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公孙羽和萧云霜尚未歇息,见女儿回来,面露关切。 “清歌,回来了。”萧云霜柔声道。
公孙清歌将太阳能灯取出,神秘一笑:
“爹,娘,我给你们带了个好东西回来。”
公孙羽和萧云霜看着女儿手中那奇形怪状的物件,皆是一脸疑惑。
“这是何物?”公孙羽问道。
公孙清歌也不多言,按照白天从秦飞那里学来的方法,
迅速将太阳能灯在庭院中组装起来,调整好角度。
秦飞给这个太阳能灯,在白天早己充满了电量。
公孙清歌找到开关,轻轻一按。
“唰!”
一道比烛火明亮数倍的光芒骤然亮起,瞬间将小半个庭院照得清晰可见。
公孙羽和萧云霜当场都被震惊了。
“这……这是什么?”公孙羽失声道,他见多识广,此刻也难掩骇然。
萧云霜更是快步走到灯下,仔细端详着那发光的灯头,感受着那柔和却明亮的光线。
“清歌,此物……此物竟能自行发光?”
公孙清歌得意地解释道:“这是秦飞送的,叫太阳能灯。
白天晒晒太阳,晚上就能自动发光。”
老两口听着女儿的解释,再看看眼前这不可思议的灯光,心头巨震。
秦飞……又是秦飞!
这个年轻人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惊世骇俗的秘密和手段?
这等神物,竟能随手送出?
…… 翌日。 天色微明。
秦飞和沈知夏刚刚起身洗漱。
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阿飞,快开门。”
是潭木匠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秦飞眉头一挑,走过去把门打开。
潭木匠道:“阿飞,第一辆新式纺车做出来了。”
沈知夏面露惊喜:“这么快?”
“走!去看看!”秦飞道。
顾不得吃早饭,两人便随着潭木匠匆匆往外走。
此时,纺车周围早己围拢了不少村妇。
“这就是阿飞说的新纺车?”
“看着是比咱家的精巧些。”
“不知道好不好用。”
见到秦飞和沈知夏过来,妇人们连忙让开一条道。
果然,一架崭新的纺车静静立着。
它比寻常纺车结构更复杂些。
沈知夏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那纺车吸引了。
她也是做惯了针线活的,对纺车再熟悉不过。
秦飞微微一笑:“娘子,试试看。”
潭木匠早己准备好了捻好的棉条。
沈知夏深吸一口气,走到纺车前坐下。
她伸出纤纤玉手,按照秦飞之前简单提过的要领,开始尝试。
起初还有些生涩。
但很快,她就找到了感觉。
“嗡嗡嗡——”
纺车轻快地转动起来。
丝线均匀地从她指尖流淌而出,缠绕在纱锭上。
速度比老式纺车快多了。
而且,似乎……更省力。
沈知夏越纺越顺手,脸上的惊喜之色也越来越浓。
周围的妇人们都看呆了。
“天呐!这么快。”
“线也纺得匀实。”
“知夏妹子,这纺车真有这么好使?”
沈知夏停下手,俏脸却因兴奋而泛红。
“这纺车……太好用了。”
“比家里的老纺车,快了不知多少,还省力气。”
秦飞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对潭木匠几人拱手道:“众位师傅辛苦了,这第一辆纺车做得非常好。”
“接下来,加紧赶制!”
“等工坊正式开起来,所有参与制作纺车的师傅,另外还有重奖。”
木匠们顿时一片欢呼。
他们可都知道,秦飞随手就给村长100两银子发工钱,自然不会亏待自己。
“阿飞放心,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对!咱们加把劲!”
木匠们干劲十足。
与此同时。
青牛村村口,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天刚蒙蒙亮,这里就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
粗略一数,竟有两百多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邻近村镇闻讯赶来的。
他们有的是听说了青牛村招工,工钱高,伙食好。
更多的,则是被一个传闻吸引而来——
青牛村,有神物!
一种夜晚能自行发光,亮如白昼的“神灯”。
此刻,村口那几盏高高竖起的太阳能灯,自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就是那个吗?那个杆子顶上的东西?”
“怎么不亮啊?”
“是啊,不是说亮得很吗?俺们天没亮就赶路,想开开眼呢!”
旁边一个青牛村的村民,昨日亲眼见过灯亮,此刻一脸自豪地解释道:
“急什么,这叫太阳能灯,是飞哥儿弄出来的宝贝。”
“得白天吸足了太阳气,晚上天一黑,‘唰’一下就亮了。”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吸太阳气?”
“晚上自己亮?”
“真有这么神奇?”
众人将信将疑,但看着青牛村村民那信誓旦旦的模样,心中的好奇更盛。
青牛村的村民们,如今对秦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他们口中,秦飞的形象早己被无限拔高。
“告诉你们,飞哥儿那可是有大本事的人。”
“他随手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咱们想都想不到的宝贝。”
“跟着飞哥儿干,月月有工钱拿,晚上还有神灯照路。
” 这个时代的人们,本就对鬼神之事、奇人异士深信不疑。
秦飞展现出的种种“神迹”,
无疑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认知。
“神仙手段啊!”
“这青牛村,怕是要出真龙了!
” 那些原本只是来看稀奇的人,此刻心思也活络起来。
“这儿还招人吗?”
“俺也想来青牛村做工。”
“算我一个。
” 村长秦守仁的儿子秦川,正带着几个乡勇在维持秩序,登记报名。
见此情形,他扯着嗓子喊道:
“招!
都招!
只要肯卖力气,阿飞说了,青牛村都要。”
“想修寨墙的,想进工坊的,都过来排队登记。”
一时间,报名处人头攒动,热情空前高涨。
人多了,干起活来自然快。
一晃数天过去,寨墙建设进入了尾声,工坊也可以勉强开工。
本来秦飞是想等厂房完全建好再开工。
但妇人们不干啊!
她们天天吵着要开工,因为只有开工才能拿到工钱。
没办法,秦飞只能答应。
目前只造出来10台纺车,明显不够这么多妇人使用。
妇人们自然就把主意打到沈知夏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