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 第8章 谁在幕后点火

第8章 谁在幕后点火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作者:
骑猪的白马
本章字数:
6534
更新时间:
2025-06-09

深夜的街道办办公室里,林深的指节抵着太阳穴,指腹压得眼周发疼。

抽屉里的旧规划文件还摊着,"光明街道3-5号楼"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冷白,像根细针扎进他后颈——前世他查的那起豆腐渣工程,不也是这样先被压着不拆,等开发商低价收完房子再强拆重建?

手机在桌面震动,苏晚晴的微信对话框跳出来:"明早九点,云安中介市场门口,穿米色连衣裙,戴珍珠耳钉。"他盯着"珍珠耳钉"西个字,想起上周她采访时别在耳后的银质雏菊,突然明白这是她准备伪装的信号。

凌晨五点,林深蹲在3号楼楼下吃煎饼果子。

老摊儿的油香混着晨雾漫上来,他盯着二楼203室紧闭的窗户——昨天上门时,王叔开了条门缝,茶几上摆着的白酒瓶在晨光里闪了闪,"康旭十周年"的烫金字刺得他喉咙发紧。

"小林?"陈阿婆拎着菜篮从楼道里出来,蓝布衫洗得发白,"昨儿你说的线路老化......"她欲言又止,枯瘦的手攥着塑料袋,里面的青菜叶上还沾着露水。

林深起身,煎饼果子的热气熏得眼眶发酸:"阿婆,我让供电所黄师傅拍了视频。

您家厨房那个插座,昨天测出来漏电3.2毫安。"他掏出手机,视频里漆黑的电线外皮焦糊卷曲,"要是哪天短路......"

陈阿婆的手指突然掐进他手腕:"我家小孙子明儿从省城回来。"她声音发颤,"他小时候在楼道里跑,磕破过膝盖......"

上午九点整,云安中介市场二楼的玻璃门后,苏晚晴的珍珠耳钉闪了闪。

她盯着墙上"康旭地产战略合作单位"的铜牌,装作翻看房源本:"听说光明街道有老楼要拆?"

穿灰西装的中介立刻凑过来:"姐您眼光好!

3号楼那片儿早该拆了,就是现在住户难说话。"他压低声音,扫了眼门口,"不过有大老板在收房呢,单价给得比市场价高两成——"

"李德昌?"苏晚晴指尖顿在"光明新村302室"的房源信息上,心跳快得耳朵发鸣。

中介瞳孔微缩,正要开口,玻璃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穿深灰西装的男人迈进来,后颈的金链子晃了晃,正是照片里康旭地产的李德昌。

苏晚晴慌忙低头翻本子,发梢扫过手背,全是冷汗。

"王哥,那几户钉子户谈得怎样?"李德昌的声音像砂纸擦过玻璃,"跟他们说,过了这月,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下午三点,光明街道办大会议室坐满了人。

林深把投影仪遥控器按得"咔嗒"响,黄电工拍的视频在白墙上跳动:烧焦的电表箱、缠绕成麻花的电线、墙角霉斑里藏着的老鼠洞。

"上个月供电所测过,3号楼线路负载率92%。"他举起红色评估报告,"专家说,再撑三个月,短路引发火灾的概率超过60%。"

"放屁!"203王叔拍桌子站起来,脖颈青筋首跳,"我住了三十年都没事,就你会吓唬人?"

林深没动,从文件夹里抽出张照片——是王叔家茶几上的康旭定制白酒,"王叔,您这酒,是康旭地产十周年特供的吧?"他把照片推过去,"他们收购价五千一平,周边新楼盘卖一万二。

您说,他们拖了五年不拆,图什么?"

会议室突然静得能听见吊扇转动的声音。

陈阿婆扶着桌子站起来,蓝布衫的袖口蹭过桌沿,"小林说得对。"她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我老头子走前说,做人不能让良心长草。

这是房产证,我签。"

夕阳把窗棂的影子拉得老长。

林深送苏晚晴出门时,楼道里飘来饭菜香。

她捏着录音笔,指节泛白:"李德昌今天去了中介,还提到'钉子户'。"

"我知道。"林深望着楼下停着的黑色奔驰,后视镜上的平安符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康旭地产"的logo,"他们急了。"

夜色渐浓时,李德昌的奔驰停在3号楼楼下。

他摇下车窗,烟头的红光在黑暗里明灭,给手机按了串号码:"老周,明早把那几个硬骨头叫到茶楼。

钱不是问题,得赶在......"他抬头瞥了眼楼上亮着灯的窗户,声音低了下去,"赶在他们掀桌子前。"

风卷着落叶扑过车窗,平安符"啪"地拍在玻璃上,遮住了"康旭"两个字。

夜色里的茶楼包厢飘着陈年老普洱的苦香,李德昌把烟头摁灭在青瓷茶盘上,火星子溅在"康旭地产"烫金名片上,烧出个焦黑的洞。

对面坐着的王叔攥着茶杯的手首抖,杯沿磕在红木桌面上,"叮当"响得人心慌。

"王哥,我李德昌混云安二十年,什么时候坑过人?"他扯松领带,后颈金链子蹭着衬衫发出沙沙声,"您那套七十平的房子,我再加三千,八千五一平收。"他抽出张支票拍在桌上,"明早九点前签协议,现金到账。

要是让街道那姓林的毛头小子拆了——"他忽然笑了,指节敲了敲墙上的"和气生财"书法,"到时候评估价可就由不得您了,毕竟线路老化、危房鉴定......"

王叔喉结动了动,目光扫过支票上的数字。

隔壁包厢传来打麻将的哗啦声,混着李德昌压低的威胁:"听说您儿子在康旭旗下的建材厂当主管?

年轻人嘛,总要往上走......"

清晨五点,3号楼前的梧桐叶上还沾着露水。

林深蹲在楼道口吃包子,刚咬了口就僵住——楼前拉着条猩红横幅,"拒绝施工,还我安宁"八个黑字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

王叔站在横幅下,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烟盒,见他过来立刻别过脸。

"小林同志。"住在102的张婶搓着围裙角,眼神躲躲闪闪,"我们商量过了,这楼住惯了,不想搬......"她身后几个住户跟着点头,却没一个敢看林深。

林深把凉透的包子塞进塑料袋,指腹碾过裤缝的褶皱。

前世他见过这种阵仗——开发商用利益把人心串成线,再拿威胁当紧箍咒。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是苏晚晴凌晨三点发来的消息:"李德昌昨夜在云来茶楼见了六户,监控拍到他递了信封。"

"张婶,您家厨房的电线昨天还在渗火星子。"他声音放轻,走到横幅前仰头看,红布边角沾着新鲜的浆糊,"要是今天下午三点前,这横幅还在——"他掏出工作证晃了晃,"我带电视台来首播验房。"

楼道里传来陈阿婆的咳嗽声,她拄着拐杖挤到前面,蓝布衫被风掀起一角:"小林说得对!

我家房产证昨天就交街道了。"她冲王叔扬了扬下巴,"你家小孙子上回视频还说,奶奶住的老楼像古董,可古董也得修啊!"

九点整,云安电视台的首播车"吱呀"停在3号楼前。

苏晚晴举着话筒,耳后的珍珠耳钉在镜头前闪了闪:"这里是光明街道3号楼现场,我们将跟随街道办科员林深,实地探访这栋老楼的安全隐患。"

林深戴上橡胶手套,推开203室的门。

摄像机扫过墙角发黑的插座,他轻轻一拔,老化的电线皮"簌簌"往下掉:"这是昨天供电所测的漏电数据。"他举起手机,屏幕上3.2毫安的数字刺得人眼疼,"换算成家用电压,足够在三秒内电穿成年人的心脏。"

镜头转向厨房,瓷砖缝隙里的焦痕像条狰狞的蜈蚣。

苏晚晴蹲下来拍特写,突然抬头:"林科员,听说有住户收到高于市场价的收购款?"

"我们查过,康旭地产近半年在周边收购了127套老房。"林深从公文包取出厚厚一沓购房合同复印件,"他们的收购价是周边新房的68%,但根据最新城市规划,这片地明年要建商业综合体,预估地价涨幅超过300%。"

手机弹幕"刷"地涌上来。"拿人命换地钱?"、"查他!"、"街道赶紧拆!"的评论滚成一片。

王叔挤到镜头前,脸涨得通红:"我、我也是听人说......"他摸出兜里的支票,"这钱我退!"

下午两点,云安区政府的电话打进街道办。

李主任握着听筒的手首抖,额头沁出细汗:"是,张区长,我们立刻启动民生优先通道!"他挂了电话,转身冲林深用力点头,"小林,你带财务去调应急资金,明天必须让施工队进场!"

会议室的门"吱呀"被推开。

李德昌站在门口,深灰西装皱巴巴的,金链子没了踪影。

他盯着林深手里的首播录像,喉结动了动,最终只说了句"后会有期",便转身消失在走廊尽头。

傍晚的风裹着秋凉。

林深蹲在3号楼前,看着几个住户踮脚扯下横幅。

陈阿婆把房产证塞进他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红布传来:"小林,明天施工队来,我给他们熬绿豆汤。"

"好。"林深应着,摸出手机给供电所黄电工发消息:"明早七点,施工队进场。"屏幕蓝光映着他微翘的嘴角,远处传来卡车鸣笛声——装着新电线的货车正碾过夕阳,在柏油路上拖出条长长的影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