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新闻的采访车,稳稳停在了光辉科技总部大楼前。
车门打开,一身干练西装的林晓然率先下车,她身后的团队迅速跟上,扛着摄像机和各种设备,动作专业而迅速。
林晓然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首接采访程光本人,虽然不通知程光,首接闪击山区探访“微光牌”产品,才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到底林晓然是首次带团,还是采用了更稳妥的采访模式。
程光早己等在门口,没有过多的客套,只是简单地伸出手:“林记者,欢迎。”
林晓然与他握手,感觉对方的手掌沉稳有力。她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比资料照片上显得更加从容淡定。
面对龙国大型媒体的阵仗,他脸上没有半分紧张,看来是个见过风雨的人。
进入会议室,双方落座,林晓然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
“程总,我们首接开始吧。”
她身旁的摄像机红灯亮起。
“第一个问题。199元的‘微光’电驴,搭载了官方检测出具备三倍能量密度的电池。请问,光辉科技真的能盈利吗?”
问题精准地刺向了事件最核心的矛盾点。
“或者说,”,林晓然的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这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品牌营销,用亏损换声量?又或者,是为了套取国家对某些高新技术的隐性补贴?”
这个问题,几乎把网络上所有的质疑都摆在了台面上。
程光身体微微前倾,坦然地对着镜头:“林记者问得很好。我可以明确回答:目前来看,199元这款基础版的电驴,确实不怎么赚钱,在某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分厂批次,甚至是亏本的。”
“并且,我们没有,也从未打算申请任何针对这款车的额外补贴。”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只有摄像机轻微的运转声。
林晓然立刻追问:“那光辉科技为什么要做这种亏本生意?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商人的天职是逐利,程总的行为,可不符合商业逻辑。”
程光闻言,反而笑了。
“林记者,在聊目的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的另外两款产品。梨子手机,‘光辉1号’高配版电瓶车。”
“它们技术确实不错,虽然停产了,倒也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但你猜,有多少普通的龙国人,会花几千上万去买它们?”
他没有等林晓然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
“很少。”
“那些技术,那些功能,对很多人来说,是高级玩具,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
“龙国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靠的从来不是几个天才,而是千千万万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龙国普通人。”
“是无数的,那些有责任感的先辈,用一代代人的努力,才把我们的龙国文明推到今天的高度。”
“龙国能有今天,靠的正是这些龙国人祖祖辈辈的默默的奉献和担当。我作为一个做科技的,总得为这片土地上最广大的龙国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吧。”
“没有他们,哪有我们如今安安稳稳科研的环境?”
程光的话,让林晓然有些意外。
她采访过无数企业家,大谈“社会责任”的不少,但一听就知道是预先排练过的场面话。
可从程光的嘴里说出来,却透着一股奇异的真诚。
她敏锐地在速记本上写下了“普惠大众”、“社会责任”几个字,然后又划掉,干脆首接按照程光的原话记了下来。
采访短暂告一段落,程光带着他们参观了光辉科技的产品陈列室。
这里没有酷炫的黑科技展台,只有一排排朴实无华的货架。
“‘微光牌’电饭煲,29.9元。”
“‘微光牌’电压力锅,29.9元。”
“‘微光牌’小太阳取暖器,49.9元。”
……
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低价产品,整齐地陈列着。
一般企业的陈列室很少标明陈列产品的价格,光辉科技居然把这些产品,放在陈列室的最首位,然后又标明了价格,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林晓然莫名的感到有点滑稽。
林晓然拿起一个29.9元的电饭煲,入手的感觉让她微微一怔。
很沉。
外壳是普通的工程塑料,设计也谈不上美感,但内胆的厚度,却远超她想象。这质感,比起市面上那些卖一两百的杂牌货,甚至还要扎实几分。
当年刚闯荡龙都,租便宜地下室的时候,林晓然便是用的杂牌电饭煲,微光牌电饭煲长得像杂牌却手感不像,倒是让林晓然有点错位和恍惚感了。
她又拿起电压力锅,关键的阀门和接口处,用的都是实打实的金属件,做工并不粗糙。
这些产品,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实用至上”的理念。
林晓然放下电饭煲,做出了决定。
“程总,我想,下一步,我们需要去‘微光’系列的厨具总厂看看。”
她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可以,我们还想跟随你们的送货车队,一起进山,去看看这些产品的最终归宿。”
说着是随程光的送货车队,其实倒不如说是程光被《龙新闻》架着去,这样反而程光没机会临时布置了。
光辉科技厨具总工厂,前身是濒临破产的“石装机械厂”。
当林晓然和她的团队抵达时,看到的并非破败景象。厂房被重新修葺过,内部干净整洁。
镜头扫过,一条条自动化与半自动化结合的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
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件,工人们则在关键的质检和组装岗位上熟练操作。
一个个印着“微光”logo的电饭煲和电压力锅,正源源不断地从产线上下来。
程光解释道:
“‘微光’系列的产品,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两种生产模式。”
“一种是像这里,用自动化设备保证大规模供货的稳定性;”
“另一种,则是可以拆分成多个简单工序,在山区分厂,由当地的工人纯人力完成。”
“总工厂主要负责两件事,一是新产品的研发,二是保证销量暴增时的供货稳定。”
程光补充道:“但我个人更看重那些开在山区的分厂。那里才是生产的大头,更能实实在在地带动山区中老年人的就业。”
“‘微光牌’系列,主打的就是龙国老百姓最日常、最需要的东西。”
“而且我们的技术部门做过优化,无论是山里的大爷大妈纯手工组装,还是这里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核心质量几乎没有差别。”
林晓然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些产品,确实没什么黑科技。”
程光拿起一个刚下线的电压力锅,“我们的理念很简单,在极端压缩成本的前提下,保证核心功能稳定耐用,砍掉一切花里胡哨的装饰和附加功能。”
林晓然的记者本能让她立刻抓住了话里的关键点,她果断发问:
“程总,网络上有种声音,说您在‘光辉1号’这种高端产品大获成功后,现在推出‘微光’系列,是在用低配产品收割下沉市场,甚至不惜牺牲产品的品质。您怎么回应这种质疑?”
程光停下脚步,很认真地看着她,然后笑了。
“林记者,我认为,用100%的价格,去买100%的质量,对很多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但如果。”
“如果能用10%的价格,买到50%甚至60%的核心品质,和100%的安全,这就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这,才是对更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追求的是极致的性价比,而不是极致的性能。说白了,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附加的时髦功能,都是些花拳绣腿,好看,但不顶用。”
《龙新闻》的官方账号,将这段采访的片段剪辑后,实时放了出去。
程光的这番话,瞬间在龙国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WOC!程光真是人间清醒!说得太对了!”
“这才是良心科技大佬啊!他真的知道我们老百姓需要什么!”
“10%的价格,60%的核心品质,100%的安全!这TM是做慈善吧!”
“程光、光辉科技YYDS!”
然而,当这些片段漂洋过海,传到外网时,画风突变。
一些樱花国和棒子国的网友,立刻开启了阴阳怪气模式。
“哦?‘50%的质量’?这是亲口承认自己的产品是残次品了吧?笑死。”
“我就说嘛,龙国制造就是这样,永远在低端徘徊,上不了台面思密达。”
“太可怕了,这是在给他们自己国家的山区人民,倾销电子垃圾吧?”
“哈哈哈!呦西!我们大樱花国的产品,追求的是120%的完美品质,这种垃圾货色,我们啊,是看都不会看一眼!”
很快,一些樱花国和棒子国的家电品牌,例如“松上”、“三鑫”等,纷纷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上发布了各种所谓的科普视频和软文。
《警惕!低价劣质产品的五大安全隐患!》
《选择品质,就是选择安全!远离移动的厨房炸弹!》
这些内容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在暗指程光的“微光”系列。
这下,可把龙国的网友们给惹毛了!
“我靠!这帮孙子急了!他们急了!”
“自己家的高价垃圾卖不出去了,开始泼脏水了是吧?”
“你们用过吗就在这XBB?”
“我们龙国山区的人民自己识货,好用不贵就是王道!关你们屁事!”
“吃着泡菜就大蒜的也配评价我们的生活?”
一时间,外网上,龙国网友和那些樱花国、棒子国的键盘侠们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各种表情包和段子齐飞,硝烟弥漫。
就在骂战愈演愈烈之时,一些来自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网友,也看到了程光的采访和“微光”系列产品的介绍。
他们的反应,和樱花国、棒子国形成了天壤之别!
“天哪!29.9龙币的电饭煲?请务必来我们国家销售!”
“这个理念太棒了!我们非常非常需要这种产品!”
“拜托了!我们这里很多人还在用柴火做饭,一个可靠的电压力锅能改变一个家庭!”
“‘10%的价格,60%的品质’,这个理念太棒了!这才是真正为我们普通人着想的英雄!”
“求求了!快来我们这里开分厂吧!我们这里电也不稳定,正需要这种耐用的产品!”
“那些樱花国和棒子国的人是疯了吗?他们根本不懂普通人的生活有多艰难!程总才是真正的圣人!”
接着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就开始对着樱花国和棒子国翻旧账,数落樱花国资本和棒子国资本,是如何为米国资本当排头兵,残酷的收割当地人的。
然后耐不住的樱花国和棒子国网友,又开始转过头和这些国家的人战作一团,然后非洲人突然就开始哭诉自己被樱花国人和棒子国人种族歧视了。
诶,不是?
上一秒不还是互骂吗?
怎么突然开始打歧视牌了?
怎么都没个预兆啊!
原本只是围观的米国网友看到之后,又转过头呵斥樱花国和棒子国网友。
“原来是因为发现有米国网友刷到,所以突然变脸啊!”,想清楚非洲网友“突然打歧视牌”的原因后,樱花国网友顿时怒了一下。
但显然在米国网友心里,种族牌可比樱花国和棒子国地位高多了。
不敢对米国人哈气的樱花国人,转过头又开始埋怨棒子国人为啥要节外生枝。
“不是?哥们?”,樱花国的突然反向哈气,整的棒子国人顿时勃然大怒,然后反过来,又开始翻樱花国的旧账。
来维护程光声誉的龙国网友,看着这一切,反而拔剑西顾心茫然了
只能被迫观赏起了哈基樱、哈基思密达、哈基黑、哈基猴、哈基米的超级哈气混战。
面对网络上的惊涛骇浪,程光只是淡淡一笑。
他转向还在消化信息的林晓然团队,发出了邀请。
“林记者,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不如,跟我一起,去一趟龙国西部的大山里,看看这批产品,到底是不是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