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珪的身体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他知道,他的时代还没有开始,
在朱温的寝宫内,朱有珪站在床边,目光阴沉地盯着床上那具被被子紧紧裹住、内脏流了一地的尸体。他的心中充 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的恐惧。
“来人,把这尸体处理掉,密不发丧。”朱有珪低声命令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从们小心翼翼地将朱温的遗骸抬出,朱有珪则迅速转身,对身边的亲信说道:“立刻派人去东都,假传圣旨,命 令朱友贞诛杀朱友文。”
亲信点头应是,随即匆匆离去。朱有珪站在窗前,目光远眺,心中暗自盘算:“朱友贞,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在东都,朱友贞接到朱有珪派人送来的假圣旨,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面对圣旨,他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来 人,将朱友文拿下,诛杀!”
朱友文被突如其来的士兵包围,他惊慌失措,大声喊道:“朱友贞,你这是做什么?我何罪之有?”
朱友贞冷冷地看着他,沉声道:“这是圣旨,你不必多问。”
朱友文被押赴刑场,他的妻子王氏在洛阳尚未离开,得知丈夫被诛杀的消息,她悲痛欲绝,却不知更大的危险正悄 然逼近。。
朱有珪派出的另一队人马迅速赶往洛阳,目标首指王氏。王氏在府中被捕,她挣扎着,怒吼道:“你们这是做什 么?我丈夫何罪之有?”
捕快冷笑一声:“王氏,你丈夫己经伏法,你也难逃一死。”
王氏被押赴刑场,她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两天后,朱有珪派去东都的人回来了,他向朱有珪报告:“殿下,朱友文己经被朱友贞诛杀。”
朱有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立刻下令:“好,立刻准备发丧,对外宣称朱温临死前传位给我”。
朱温的遗骸被草草入殓,朱有珪站在灵前,面色凝重,心中却在暗自窃喜。他知道,这场权力的游戏,他己经赢了 一半。
“朱友贞,你做得很好。”朱有珪低声自语,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在朱有珪的精心策划下,朱温的死讯被暂时掩盖,而朱友文和王氏的死,则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朱有珪 站在朱温的灵前,心中暗自发誓:“我一定会坐稳这个位置,绝不让任何人夺走。”
朱有珪的计划虽然阴险,但他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他利用朱温的死,巧妙地掌控了局势,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 间。然而,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朱有珪知道,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在这场乱世中站稳脚跟。
在朱有珪的府邸内,韩琴轻步走入书房,见朱有珪正皱眉沉思,便轻声劝道:“殿下,如今局势未稳,何不多拿出 些金银,赏赐各位,以拉拢军心?”
朱有珪抬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点头道:“韩琴,你所言极是。我这就命人准备金银,分发给各位将领。” 韩琴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殿下,此举不仅能稳定内部,更能彰显您的慷慨与仁德。”
朱有珪闻言,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准备金银,分发给京城的各位将领。不久,京城内便传开了朱有珪慷慨赏赐的消 息,将领们皆大欢喜,纷纷称赞朱有珪的仁德。
然而,朱有珪的赏赐虽然笼络了内部,对外政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杨师厚,这位原本留守在魏州的大将,见朱 有珪的赏赐并未波及到他,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满。
杨师厚站在魏州的城墙上,目光远眺,心中暗自盘算:“朱有珪,你赏赐京城将领,却将我遗忘,这是何意?”
就在此时,罗周翰匆匆赶来,见杨师厚面色不善,连忙劝道:“杨将军,朱有珪赏赐京城将领,未必是忽视您,或 许只是时机未到。”
杨师厚冷笑一声,沉声道:“罗周翰,你不必多言。我自有主张。”
罗周翰见杨师厚态度坚决,心中一惊,连忙退下。杨师厚则趁机发动兵变,赶走了罗周翰,占据了罗周翰的位置。
朱有珪得知杨师厚兵变的消息,心中一惊,连忙命人安抚杨师厚,并将他安置在魏州,任命他为天雄军节度使,即 原来的魏国军节度使。
在朱有珪的府邸内,他正与韩琴商议如何稳定局势。朱有珪沉吟片刻,说道:“韩琴,罗周翰虽被杨师厚赶 走,但他在军中仍有威望,不如将他调任宣义军节度使,以示安抚。”
韩琴点头称是,随即建议道:“殿下,此举甚妙。罗周翰若得重用,必会感激涕零,忠诚不二。”
朱有珪微微一笑,立刻命人拟旨,将罗周翰调任宣义军节度使。罗周翰接到旨意,心中虽有波澜,但也明白这是朱 有珪的权宜之计,只得领命前往宣义军。
与此同时,护国军节度使朱友谦镇守河中,他年少时曾是强盗,后被朱温收为养子,朱温篡唐后加封他为翼王。 朱友谦得知朱温己死,心中悲痛,对部下哭诉道:“先帝勤恳数十年,方有此基业,前天发生不幸,据说是逆臣 作乱。然而我守藩有责,未能赶去清除叛逆,真是一大恨事声。”
部下们见朱友谦如此悲痛,纷纷劝慰:“将军,先帝在天有灵,必会理解您的苦衷。如今局势未明,我们更应坚守 岗位,等待时机。”
朱友谦擦干泪水,目光坚定,沉声道:“你们说得对,我朱友谦虽不能亲自为先帝报仇,但必会坚守河中,等待时 机,为先帝讨回公道。”
朱友谦的忠诚与悲痛,在河中传为佳话。他每日操练兵马,加强防御,时刻准备着为朱温复仇。
朱有珪得知朱友谦的举动,心中虽有忌惮,但也明白朱友谦的忠诚不容置疑。他命人送去书信,安抚朱友谦,并称 诺会为他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