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黛玉不还泪
重生之黛玉不还泪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之黛玉不还泪 > 第34章 临别赠礼,曲终人散

第34章 临别赠礼,曲终人散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黛玉不还泪
作者:
三条咸鱼精
本章字数:
3478
更新时间:
2025-06-06

黛玉即将迁居县主府的消息,如同投入贾府死水微澜的最后一颗石子。芷兰院内,却是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西爷胤禛的回信和几大箱江南特产己由苏培盛亲自押送而来,不仅带来了对黛玉的关切,也隐含了对宝钗之事的首肯。

黛玉看着那些精致的苏绣、清雅的杭扇、香甜的苏式糕点、上好的龙井碧螺春,以及特意为姑娘们准备的成套湖笔徽墨、澄心堂纸,心中微暖。胤禛的细心,让她在即将告别这方天地时,也存了一份体面回馈的心思。

“紫鹃,按我拟的单子,将西爷送来的土仪分好。”黛玉吩咐道,“赵嬷嬷,钱嬷嬷,烦请二位帮我看着些。”

很快,一份份包装精美、搭配得宜的礼物被分装妥当。黛玉特意交代:

给探春一匣子上等徽墨、湖笔,配一刀极品澄心堂纸。探春擅书,此物最合她心意。

给迎春几匹素雅名贵的云锦,一尊小巧的青田石素面香炉,几匣子苏合香。迎春性静,不喜张扬,这些雅物正合她。给惜春一套紫砂“竹报平安”茶具,配几罐雨前龙井和碧螺春。惜春近年渐通茶道,此物可伴她清修。给李纨 一套与惜春同款的紫砂“竹报平安”茶具,配几罐雨前龙井和碧螺春。另加两匹厚实柔软的松江细棉布,道:“珠大嫂子持家辛苦,这棉布贴身穿着舒服,给兰儿做里衣也好。”

给王熙凤送了两匹颜色鲜亮活泼的杭绸(鹅黄、桃红),一个精巧的竹编双层食盒,几包采芝斋的松子糖、枣泥麻饼等苏式点心。黛玉特意道:“凤姐姐管家理事最是操劳,这点心给巧姐儿甜甜嘴。这绸子鲜亮,给巧姐儿裁两件小裙子穿着精神。” 凤姐收到时,想起黛玉之前对巧姐儿的用心,心中感念,眼圈微红:“林妹妹总是这般周到!”

给薛宝钗一匹颜色清雅,质地轻软的天水碧杭罗,一套紫砂“竹报平安”茶具,配几罐好茶。黛玉看着她,眼神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轻声道:“宝姐姐,此去山高水长,各自珍重。” 宝钗深深看了黛玉一眼,接过礼物,屈膝一礼:“谢县主厚赐,宝钗铭记于心。” 两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给邢夫人送去了两匹厚实的妆花缎(颜色略老气,但贵重体面),一包上好的杭白菊。邢夫人虽糊涂,但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王夫人那里 黛玉并未亲自准备,只让赵嬷嬷按例送去了一包杭白菊并一小罐野蜂蜜(仿照之前给凤姐的规格),礼数不缺,却无半分暖意。王夫人称病未露面,由周瑞家的代收,脸色尴尬至极。

黛玉特意给贾环准备了一套适合少年郎的笔墨纸砚,外加几包精致的苏式点心和松子糖。她对赵姨娘派来领东西的小丫头道:“环哥儿正在进学,这些笔墨用得着。点心给他甜甜嘴,读书也辛苦。” 这举动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贾环这个透明人,何曾被人如此记挂过?消息传到赵姨娘耳中,她又是惊讶又是复杂,对着贾环嘟囔:“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林丫头……倒是个不踩低拜高的。”

给贾兰一套与贾环同规格的笔墨纸砚,几包点心。李纨代收,连声道谢。

各处有头脸的管事嬷嬷、大丫鬟 黛玉也没忘记,由赵嬷嬷和钱嬷嬷出面,按等级分发了些茶叶、点心和尺头(普通绸缎),既不张扬,也全了礼数,赢得一片真心实意的感激和“县主仁厚”的赞誉。

礼物分发完毕,芷兰院正厅内气氛有些微妙。众人看着手中或贵重、或贴心、或出人意料的礼物,再想想黛玉即将离开,心中滋味各不相同。羡慕、感慨、不舍、敬畏……交织在一起。

黛玉在众人目光中缓缓起身,环视一周,声音清越平和:“诸位姐妹,嫂子,还有环哥儿、兰儿、巧姐儿,玉儿蒙圣恩,赐府待嫁,后日便要迁往县主府了。”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真挚而疏离的笑意:

“在府中这些年,承蒙老太太、舅母们照拂,与姐妹们相伴,玉儿铭感于心。今日些许江南土仪,不成敬意,聊表心意。待县主府安顿妥当,玉儿定当给姐妹们下帖子,请诸位过府一聚,喝茶赏花,再叙情谊。”

探春率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郑重行礼:“恭喜林姐姐!贺喜林姐姐!姐姐心意,探春愧领。待姐姐乔迁之喜,定当登门道贺!” 她眼中是真挚的祝福和对黛玉这份周全的感佩。

迎春、惜春、李纨也纷纷上前道贺、道谢。

凤姐拉着巧姐儿的手:“巧姐儿,快谢谢林姑姑!姑姑疼你呢!后日姑姑搬新家,咱们去给姑姑暖房!”

薛宝钗深深一福:“县主盛情,宝钗心领。静候佳音。”

连贾兰都似懂非懂地跟着母亲行礼。

在一片或真心或客套的道别声中,一曲终究罢了,各自离去不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