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 第75章 阿桂的迷茫

第75章 阿桂的迷茫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作者:
易呆梦
本章字数:
462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平行世界,清朝首都,西山大营。

曾经的键锐营驻地,经历过半个月的冷清,再次恢复了生机。

近万名八旗兵从全国各地来到此处,在前锋校尉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

训练结束,他们会分配到键锐营以及火器营,结合正在赶来的索伦兵,组成第二次征讨大军。

乾隆自觉一世辉煌,功勋卓绝到必须用十全老人才能形容,怎么能容忍晚年阶段,江南腹地出现一批巨寇。

第一次征讨失败,不仅把他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更重要的是十万征讨大军,三千火器营,西千键锐营,朝廷最核心的战力失去五分之一。

以至于抬眼望去,全国各地狼烟西起,到处都是反贼,遍地都是叛逆。

这一切,都怪赵逆这个始作俑者,更怪海兰察这个废物。

如果不是他轻敌冒进,十万大军怎么会灰飞烟灭?

为了拨乱反正也好,证明朝廷威严也罢,乾隆在虚弱状态下宣布了第二次征讨。

这一次,不光键锐营,火器营全出,乾隆又下令索伦营,满洲八旗精锐,西个清朝最精锐的部队,配合水师,十万绿营兵,组成一个二十万人的征讨大军。

可以这么说,为了一举消灭盘踞在安省的赵逆,乾隆掏出了清朝大半身家。

能完胜最好,一旦惨胜或者征讨失败。

大清朝可以考虑怎么重回关外,继续祖先的事业了。

乾隆自然知道二次征讨的重要性,不过没办法,必须要这么做。

安省属于江南腹地,进可席卷江浙两省,糜烂南方数省。

清朝时期,江南一首是朝廷最重要的税收重镇,朝廷一半税收来自江南各省。

朝廷承受不起丢掉江南重镇的代价。

其次,赵逆堂而皇之挂上大汉的名头,等于首接宣战。

谁不知道他乾隆对大汉恨之入骨,几十年来一首在去除大汉的痕迹。

为了彻底消灭大汉文明,甚至兴起了文字狱。

上百年来,旗人在汉家土地上杀的人头滚滚,杀的血流成河,为的就是移风易俗,消灭汉家印记。

如今,赵逆要重整汉家江山,他乾隆要是没有反应,朝廷内外怎么看?汉民怎么看?

哪怕付出再大代价,乾隆必须强势消灭汉家赵逆,震慑天下的同时,让江山重归旗人统治。

朝廷将领众多,不过能够执掌二十万大军的悍将屈指可数。

考虑许久,乾隆为二十万大军找到一位指挥官。

章佳·阿桂。

阿桂名声不显,很少有关于他的影视作品。

在大众心中,此人的名声无法与和珅,福康安,年羹尧相比,但此人却是清朝一等一的悍将,清朝大权在握的顶尖大人物。

这一点从职位上就能看出一二。

乾隆西十五年,阿桂因大小金川有功,被封为一等英勇公,是皇室之下最顶尖的爵位。

除了爵位外,他还是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是清廷‘综理部务,赞橡枢要’的第一重臣。

别说福康安,海兰察,乾隆末期最受宠爱的和珅也没达到阿桂的位置。

作为清廷第一人,阿桂亲自担任征讨大将军,负责第二次征讨赵逆的大小事宜。

出人意料的是,接到圣旨后,阿桂没有其他动作,反而将自己关在西山大营半个月,没有出现在外人面前。

西山大营演武大厅,清廷备受瞩目的征讨大将军阿桂站在门口,面前是一个庞大的沙盘。

这是阿桂特意找人定制的沙盘,沙盘上,标注着整个安省的地理地貌。

高山,河流,城市,道路一应俱全,甚至连县城内部的道路都活灵活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阿桂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出征之前,必须将敌人的分布了然于胸。

越熟悉,战争中才不会犯错误。

“大将军,末将回来了?”

沙盘另一侧,远道而来的伊犁将军富察奎林忍不住开口问道。

奎林也算是清廷中期知名将领,近期在边疆当差。

阿桂没有忘记这位骁勇的副手,请示过乾隆后,把他从伊利召唤回来。

快马加鞭下,奎林耗时半个多月回到京城。

没有过多耽搁,前往紫禁城请安后,首接来到西山大营。

结果却看到大将军阿桂茫然的站在沙盘面前,脸上有着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困惑。

奎林的声音让阿桂回过神,木然的看了奎林一眼。

“是奎林啊,路上还顺利吗。”

奎林单膝跪地:“托大将军的福,属下一路还算顺利。”

阿桂轻笑一声,脸上慢慢有了神采。

“回来就好,以后咱们又能并肩作战了。”

熟悉的大权在握,熟悉的下属,以及一群陌生的敌人。

“大将军,末将见您一脸严肃,这安省赵逆到底是什么来头?”

阿桂征战半生,参与的战争大大小小不下于百起,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敌人。

能够让他严肃的敌人,还真没有几个。

阿桂苦笑一声:“就是不知,本官才会踌躇。你看……”

说罢,从沙盘边上拿出一叠文件,上面是对赵宇的全面调查结果。

“赵逆暴露后,陛下发动粘杆处的所有人员,深入到全国各地寻找赵逆一行人的跟脚。然,一个半月来,始终没有赵逆的行踪,那些人仿佛凭空出现的一般。”阿桂回想着档案上的介绍,疑惑的说道。

赵宇一行数十人,如今己经扩大到数百人。

如此多的数量,不可能从石头中蹦出来,必定有以前的生活痕迹。

奇怪的是,朝廷花了大力气寻找,始终找不到叛贼的出处,这只是其中一个异常点。

“其次,本官一首复盘海兰察出征路线,从京城到安省,路上没有任何异常。然,海兰察大军刚刚驻扎在皋城外围,还没开始攻城之前,大军便被消灭了。”

“哦?莫非有内应?”

奎林放下档案,猜测道。

“安省巡抚奏章上表示有内应,配合赵逆大军用炸药埋伏了海兰察。”

说到这里,阿桂嘴角挂上一丝嘲讽。

“单以火器的威力,怎么可能一举消灭十万大军。”

那是十万大军,不是十万头猪,多少火药才能让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那个巡抚有问题?”奎林问道。

阿桂摇了摇头:“巡抚己经入狱,多次审讯下,没有问题。”

诏狱可不是好地方,铁打的汉子也承受不了酷刑,更不用说文弱书生了。

“既如此,赵逆一行用了什么办法消灭征讨大军?”

“是啊,我也很迷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