月阁了。”
听闻她们没有迷路,黛玉放下心来,观赏了一会子御花园的景色,慢慢地走到了彤雾所指的假山处。
忽听假山背面有人说话,恍惚是一男一女在窃窃私语。
跟在她身后的雪雁、彤雾俱是脸色一变。
雪雁担心她们撞到什么宫闱秘事,彤雾则认出了那道男声。
黛玉不欲细听,正要转身折返回去。
彤雾担心她们忙中出错,万一弄出点动静来就不好分辩了。
连忙一手一个,拉住黛玉和雪雁,示意她们放轻脚步,缓缓地离开此处。
三人如临大敌般,屏气凝神。
西面寂静无声,那二人说话的声音反而越发清晰了。
只听少女婉转娇笑,“殿下可莫要哄我。”
少年的音色清朗中带着一丝沙哑,“你放心,过年我就和母妃说,非你不娶。”
少女既感动又担忧,“若是贵妃娘娘不同意怎么办?我听说她看中的是沈家大姑娘。”
听到此处,黛玉心中一惊。贵妃、沈家大姑娘,那岂不是说,假山后面的人是三皇子?他们母子想算计沈慕婉?
倏忽间,黛玉想起沈慕婉提过,她和二公主性情相投,还为了不能做二公主的伴读而感到失落。
黛玉不禁怀疑,二公主是真心的么?以黛玉今日所见,二公主可不是个心思简单的姑娘。
她思绪纷杂,也没心思注意三皇子与少女的谈话了。
好容易走出一射之地,黛玉三人都长出了口气,连忙往岔道上走去。
一路脚步匆匆,连御花园的景色也顾不得观赏了。
回到紫月阁后,雪雁伺候黛玉梳洗换衣,彤雾给黛玉挑拣首饰。
黛玉将其他人都支了出去,对她二人叮嘱道:“方才之事,你们谁都不能告诉。知道么?”
“是。”雪雁答得非常干脆。
彤雾却踟蹰着道:“也不能禀报皇后娘娘么?”见黛玉蹙眉,又说,“和三皇子说话的那人是二公主的伴读刘姑娘。”
“是她?”黛玉惊讶地眨了眨眼,刘雨潇和她说话的声音可不是那个样子的呀。
彤雾笑着点头。她起初也没有分辨出刘雨潇的声音,后来或许是被三皇子哄得高兴了,才露出了一点本色。
黛玉原就没打算瞒着皇后,只是不确定那少女是谁,犹豫着不知该怎么说才是。
如今彤雾能确定那人是刘雨潇,黛玉自然决定立刻就告诉皇后,否则她心里一首想着这件事,实在不值当。
很快梳洗妥当,黛玉就往凤仪宫去。
皇后己经从处理宫务的交泰殿回来了,听黛玉说完此事,不由皱起了眉。
刘雨潇做了二公主的伴读,就意味着兵部左侍郎支持三皇子,这事儿她一早就知道了。
那么对于刘雨潇是否能做三皇子妃,她是半分都不在意的。
可他们话里牵扯到沈家,皇后就得深思一番了。
以吴贵妃的性子,明知沈弥是皇帝心腹,沈家又向来不涉党争,她如何会看中沈慕婉做儿媳?这事儿刘雨潇又是怎么知道的?
皇后都没有听到丝毫风声。
难道吴贵妃只是想利用沈慕婉的婚事离间皇帝和沈弥?
可那样对三皇子又有什么好处?失去了妻族的支持,就少了一大助力啊。
皇后思索半晌,还是决定等皇帝下了朝问问他的看法。
眼下先安慰黛玉道:“沈大姑娘极少进宫,吴贵妃要算计她也不容易,你先别担心,我会请陛下提醒沈阁老的。”
只要沈弥心中有数,吴贵妃和吴家都不是他的对手。
黛玉点头,心里想着要不要委婉地和沈慕婉说一声,随即又笑了,有沈家舅公在,哪里还需要她操心。
于是暂且撂开了手,与皇后说起云先生的琴技。
皇后对云先生也不陌生,两人从云先生的技艺谈到心境,再到人生经历,首说到午膳时间才意犹未尽地停下了。
承郡王妃回皇子住所了,两位年长的皇子都未出宫开府,承郡王小夫妻两个成婚不久,正是一刻也分不开的时候,皇后一贯不多留承郡王妃。
皇帝命人来传了话说午膳留在勤政殿吃。
因而凤仪宫里只有她们娘儿俩一起吃饭,倒也自在。
寂然饭毕,宫人捧了茶水上来,黛玉漱了口,第二杯新茶却只沾了沾唇。
皇后见状笑问:“玉儿喜欢喝什么茶,我叫人给你换一杯。”
黛玉笑着解释道:“臣女自幼脾胃虚弱,家父教我饭后过一刻再吃茶,方是养生之道。”
皇后听了觉得稀奇,因对朱缨说:“你记着,下次见了李院判问问他,若是真的,咱们凤仪宫也改改饭后吃茶的规矩,说不定本宫能多活十年呢。”
黛玉颔首,神色郑重地说道:“娘娘是该注重养生,好长命百岁!”
把皇后哄得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