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昨天就知道老李他们今天要过来,所以苏白提前准备好食材,很快就把午饭做好。
等到大家吃饭的时候。
李世民也再次好奇的问道:“小苏,好久没聊大唐的故事了,咱们今天聊一下尉迟敬德你觉得他怎么样?”
嗯?
好久没聊大唐的历史?
老李是记忆衰退么?这不就隔了两天没聊么?
不过要是根据他们的认识时间来算的话,隔两天的确也算是很久的时间了。
“尉迟敬德?老李你终于开始聊武将了,之前你问我长孙无忌,魏征和房杜他们,我还以为你只喜欢文官呢。”苏白笑着说道。
“那自然不是,文武大臣我都喜欢,只要忠于大唐即可!”李世民回答道。
旁边。
原本正在快速享受美食的尉迟敬德,听到陛下问起自己的事情,他现在也忙放慢了速度,同时不经意的扫过苏白,心里担心的同时也有些期待,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
虽然来的时候陛下没跟自己说太多,但据说自己旁边的几个“好兄弟”的命运都有些坎坷,所以也让他多了几分担忧。
“忠于大唐?应该说忠于李世民才对!”苏白闻言纠正道:“忠于李渊是忠于大唐,忠于李建成也是忠于大唐,甚至忠于李治都是忠于大唐,这些人你都喜欢么?”
“这...苏兄弟说的没错,看来我只喜欢忠于李世民的人。”李世民有些无语的说道。
对此。
长孙无忌等人早就己经习惯了这些。
甚至就连孙思邈和孙清婉爷孙两人也都安静的吃饭,对此并不觉得太过惊讶。
唯有今天刚来这里的尉迟敬德闻言被吓得不轻。
什么情况?
此人敢首呼陛下姓名他是知道的。
可他怎么还敢把太上皇和隐太子,以及...李治是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苏白不说当今太子?
反而说一个路都不会走的皇子呢?
此时此刻。
尉迟敬德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幸好他来之前己经被李世民再三叮嘱,所以震撼归震撼,他也始终保持着冷静,免得暴露身份惹来陛下不快。
除此之外。
他也悄悄看了不远处的房杜几人几眼,结果却看到他们一个个全都表情如常,尤其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现在更是眼神挑衅的看向他。
“这就对了,咱们两人都是一样的人,大唐是李世民的大唐,其他人李渊还可以,毕竟是李世民他爹,就算功劳和李世民比起来没有那么显赫,但他怎么说也是李世民的父亲,为大唐奠定了根基。
至于其他人...尤其是李治武则天什么的,我之前写小说甚至看到有人评价说要不是武则天打击世家,大唐都要亡了!
它们甚至都没想过,武则天自立为帝,把大唐改国号为武周了。”
苏白说到这里在此想起他之前写小说看到的逆天评论,还有说李治武则天夫妻两个为开元打下了基础。
额...李治继承盛世贞观所有遗产,甚至唯一的“盛世”都是贞观遗风,在他把长孙无忌和一众贞观老臣杀了以后,他在位三十西年都再也没有一个盛世。
接着老婆把国号都改为武周了,要不是人心向唐,武则天又是女人,大唐复辟都没有机会!
对了。
还有一些人总说长孙无忌独掌权柄,不给李治分权,所以该死。
可问题是。
李治带着他爹的女人找长孙无忌。
非要把没有犯下任何过错的皇后废掉,还要把这个女人封为皇后。
如果只是把李世民的女人睡了也就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贵妃之类的女人,大家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计较了。
可古代立后废后本就是国之大事,更别说皇后无错被废,扭头还要封自家老子的女人做皇后,而且找的还是跟自己老爹一起打天下临死前作为托孤重臣的舅舅。
长孙无忌但凡是个人,都不可能同意这件事。
偏偏现在有人用这件事说长孙无忌不懂事儿,李治都求他了,他居然还不同意!
“苏兄弟,我怎么发现你好像有点讨厌李治呢?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不成?”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
作为大唐皇帝。
自家儿子如此废物,甚至还让江山被女人抢了,要生气也是自己生气,可怎么现在聊起天来,总觉得苏白比他还要气愤一些。
“倒也算不上什么隐情,我之前写大唐的小说,里面提起了李治,生怕别人说我偏袒谁或者如何。
完全都是引用历朝历代和官方史书的评价,结果我的小说就被举报封书了。
你没听错,我写了几句一千多年前史书对李治的官方评价,然后就被封了。
最离谱的是,我写李世民临死前把高句丽打残了,一共加起来十几个字,审核说我违规发布不良内容。
所以我现在的确有些恨李治的脑残粉,同时怀疑这些人的祖宗是棒子。”
???
!!!
脑残粉?
棒子?
李世民听到这些词再次默默记在心里,打算以后苏白知道这里是大唐再详细了解是什么意思。
不过根据苏白现在说的这些话,他马上也笑着质问道:“苏兄弟你还真是谦虚啊,明明上次我都说你在写史,你还不承认,现在暴露了吧?”
因为上次的聊天内容。
苏白这次就算听起来有些怪怪的,但也知道老李不是在骂人,所以他也继续说道:“咱们说的不是一个东西,对了,差点我都跑题了,咱们聊得是尉迟敬德对吧?
在我说关于他的事情之前,老李我先问你还有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古以来,臣子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最大的功劳?
开疆拓土?
从龙之功?
听到苏白的问题。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也都在心里思考起来。
“你们几个怎么不说话?”
见许久后大家还在沉默,李世民也好奇的问了一句。
只不过他这句话刚问完,心里马上就反应过来。
想必大家的答案跟他想的一样,但这件事偏偏又有些特殊,所以又不太好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