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三天的学习活动
一天的活动结束,宋书意只觉得腿和脚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她和同屋的售货员找招待所的服务人员要了热水泡脚。
学习任务一共三天,第二天是两场经验分享会,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上午的经验分享会开完,宋书意去火车站接了周爱梅和宋老大,两个人的眼睛都是红肿的,神情难掩激动。
没有过多寒暄,三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去了青城第一人民医院。
宋书意算是体会到了有熟人的好处,他们去了之后,吴向东第一时间找人安排了手术室。
虽说是小手术,但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时间依旧是那么漫长。
手术中的红灯熄灭,宋书意和周爱梅站起来,手术室里推出一个人,宋老大在麻药的作用下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做手术的医生摘下口罩:“病人状态很好,最迟明天上午就能醒。”
“谢谢医生,谢谢。”周爱梅捂着嘴呜呜哭,仿佛要把这些年担惊受怕的情绪都哭出来。
中午到了饭店,宋书意照着之前在山城第一人民医院的做法,用五个大红苹果换食堂师傅帮忙做了一份鱼汤,鱼片还是她在空间买的。
冬天蔬菜难得,水果更是稀少,圆润光滑的红苹果在网兜里挨挨挤挤,离着老远就能闻到香甜的苹果味。
食堂师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熬出来的鱼汤奶白奶白的,鱼片爽滑,鱼汤浓厚,只用了一点盐和味精提味,给病人补身体正合适。
熬好的鱼汤装了一盆,宋书意还装了一大碗给吴向东送去。
起初吴向东不肯收,宋书意劝道:“吴医生您就收下吧,给我哥哥治病的可不止您一个医生,我可不是专门给您带的。”
她这话说得俏皮,吴向东到底没有拒绝。
如果是单给他一个人的,拒就拒了,但他不能替同事们拒绝。
病房里周爱梅已经吃完了饭,正在用棉签给宋老大的嘴唇点水。
宋书意拎出一个保温壶,把剩下的鱼汤装进保温壶里,叮嘱道:“妈,我下午还有一场会,等我开完了就来找你,大哥要是有什么情况你就按床头的铃。”
周爱梅怔怔地看着将一切事务都安排妥当的女儿,恍然发觉从前那个总是趴在她腿上哭闹不止的娇气小姑娘已经长这么大了。
下午的经验分享会结束得很快,各市学习小组只有带队的主任们被留下,安排第三天的活动事宜。
宋书意匆匆回到医院,周爱梅正和隔壁床的大姐聊得火热,见宋书意来了朝着她招手:“囡囡宝快过来,一下午累坏了吧,桌子有妈刚倒的温开水。”
宋书意先给人打了招呼才抱着罐头瓶子喝了大半杯。
周爱梅说她晚上给宋老大喂了点鱼汤,又说下午吴向东来看过一次,都是一些再寻常不多的家常闲话,宋书意却听得认真,时不时附和几句。
周爱梅说了半天才扭捏着开口问:“囡囡宝,你这个……保温桶花了多少钱啊?”
宋书意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啊?妈我没跟你说吗,保温桶是供销社发给表现最好的售货员的奖励。”
说罢还倒打一耙,“难怪我昨天没听到妈夸我,我还以为是你觉得保温桶不好呢。”
小姑娘鼓着嘴状似委屈,实则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满是狡黠。
隔壁床的大姐帮腔:“咋不好呢,百货大楼里一个保温桶得小二十块呢,大妹子你有福气啊。”
周爱梅笑得合不拢嘴,嘴上也不谦虚:“大姐你可说对了,我这闺女最孝顺了。”
医院没有多余的床位,周爱梅打算熬一晚上,等明天宋老大醒了再说,宋书意没同意,花一块钱租了个折叠床。
第三天的学习活动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青城市总供的人领着各市学习小组辗转于青城的供销社、百货大楼。
售货员是铁饭碗,拿公家的工资,非但不需要看顾客脸色,来买东西的顾客反而要看售货员的脸色,因此青城售货员的态度和山城那边大差不差。
只有最后参观的友谊百货大楼出了点茬子,学习小组正好撞见百货大楼的售货员训斥买东西的顾客。
年迈的老人领着六七岁的小孙子,在售货员的训斥声中低声哀求。
起因不过是老人的小孙子没忍住诱惑偷拿了家里的钱,在百货大楼买了两只精美的印花铅笔,虽然只有两毛钱但是庄稼人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老人带着小孙子来是想把铅笔退掉。
按理说丝毫没有使用痕迹的铅笔是可以退的,但是那个售货员却嫌弃老人皴裂的大手和灰扑扑的衣服,硬说他们把铅笔弄脏了,就是不给退。
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却只敢嘟囔两句,不敢上前帮忙说话,别看其他售货员不说话但是都关注着这边,万一帮忙说话被他们记住了,下次来被刁难的就是自己。
全省的学习小组都目睹了这一幕,难免不会有人背地把这种事上报省总供,到时候整个青城市总供都要跟着吃挂落。
青城市总供的人脸色铁青,二话不说走向前,“你这个同志怎么回事,就算顾客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可以用可亲可敬的态度合理的拒绝,怎么能因为不合理要求就生气呢?”
这明显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把责任推到老人身上,也是为了堵住身后的学习小组的嘴。
老人吓得声音都哆嗦了:“俺没讹人,俺不敢讹人,俺不退了。”
说着就拉着孩子要走。
青城市总供的人却拉过老人的时候,假模假式的关心几句,又自掏腰包给了老人一块钱:“大娘,谁家的日子都不容易,我确实没法给您退货,这一块钱您拿着,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送走老人,青城市总供的人脸上总算出现了笑容,欲盖弥彰道:“我们青城的百货大楼十分亲民,每个顾客来到这里都会受到宾至如归的待遇,咱们接着参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