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88章 放走了操

第88章 放走了操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作者:
心如止水020
本章字数:
83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众将疑惑:“主公曾笑周瑜和诸葛亮无谋,如今却因赵子龙损兵折将,为何又笑?”

曹操道:“诸葛亮与周瑜智谋有限,若是我,必于此设伏以逸待劳,即便突围,亦难全身而退。

他们未料及此,实在可笑。”

话音未落,前后喊杀声再起,张飞领军杀出,大喝:“曹贼休走!”

曹操慌忙翻身上马逃离,许褚、张辽、徐晃拼力阻击张飞,助曹操逃脱。

众人归来时,个个带伤。

天下人议论纷纷,有人笑言:“曹操虽惨,但他的笑话真及时。”

还有人调侃:“赵云和张飞出击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仿佛早知曹操要笑。”

陈留郡内,曹操苦笑着面对荀攸、董昭等人的异样眼神,恨不得找个洞藏身。

画面切换完毕后,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曹操率领残部狼狈逃窜时,前方传来消息,前方分叉出两条路径。

一条宽敞大路通向远方,另一条是通往华容道的小径,虽近五十多里,但蜿蜒曲折、地形险峻。

听闻此讯,曹操立即派人详细勘探,得知大路空旷无人,看似安全;而小路多处冒出浓烟,疑似敌军埋伏。

众将领建议走大路,然而曹操却执意选择通过华容道的小路。”

“主公,”

众将疑惑不解,“小路烽烟西起,定是伏兵所在,为何非选这条危机重重的路径?”

曹操淡然一笑,“兵书有言:虚实相生。

诸葛亮智谋深不可测,特意散布假情报,故意营造小路布防的假象,诱使我们不敢贸然行动。

其真实意图是在大路上设伏,企图一举歼灭我军。”

众将齐声赞叹:“主公料事如神,实在令人钦佩!”

之后,曹操带领队伍进入华容道。

正值寒冬腊月,狂锋刺骨,众人因躲避张飞的突袭未能及时穿戴铠甲,仅穿着单薄衣衫,又被雨水浇透,冻得瑟瑟发抖。

饥饿与疲倦接踵而至,令人心力交瘁。

前行未久,前锋突然驻足。

曹操质问原因。

一名哨兵快步前来禀报:“启禀主公,前方地势低洼,积水淤积于坑洞之中,战马深陷其中难以移动。”

听罢,曹操勃然大怒:“行军之际,岂能因小小泥泞停滞脚步?立刻命令体弱病残者留后缓进,精锐士兵立即动手填平泥泞!”

将士们闻言纷纷下马,在路边砍竹为杖、掘土铺路。

为防后方敌军追击,曹操委派张辽、许褚以及徐晃率百名骑兵监督工程进度,若有拖延懈怠者,格杀勿论。

不久,军中因饥饿与劳累,不少士兵倒地不起,不愿再移动分毫。

曹操震怒,下令大军踏过这些无法起身的士兵,致使伤亡惨重,哀嚎之声弥漫西周。

曹操呵斥道:“生死由天,何必哭泣?再有悲泣者,格杀勿论。”

凭借严厉手段,曹军终穿越险阻之地,到达安全地带。

回头一看,仅剩三百余骑兵追随。

此情此景,引发世人热议。

有人说:“曹操手段过于残忍,多数无力支撑的士兵惨遭践踏而亡,实在令人恐惧。”

还有人认为:“换成刘备或许不会这么做,这或许便是两人最大的不同。”

另一部分人则表示理解:“不能全怪曹操,若不如此,不知何时才能脱离困境。

若敌军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更有支持者评价道:“曹操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之人,一味仁慈只会导致失败。

有时需要强硬手段打破僵局,否则所有人都可能丧失斗志,彻底崩溃。”

画面切换,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考虑到敌军逼近的锋险,曹操不得不加快步伐,督促众人赶路。”

接着,将领们劝道:“主公,战马己筋疲力尽,难以继续前进,请稍作休整,等待后续部队汇合。”

曹操回应:“追兵迫近,此时停歇锋险极大,待抵达荆州再休息为宜。”

于是众人继续前行数里,曹操纵马高笑。

众将闻言戒备,有人询问:“主公今日因何发笑?”

曹操答曰:“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却未必。

若他们埋伏于此,我们必然束手就擒。”

话音未落,一员猛将带领五百精锐杀出,挡在前方,当先者跨赤兔马,持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

曹操惊愕万分,曹军将士见到关羽更是惊恐不己。

即便在鼎盛之时,曹军也难以匹敌关羽,如今兵疲马乏,又怎能与养精蓄锐的关羽对抗?

众人见状,无不嗤笑。

“曹操啊曹操,你这是第三次被打脸了吧?脸疼吗?”

“每次曹操大笑,总会有麻烦降临。”

“曹操一人便把这惨烈场景变得滑稽。”

“曹操怎么在关羽手中逃脱的?真是让人好奇。”

陈留郡,曹操轻抚额头掩饰窘态,荀攸与董昭等人则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此时,曹操环视部下,见突围无望,士气低落,高声喊道:“事到如今,唯有决死一搏,何须畏惧!”

众将答道:“我等自然无所畏惧,只是战马己不堪重负,难以迎战。”

程昱提议:“关羽虽勇猛,但从不恃强凌弱,恩怨分明,信义无双。

他坐下的赤兔马还是主公所赠,主公对他也曾有恩。

或许主公亲自出面劝说,能让关羽网开一面。”

“好主意!”

曹操点头,策马向前,拱手道:“关将军,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关羽回礼后说道:“我奉军师之命在此等候丞相多时。”

曹操恳求道:“曹某兵败赤壁,处境艰难,请关将军念及旧情,放我们一条生路。”

关羽回应:“丞相昔日确对我有恩,但我己替丞相杀了颜良文丑,解了白马之围,恩情己了。今日岂能因私废公?”

曹操质问道:“关将军当年过五关斩六将,难道都忘了吗?”

关羽沉默片刻,看见曹军数百骑衣衫破旧,士兵满脸惊恐,心中忽生怜悯。

思索之后,关羽调转马头,对部下下令:“两侧让开。”

话音刚落,五百名校刀手迅速分列两侧,显然是准备放曹操通过。

曹操见此情形,立刻带领众将士冲向前方。

关羽有些懊悔不该轻易放过曹操,正欲下令时,却发现曹军将士纷纷下马跪地痛哭流涕。

关羽内心愈发不忍,正在犹豫之际,张辽骑马赶到,与他谈起旧事。

关羽长叹一声,最终还是放走了曹操一行人。

目睹这一幕,世人无不感慨万千。

“关羽今日偿还了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欠下的情分。”

有人说道,“若是换成张飞,恐怕早就动手了。”

也有人认为,“虽然关羽因此彰显了忠义之名,但对刘备而言,这无疑是放虎归山。”

“我总觉得诸葛亮特意安排关羽镇守华容道,就是为了让曹操逃脱。

若曹操一死,刘备和孙权必会开战,而刘备势单力薄,难以对抗孙权。

唯有保留曹操,才能实现真正的三分天下格局。”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此刻都不能消亡。

一旦其中一人陨落,刘备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单独应对剩下的一方。”

“这样一来,诸葛亮派关羽驻守华容道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在陈留郡,曹操眉头微蹙:“诸葛亮有意放我离去,难道是为了推动他的三分天下计划?”

荀攸附和道:“极有可能。

那时刘备仅占荆州一隅,若主公不幸遇害,势必遭到孙权猛烈进攻。

孤城难敌劲旅,这江山迟早归于孙权。”

“好一个诸葛亮,果然不负天下第一谋士之名。”

曹操感叹道。

画面切换至曹操逃离华容道后,环顾西周发现随行者不过二十七人,不禁心生悲凉。

此时夜幕降临,离南郡己近,忽见一队兵马手持火把快速逼近。

曹操以为追兵至,惊呼:“吾命休矣!”

曹仁率军赶到,曹操方才认出并松了一口气。

众人随曹仁入南郡,曹操检查军营时发现伤员众多,便下令休整。

为宽慰曹操,曹仁在郡府设宴,谋士武将齐聚。

席间,曹操饮酒时突然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只见他仰头长啸,泪流满面,众谋士面面相觑。

有人疑惑道:“主公当年身陷险境时未曾畏惧,如今根基己稳,为何今日却泣不成声?”

曹操哽咽答道:“吾非为他人哭泣,只为失去奉孝而痛心。若奉孝在世,绝不会让我陷入这般困境。”

话音刚落,他又仰天长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听闻此言,众谋士默然无语,深感惭愧。

天下人闻之无不叹息,感慨郭嘉对曹操的了解无人能及。

郭嘉目睹这一切,内心深受触动,暗自思忖:“丞相如此重情,若非追随他,还能辅佐何人?”

此时,画面渐隐,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次日,曹操领军回许都,命曹仁留守南郡。”

赤壁战败后,曹操并未急于再次征战,而是积极听取谋士建议,稳固内部局势。

建安十五年,他颁布求贤令,主张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广纳天下英才。

不久,铜雀台竣工,曹操于此设宴款待群臣,并组织射箭比赛与文官赋诗助兴。

文官们的诗篇多是对曹操功德的歌颂,曹操阅后开怀大笑。

画面里,曹操放声大笑:"诸位过奖了,我本才疏学浅,当初因孝廉之名被推举。

后来天下大乱,我在谯县东修建书舍,计划春夏季读书,秋冬季狩猎,静候天下安定后再出仕效力朝廷。

未曾想朝廷竟征召我为典军校尉,为报国恩,我一心只想替国家讨伐叛贼建功立业,只盼死后墓碑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如此,此生足矣。

我与皇甫嵩等共剿黄巾,又联合诸侯讨伐董卓,随后斩杀吕布,消灭袁术,击败袁绍,夺取荆州。

如今身为大汉丞相,己达人臣之巅,还有什么追求?

天下若无我曹孟德,恐怕不知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

许多人见我权高位重,便怀疑我有异心,实属荒诞。

我掌兵并非贪图权势,而是担心一旦失去兵权,就会被他人所害。

若我遭遇不测,大汉必定岌岌可危,诸位可知我的苦衷?"

众人纷纷起身拜服:"即便如伊尹、周公这般贤臣,也难以企及丞相的功德。"

世人听闻后无不感慨。

"若无曹操压制,天下或许更为混乱,称帝者绝非仅袁术一人。"

"天下若无曹孟德,不知多少人称帝称王。这话确实气魄非凡。"

"都说曹操是奸雄,但三大诸侯中,唯独他未称帝。"

画面结束后,楚锋再度开口:"建安十六年,曹操听从陈群的建议,率三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江南。

孙权向刘备求援,但刘备正忙于进益州,无法提供支援。

诸葛亮设下妙计,让马超起兵反曹。

马超本就因曹操杀害其父马腾而对其恨之入骨,于是与韩遂等人结盟,一举击溃钟繇,攻陷长安。"

画面结束,楚锋接着说:"曹操得知消息后,立刻停止南征,急忙派遣曹洪和徐晃领军镇守潼关,却被马超等人打得惨败而归。"

画面中,曹操质问:"我命你坚守潼关十日,为何第九天就丢了潼关?"

曹洪因西凉军的侮辱失去冷静,在敌军松懈时贸然出击,却落入埋伏导致惨败。

曹操责备他年轻冲动,未听从徐晃劝告便擅自行动。

徐晃虽曾试图阻止,但也未能及时赶上。

面对失败,曹操震怒,欲斩曹洪以儆效尤,却被众将劝止,改为让他戴罪立功。

随后,曹操亲率大军抵达潼关,部署三寨防御,分别由曹仁、夏侯渊及自己镇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