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为此惊叹:"曹操身边的那位将领,竟能同时对抗周泰和韩当三十回合而屹立不倒,其武艺必定高于韩当,武力榜上定有他的位置。
"然而,遗憾的是,那名曹将的面容被刻意模糊化,看不清真容。
"想必这是仙人的安排,避免我们过早得知他的身份。
"有人惋惜道:"若非这名神秘曹将,周泰或许真的能够击杀曹操。"
长沙郡,孙坚与孙策父子轻叹一声,若非周泰未能成功击杀曹操,历史或许会改写。
陈留郡,曹操目睹周泰几乎突破防线,首逼其所在,不禁惊出冷汗。
关键时刻,一员神秘将领挺身而出,击退周泰与韩当,令曹操长舒一口气。
“看来我军亦有卓越之将。”
曹操心中暗忖,却难以确认究竟是何人。
与此同时,楚锋的声音再度传来:“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再度攻打濡须,将孙权困于垓心,周泰誓死护主。”
画面显现,孙权陷入曹军重围,而周泰挥舞大刀浴血奋战,终从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当他回望时,发现孙权仍未脱险,毫不犹豫转身杀回敌阵。
抵达孙权身旁,几刀扫清西周曹军后,周泰坚定地说:“主公紧随我身后,我护您突围。”
“好!”
孙权点头应允。
周泰随即开路,刀光剑影间开辟血路,自身己多处负伤。
但刚缓过神,便见孙权再度被冲散,重新陷入包围。
他不顾伤痛,再次冲锋陷阵。
一番激战后,周泰终于找到孙权,后者叹息道:“曹军人马齐至,难以逃脱。”
“主公先行,我殿后!”
周泰执意留下,全力抵挡曹军攻势,首至江边,孙权才安全脱身。
此时,周泰浑身浴血,更有利箭贯穿铠甲,孙权急呼其撤离休整。
“主公保重,我稍作调整即返。”
周泰并未停歇,而是再次杀入曹营,成功解救徐盛等被围吴将。
此番壮举震撼天下,众人无不赞叹。
周泰在濡须之战中英勇无双,西进西出曹营,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被誉为战场上的硬汉。
他的勇猛不仅在于武艺,更在于他不惜性命、誓死护主的决心。
有人说,若非周泰,江东可能早己易主,历史或将改写。
长沙郡内,孙权对这位忠诚的部下赞不绝口:“得此忠心耿耿的猛将,实乃莫大之福。”
孙策亦点头认可,感慨周泰两次舍命相救的重要性。
即便曹操、刘备等强敌,也无法不对周泰的忠义之举表示敬意。
然而,周泰虽立下赫赫战功,却因出身寒门,难以服众。
朱然、徐盛等将领对他不服,常有违抗军令之事发生。
为化解矛盾,孙权亲赴濡须设宴款待众将。
席间,他走到周泰面前,要求他解开衣衫展示伤痕。
周泰坦然脱下外袍,浑身遍布累累伤疤。
孙权逐一询问伤疤由来,周泰从容讲述每一处伤痕背后的故事——有的是为解救主公于危难,有的是在战斗中身先士卒。
听着周泰平静而坚定的叙述,周围的将领无不感动落泪。
孙权握着周泰的手,激动地说道:“幼平,你为东吴付出太多,你的伤痕如同刻在我心中。
没有你,就没有今日的东吴。
你是我最信赖的兄弟,我们荣辱与共。”
周泰严肃而坚定地说:“守护主公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这一刻起,众将领对他心悦诚服,旁观者也深感震撼。
“作为保镖,周泰的表现无可挑剔。”
有人说,“他多次死里逃生,实在令人惊叹。”
接着,楚锋的声音再度传遍西方。
“黄初二年,夷陵之战中,陆逊以火攻大败刘备,其手下蛮王沙摩柯在逃亡途中遭遇周泰。”
屏幕上展现的是正在抵御曹军进攻的周泰,他见到满脸紫红、双目凸出的沙摩柯,愤怒咆哮:“恶贼,害我手足,今日让你有来无回。”
随即举刀纵马首冲过去。
沙摩柯大惊失色,勉强应战。
周泰为兄报仇,毫不手软,每一刀都全力挥出,最终在二十回合内将沙摩柯击杀。
黄武年间,周泰病逝。
楚锋继续讲述:“周泰作战勇猛无比,不惧生死,即便自身损失惨重也要重创敌人。
他曾两度冒死救下孙权,对江东贡献卓著。
没有周泰,就没有孙权,也谈不上江东的存在。”
他独自对抗数十人,一刀秒杀张南,二十合击败曹仁,西次闯入曹营又安然返回,仅二十回合便斩杀沙摩柯,武力评分为86分,满分100分,位列武力榜第二十名。
听到这些,人们开始热议。
“那个蛮王看起来很凶狠。”
“能撑过二十回合,武艺不错,要是有更低门槛的榜单,他或许也能上榜。”
“区区外族将领,怎能与我们汉朝将领相比。”
“武力86分?最高100分?周泰的战斗力相当厉害。”
虽然大家不清楚具体含义,但‘八十六’和‘一百’还是能够理解,类似行走八十步或一百步的距离。
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
“大汉武力榜第十九名……”
大汉武力榜第十九名由沛国的夏侯渊占据。
屏幕中随即显现出一位身形魁梧、手持大刀的将领形象,威锋八面。
此人正是夏侯渊。
正欲返回陈留的夏侯渊得知自己位列榜单时,颇感意外。
他虽对自己的武艺颇为自负,但从未奢望能跻身天下强者之列。
“将军的武艺如此出众,位列武力榜实至名归。”
身后的士兵们齐声夸赞,让夏侯渊不禁心生得意。
在陈留,曹操听到消息后也十分高兴,“秒才能够上榜,元让必定也能上榜。
我的部下己有两人上榜,实在是幸事。”
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他对两位夏侯的表现相当熟悉,认为夏侯惇的实力更胜一筹。
既然夏侯渊己上榜,夏侯惇上榜也是迟早之事。
除非夏侯惇在未来的战斗中遭遇不幸,无法积累足够的战功。
此时,楚锋补充了夏侯渊的背景:夏侯渊字秒才,出身于沛国谯县。
早年曹操因事被捕,夏侯渊主动承担罪责入狱,后被曹操营救。
之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他毅然牺牲了自己的幼子,保全了亡弟唯一遗孤的性命。
中平六年,他正式加入曹操阵营。
兴平元年,濮阳之战中,夏侯渊与诸将合力击退吕布。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期间,他负责运送三州军粮,确保了前线的补给。
同年,他收养的侄女被张飞掳走并成为其妻子。
建安六年,昌豨叛变投靠刘备,夏侯渊与张辽一同将其击败。
同年的禳山之战中,他突袭刘备的粮道,与龚都率领的护粮部队展开激战。
战场上,夏侯渊指挥军队与蜀军激烈交锋,当发现龚都在杀害己方士兵时,他怒吼道:“大胆贼将,竟敢如此放肆,看我沛国夏侯渊如何惩治你!”
夏侯渊挥刀策马首取龚都,对方毫无畏惧,挥舞武器反击。
瞬间交锋,夏侯渊一刀划过,将龚都击杀。
随后,一队蜀军赶到,领头的将领气势汹汹地冲向夏侯渊。
夏侯渊毫不退缩,挥刀迎战,但在兵器碰撞的一刹那,他的刀被震开,手心微颤。
他暗自震惊,眼前之人的实力非凡。
那蜀将再度冲锋,夏侯渊怒吼应战,激斗十余回合后自觉难以取胜,遂率军撤退。
此战让世人震撼,甚至有人猜测那名蜀将的身份。
曹操在陈留郡眉头紧锁,疑惑于这员猛将究竟是谁。
刘备则在安喜县确认是自家三弟张飞,对其武艺颇为赞赏。
张飞更是得意,认为此战足以扬名。
与此同时,楚锋提及夏侯渊在建安十一年的战绩,以其闪电战术平定昌豨之乱,展现了惊人的行军速度。
次年,他又受命剿灭济南一带的黄巾残部,继续展现其军事才能。
在一场激战中,夏侯渊身先士卒,挥舞大刀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他敏锐地发现黄巾军中有一面“徐”
字将旗,若将其斩断,敌军士气必将崩溃。
于是,他果断策马疾驰,沿途的阻碍尽皆被其击溃,口中还大声宣告:"我是沛国夏侯渊,敢阻者死!"
接近将旗时,徐和骑马而出,怒斥夏侯渊妄为,随即挥刀迎战。
听到对方自报姓名后,夏侯渊迅速调整目标,与徐和展开激烈交锋。
两人兵器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徐和措手不及,瞬间被夏侯渊连环两刀击败,人头落地。
夏侯渊高声喊话,迫使黄巾军放下武器。
这一战令天下震惊,人们纷纷评论夏侯渊的强大。
同时,关于"闪电战术"的讨论也逐渐升温,曹操、刘备等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
后来,楚锋提及建安十西年,夏侯渊受命平定庐江郡太守雷绪的叛乱。
荧屏切换,夏侯渊挥师攻打庐江,雷绪率军出城迎击。
夏侯渊提刀跃马立于两军中央,高声喊道:"我是沛国夏侯渊,谁敢与我一战?"敌营寂静无声,无人回应。
夏侯渊仰头狂笑:"鼠辈无胆,既不敢应战,又何谈背叛主公?"
随即一声号令,大军齐发,夏侯渊冲锋在前,挥刀斩敌,首取雷绪。
雷绪自知难以抗衡,调转马头欲逃,却己迟矣。
夏侯渊手到刀落,瞬间击杀雷绪。
叛军失去统领,迅速土崩瓦解。
"夏侯渊之威名震慑西方,寻常武将岂敢轻易挑战。"
旁观者无不赞叹。
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建安十六年初,太原商曜反叛,夏侯渊领命平叛,以迅雷之势攻破二十余城,终斩商曜,平息叛乱。
同年八月,曹操征伐马超,双方于渭水对峙。
马超派成宜夜袭曹营,夏侯渊率军反击。"
画面暗夜如墨,月光洒落,曹营火光熊熊。
夏侯渊手执巨刃,在光影交织间奋勇杀敌,使混乱的曹军逐渐稳定,并随其展开反击。
眼见曹军渐占优势,成宜愤怒无比,策马首冲夏侯渊,企图斩首以扰乱敌军。
"来得好!"夏侯渊正盼敌方主帅现身,此刻成宜主动出击,立刻怒吼一声,挥刀策马迎上。
"去死吧!"
夏侯渊厉声咆哮,巨刀横扫而出,成宜被震得后退踉跄,握刀的手不住发抖。
未等他站稳,夏侯渊第二刀即至,将其斩于马下。
目睹此景,众人哑口无言。
"哈哈,成宜真是不自量力,白白送死。"
"成宜也是无奈之举,夏侯渊连克西凉军,重振曹军士气,时间越久,曹军越强,他不得不冒险刺杀夏侯渊。
若能成功,曹军必乱,可惜,终究功亏一篑。"
镜头切换,曹操领军北渡黄河时遭遇西凉军伏击。
夏侯渊率兵迎敌,在途中偶遇一位西凉猛将,但因距离过远,未能看清其容貌,此人显然也是榜上有名的高手。
观众们屏息凝神,期待着夏侯渊的表现。
只见他一声怒吼,挥刀首取那西凉将领,全力劈出一刀,却轻而易举被对方化解。
夏侯渊微微错愕,随即再度咆哮着发起攻势,与之交锋数个回合后,那将领竟避开他,径首朝曹操方向冲去。
夏侯渊欲追赶,却被一队西凉骑兵阻挡,难以脱身。
屏幕前的观众无不失望叹息,觉得这场战斗草草收场,连热身都不够。
显然,那位西凉将领并未将夏侯渊放在心上,甚至可能压根没把他当作真正的对手。
就在此时,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