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见状,知道李西心中还是有个结。她叹了口气,道:“李西,你媳妇煮了发芽的土豆给你吃,是她不对,但她也是无知。你如今拉了肚子,身体受苦,但打骂她并不能解决问题。”
“你应该好好跟她说说,让她以后注意。再者,你如今身子不适,还是去看看大夫为好。本官可以差人去请大夫来,你看如何?”
李西听了朱七七的话,心中那股怒气渐渐消了些。
他看了看自己媳妇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又想了想朱七七的话,终于点了点头:“那……那就麻烦大人了。”
朱七七见状,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让张捕头去请大夫,自己则留在原地,看着李西和他媳妇,心中不由高兴起来,待会儿治好了李西的肚子痛,问问他,从何处得到的这土豆。
这土豆高产,要是能够找到大量土豆种子,让老百种植成功, 想来能够暂时解决凉县一半的温饱问题。
朱七七正想得高兴,大夫很快就被张捕头请来了,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药箱,步履稳健。
他仔细为李西把了脉,开了几副药,嘱咐他好好休息,近日只能吃些清淡的食物。
李西媳妇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李西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头,对朱七七说:“大人,多谢您了。我之前……是我太冲动了。”
朱七七微笑着摇了摇头:“无妨,李西,你记住,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有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商量,不要动辄打骂。你媳妇也是你的家人,你要好好待她。”
李西憨憨地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
朱七七不由心下叹息一声,都是贫穷闹的事,瞧这李西夫妻两人,也是没有吃食,才闹出这档事,李西打骂媳妇的行为,只要好好教导,定能扭转过来。
想到此,朱七七再次严肃道:“李西记住了,以后切不可打骂媳妇,有话好好说,知道吗?要是让本官发现了,定打你板子,让你尝尝被打的滋味如何”
李西身体颤抖了一下,不由抓抓头,再次傻笑道:“大人,小的再也不敢了!”
朱七七却突然扬起一张笑脸:“李西,你带我们去你家看看吧。”
“大人,要去我家?”她的态度转变得得太快了,李西一时间怀疑自己听错了。
“对,去你家看看黄果。”朱七七再次肯定答道。
李西一愣,随即点点头,带着朱七七、朱成刚和张捕头拐进了一条小巷。
原来李西家就在这附近,怪不得会在这里遇见。
小巷两旁都是破旧的土坯房,偶尔有几家门前种着一些蔬菜,但大多都显得破败不堪。
李西的家就在小巷的尽头,一座破败的土坯房,屋顶的茅草己经发黑,墙壁上斑驳的泥土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李西推开门,邀请他们进屋。屋内陈设简陋,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把椅子外,几乎一无所有。
但朱七七注意到,在屋角堆放着一些黄果,啊不是,是土豆,大约有五六公斤左右的样子。
“李西,这就是你之前提到的会发芽的黄果吗?”朱七七走上前去,仔细查看。
李西点点头,有些疑惑地看着朱七七,“大人,正是黄果,大人叫它是土豆么?”
朱七七没有回答,只是拿起一个黄果仔细端详。她发现这些黄果竟然真的是土豆,心中一阵狂喜。
现在再次验证黄三口中的黄果就是土豆,而土豆是一种高产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能在西凉县大量种植,或许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其实她空间里面小别墅有个仓库,仓库里囤积着很多土豆,还有其他农作物的种子,只是目前还打不开门,更何况她也需要一个合理理由,才能拿出空间的土豆。
现在有了这些土豆,她担心的问题就好办了。
她高兴放下手中的土豆,转头对李西道:“李西,你能否告诉我,这些土豆是从哪里来的?”
李西虽然疑惑,但还是如实回答:“这些土豆是我从一个外地客商那里买来的,它们自己会发芽生长,我觉得好奇全部买回来啦,正准备煮了吃呢?。”
朱七七心中暗喜,她笑道:“李西,你家的黄豆我全部都买了,给你三两银子。”
“大人,这些黄果不值这么多钱,大人要,小人送给大人。”李西战战兢兢道。
朱大人莫不是糊涂了,这些别人不要的黄果,愿意给自己三两银子。
“不必惊慌,李西,你的土豆值这些银子!你再找那个客商,问问他还有没有,如果有,全部买来,本官有大用。”
朱七七说着话,掏出身上银两递到李西手上。
李西看着手中的银子,只觉得做梦一般,大人是好人啊。
“朱大人,请座。”李西娘子这时却开口道。
朱七七转头看向李西娘子,她刚才一进屋就打水洗脸,显得整个人焕然一新。
让朱七七不由眼前一亮,只见李西娘子虽然一副农妇打扮,却难掩她姣好的面貌,一张精致的瓜子脸,柳眉杏眼,古铜色的肤色,因为身怀有孕,身段,浑身上下透着股成子的韵味。
贫穷的西凉县,一个小小农妇,却拥有这般姿色,难得啊。
“李娘子不必客气,本官还有要事要忙,先走了!”
朱七七站起身来对李西表示感谢,并告诉他自己可能会再来拜访。
离开李西家后,朱七七决定回县衙后立即将土豆种上,等她种植成功了,再着手推广土豆种植。
不过眼下,还要继续体察民情,朱七七让朱成刚提着到手的土豆,又继续在市集上走动。
她看到那些卖菜的百姓,菜色都显得有些蔫黄,显然是缺乏照料。
她又看到那些乞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中更是难过。
她决定,要从源头上解决西凉县的贫困问题。她要想办法引进新的农作物,提高百姓的收成。
她要想办法开设学堂,让百姓们学习知识,不再因为无知而受害。
她还要想办法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让西凉县的经济活跃起来。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努力。朱七七知道,她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