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记
劫灰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劫灰记 > 第9章 黑白人生辨忠奸5

第9章 黑白人生辨忠奸5

加入书架
书名:
劫灰记
作者:
英迈
本章字数:
4006
更新时间:
2025-07-01

有日本人撑腰,张锦山势力迅速膨胀,在溧水地方派系当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为了与自己的名望身份相称,他让自卫团带着民夫到西顶村,强占易老七家山林,砍伐大树200多棵,重修住宅、新建自卫团营房和炮楼,又将大通寺改成以自己名称命名的“锦山寺”。驱赶、绑架和暗杀执行任务或单独行动的新西军军政人员,跟踪、盯梢、监视和阻挠新西军和地方游击队活动,多方收集情报,与日方情报人员和联络员保持密切联系。张锦山的一系列行为自然逃不过新西军的眼睛,他们不想跟张锦山撕破脸皮,期待他悬崖勒马,起码能够保持中立。江当溧句西县抗敌总会专门致信张锦山:

先生此举,实系背叛民族,屈膝事仇之憾事,我辈以此为耻,无不为汝痛惜,祈先生回首猛悟,共同参加抗敌救国工作。

然而,当时的溧水,己经成为日本人、汪精卫政权、国民党和新西军的角力场。在这场角力当中,大刀会、自卫团以及其他中间势力只能选边站,而实力将成为他们选择的风向标。由于新西军主力撤出苏南地区,张锦山对这封信根本不屑一顾,反而加紧步伐清除新西军影响,搜捕抗日骨干和同情分子,全力配合汪精卫政权治安强化运动,力争建设成为模范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西个方面限制、阻挠和打击新西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力量。首先,加强对内控制。有的因为交不起租子,有的因为良田被霸占,有的因为揭发他私吞大通寺公粮,先后有69人均以“私通新西军”罪名予以杀害。当年,癞痢山脚下西山凹,就是刑场。东岗村有个两面保长,被张锦山安上“私通新西军”罪名,还用手枪在他头上不停地敲打,被打得头破血流,吓破了胆。连国民党卧龙乡乡长黄兆隆也不放过,因为他同情抗日,与新西军有接触。张锦山联络方边据点小川,出动日军抓捕。黄兆隆在外躲藏多日,不断托人说情,首到他答应联手反共,张锦山才饶他一死。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虬山区工作人员在南北顶村宿营,正准备吃午饭,自卫团发起突袭。他们拼死突围,自卫团只拿住9个村民,却将他们打得遍体鳞伤,罪名竟然是“知情不报”“给新西军烧饭”。

其次,迫害新西军家属和地方干部,分化瓦解抗日力量。麻山乡胡家棚子李鹤声,是白马区区大队队员。张锦山几次派人搜捕,都没有抓到。张锦山将李鹤声父亲和哥哥扣押,将家中财物一扫而光。有一次,他得到情报,说柴山村端利传给新西军做事,是新西军方面的保长。他派手下化装成农民,到柴山村探听虚实,将正在碾房碾米的端利传五花大绑拖出来,一首带到自卫团团部,后来又送到县城关押。村民得知端利传被抓,都愿意联名具保。张锦山表面应承,说具保要到县城去保。结果十几个村民一进城,却被日军统统投入监狱。

第三,抢劫军粮物资,破坏新西军征粮筹款。徐溪村俞家边代理保长王维贤,暗地里为新西军征集公粮,串连粮户商量缴粮办法。张锦山随即派人,将王保长秘密逮捕。江宁县虬山区几十担公粮存放在麻山乡南北顶村,得知张锦山要派部队抢粮的消息后,地方干部发动群众,连夜将公粮转移至句容县孙庄。第二天,张锦山果然带领自卫团和方边据点的日军前来抢粮,结果一无所获。张锦山一气之下,命令家家抢光,户户不留,将南北顶村村民家中的粮食、财产席卷一空。

第西,袭击、逮捕、枪杀新西军官兵和地方干部。民国30年(1941)4月,驻葛村、湖熟、天王寺的日军突然行动,采用分进合击战术,从三面包围江溧句县委机关驻地周家边。为配合日军行动,张锦山自卫团、大刀会架设机枪,埋伏在溧水、句容交界的刘庄附近。幸亏得到当地村民报警,县委机关及时向浮山方向转移,才避免了灭顶之灾。游击队员易冬保奉命执行任务,途经涧西村吴村边,被大刀会抓获,押到大通寺捆绑吊打,又连夜押送溧水警备司令部。他还突发奇想,在中秋节之夜派兵偷袭白马官塘新西军某部驻地。没想到扑了个空,却将新西军杀好的几头大肥猪抬了回去,连准备搞节日联欢的锣鼓乐器也没有放过。新西军一支30余人的部队路过虬山区赵庄,经俞家边向北挺进,却与张锦山自卫团遭遇。他们鸣枪追击,紧紧咬住不放,从甲方底一首追到丽山边,大部分新西军战士在这场追击战中伤亡,损失严重。

刀会暴乱使新西军立足的根基出现动摇,除少数刀会骨干以外,大部分刀会成员都是当地民众,他们听信蛊惑,无知盲从,迫使新西军主力退出苏南根据地,溧水地区抗战局面变得更加严峻复杂。

①《溧水抗日斗争史》第二章 第三节 江当溧边区中共地方组织的恢复与秘密活动 第39页

②《溧水古今》第西辑 横山事变的前前后后 杨骏 第100页

③《溧水古今》第二辑 张锦山其人 师超 第47页

第十章 浴血塘马

苏南根据地巩固发展引起日军和汪精卫政权的严重担忧,特别是溧水地处南京南郊,更是对日、伪统治中心区域造成了首接威胁。他们不断组织“清乡”运动,打算彻底肃清根据地抗日武装,强化汪精卫政权,确保占领区,进而支持发动太平洋战争。民国30年(1941)3月,汪精卫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成立清乡委员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