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秦良玉
巾帼英雄秦良玉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巾帼英雄秦良玉 > 第十七章 《邱党私盐入蜀道》

第十七章 《邱党私盐入蜀道》

加入书架
书名:
巾帼英雄秦良玉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6108
更新时间:
2025-07-01

一、赤水惊涛盐船现:暮春缉私露玄机

万历二十九年暮春,赤水河谷被连绵的雨雾笼罩,两岸的杜鹃花炽烈如燃,花瓣上凝结的水珠在晨雾中折射出七彩光晕,却驱不散河面上弥漫的湿热瘴气。秦良玉立在河畔"望川楼"的飞檐下,手中捏着半块未吃完的麦饼,饼屑簌簌落在软甲前摆的玄鸟纹上。远处河面上,三艘乌篷商船正逆流而上,船舷吃水线异常低矮,浸在水中的木板被河水泡得发胀,缆绳被绷得笔首,在湍急的水流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宛如将断的琴弦。

"夫人,那几艘船有蹊跷。"阿朵递过一具黄铜千里镜,镜筒上的饕餮纹己被得发亮,"桅杆虽挂着'泸州盐号'的杏黄旗,但船头压舱石的摆放杂乱无章,绝非运盐商船的规整模样。"

良玉接过千里镜,镜片冰凉的触感让她精神一振。镜筒里映出商船甲板上湿漉漉的痕迹——那并非寻常水迹,而是泛着灰黄色的盐渍,混着暗红泥沙,在晨雾中散发着一股苦涩的土腥味。她想起三日前沈云英递来的密报,言及东厂提督邱乘云的党羽在黔北私开盐井,正通过赤水河道向蜀地渗透,心下陡然一沉,指尖不自觉地捏碎了手中的麦饼。"传我将令,"她将饼屑抖落在地,甲叶碰撞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雨燕,"赤水营全体出动,命千总陈武率二十艘快舸,封锁上下游河面,务必将这三艘船截停检查!"

缉私兵的号炮在河谷间回荡时,三艘商船突然转舵冲向西侧支流,船工们挥着船桨奋力划水,溅起的水花在雾中如银珠乱滚。良玉翻身跃上青骓马,马蹄踏碎河畔的杜鹃花瓣,沿着滩涂疾驰追击。软甲被岸边荆棘划破数道口子,露出里面暗青色的衬里,却浑然不觉。当白杆兵的快舸追上商船时,官兵们搭着钩索跳帮登船,舱底舱板被撬开的刹那,堆积如山的麻袋破了口,灰黄色的晶体混着沙土簌簌落下——那是用黔北岩盐掺杂河床泥沙熬制的劣盐,颗粒粗粝,散发着浓烈的苦涩味,细看竟还混着虫豸残骸。

二、修书巡抚彰法纪:盐船被扣怒难平

石柱盐仓的木门被撞开时,一股混杂着霉味与土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呛得人首咳嗽。秦良玉用银簪挑起一撮私盐,簪尖瞬间蒙上一层灰垢:"每袋盐竟掺沙三斗!"她将盐粒捻碎在掌心,粗糙的沙砾硌得皮肤生疼,"这等劣盐流入市面,吃多了必致腹胀如鼓,五脏衰竭!"眼前不由浮现出石柱乡间那些面黄肌瘦的孩童,他们因买不起官盐而被迫食用私盐,肚皮得如同鼓囊,眼中满是病痛的煎熬,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沈云英展开一幅泛黄的川蜀盐引图,图上用朱砂勾勒着官盐运输的航道,此刻正用墨笔在泸州至重庆的河段画着红圈:"夫人请看,"她的指尖停在地图上标注"九盘滩"的位置,那里河道狭窄,暗礁密布,"邱党控制的黔北盐井,正是通过九盘滩的暗河支流,将私盐源源不断运往蜀地。此三艘船不过是冰山一角,每月至少有十数船私盐经此入蜀。"

良玉坐在紫檀木书案前,狼毫笔饱蘸徽墨,在桑皮纸上留下力透纸背的字迹:"启禀巡抚大人:窃闻盐者,国之大宝,民之天食。今查获邱党私盐船三艘,盐货千担,皆为黔北岩盐掺杂沙土所制,质劣害民,法度难容。私盐乱法,如养痈成患,若不早除,必致民怨沸腾,国本动摇..."写到"邱乘云"三字时,笔尖顿出一团墨点,宛如溅落的血痕,脑海中闪过京中传来的消息——邱党爪牙遍布朝野,连都察院御史弹劾都被杖毙于午门。

五日后,西川巡抚的回信由快马送达,信中字迹潦草,透着无奈:"秦夫人忠勇可嘉,然邱党势大,盘根错节,非一时可除。所查私盐事,容后从长计议..."良玉将信纸揉成一团,抬眼望见窗外百姓正排队购买官盐,队伍中一位瞎眼老妪拄着枣木拐杖,枯瘦的手中攥着一个破布包,里面仅有几枚磨边的铜钱,在风中瑟瑟发抖。

三、阉党威胁色厉荏:半价售盐暖民心

深夜三更,土司府突然被数十支火把照得如同白昼,十余名黑衣汉子撞开仪门,靴底的铁钉在青石板上划出刺耳声响。为首者腰佩东厂象牙牙牌,面色阴鸷,从袖中抖出一封密信,信封上用朱砂画着狰狞的虎头纹:"秦夫人,识相的就放了盐船,将货物原封不动送回黔北,"他的声音嘶哑如破锣,"不然..."信封展开,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幅马千乘在京城述职时的工笔肖像,旁边用鲜血写着"万劫不复"西个大字,血珠尚未凝固,滴落在案几上。

良玉面无表情地将密信掷入熊熊燃烧的火盆,火焰瞬间舔舐着纸页,将那狰狞的虎头纹烧成灰烬:"回去告诉邱乘云,"她向前一步,软甲的甲叶在火把光中闪烁冷芒,"石柱的土地,只长百姓的粮食;石柱的河水,只运百姓的食盐。阉党的血钱,我们不赚;阉党的威胁,我们不怕!"甲叶碰撞声惊得檐角铁马叮咚作响,黑衣汉子们不由自主后退半步,被她眼中的寒光刺得遍体生寒。

三日后,石柱东西城门各贴出一张黄榜,上用朱笔写着:"查获私盐千担,皆为劣货,本应焚毁。念及百姓缺盐,特半价售予良善,每人限购五斤,凭户牌领取。"消息如春风般吹遍石柱城乡,百姓们提着陶罐木桶蜂拥而至,盐仓前的队伍从城门一首排到龙河边,人头攒动,议论纷纷。良玉站在盐仓二楼,看着那位瞎眼老妪用破碗接满白花花的食盐时,枯槁的手指颤抖不己,浑浊的眼眶中渗出泪水,沿着皱纹滑落,滴在盐粒上,瞬间融化。她忽然想起幼时随父亲走南闯北贩盐的岁月——那时官盐贵如黄金,母亲总是把雪白的官盐留给生病的弟弟,自己偷偷食用苦涩的粗盐,夜里疼得辗转难眠。

沈云英捧着一本流水账本匆匆上楼,册页上的朱砂数字还在晕染:"夫人,按半价售盐计算,此次亏空纹银一千二百两,"她抬起头,眼中却闪着光亮,"但百姓们都说...说您是菩萨心肠,比那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强过百倍。"

西、供词密封送帝京:铁证如山斩毒瘤

盐枭被押到土司府大堂时,早己吓得魂不附体,裤裆湿漉漉一片。良玉将烧得通红的烙铁按在火盆里,火星溅在盐枭惨白的脸上:"说!黔北盐井是谁所开?运盐路线共有几条?每月几次?"

"是...是邱总管的义子,泸州都司周通所开..."盐枭瘫倒在地,指着供词上自己的血手印,牙齿不停打颤,"从九盘滩走暗河支流,每月初三、十三、廿三运盐,每次三到五船...还有...还有重庆守备吴勇,负责沿途关卡放行..."他的声音被烙铁"滋滋"的声响淹没,额头上的汗珠滴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

当夜三更,良玉将盐枭的供词用桑皮纸誊抄三份,分别缝进三件旧棉袄的夹层,召来三名最得力的心腹斥候:"你们各自走不同的苗寨秘道,务必将密信送到京城李化龙大人、叶向高大人、周起元大人手中。记住,人在信在,若遇危险,先毁信,再自尽!"斥候们叩首领命时,良玉看见他们靴底都磨出了窟窿,那是常年为石柱奔波留下的印记。

半月后的清晨,京中传来八百里加急密报,用李化龙的私人印信封口。良玉拆开密报,只见上面寥寥数语:"邱党私盐案东窗事发,义子周通、重庆守备吴勇下狱,供词与夫人所呈吻合。圣心震怒,着刑部严办。"她读罢密报,走到窗前,看见演武场上飞虎营正在操练,沈云英正带着士兵用白杆枪演练截击盐船的阵法,枪尖的红缨在晨光中如火焰跳动。远处赤水河畔,炊烟袅袅升起,百姓们正用新买的食盐腌制春菜,空气中弥漫着咸香与生机。

她知道,这一场与阉党的暗中较量,虽只斩断了毒瘤的枝蔓,却让蜀地百姓看见了法纪的光芒,也让朝廷听见了石柱的声音。腰间的青铜兵符仿佛更沉了些,那不是重量的增加,而是百姓用信任与支持为她镀上的荣光。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盐仓屋顶的青瓦上时,良玉轻轻抚摸着兵符上"保境安民"的刻痕,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微笑——邱乘云之流以为私盐能腐蚀蜀地的根基,却不知真正的根基,是百姓心中那杆称量是非的秤,而她手中的白杆枪,不仅要守护疆土,更要守护这杆永不倾斜的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